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江苏省如皋市大学生村干部工作的实践与探索

来源:人民网
2010年02月23日13:26
  党的十七大作出了造就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的重大战略部署。为加快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进程,推动社会主义事业薪火相传,2007年以来,江苏省如皋市面向全国公开招录了来自8个省、65所高校的388名大学生村干部,其中211重点高校本科以上毕业生170多名,截止目前除13人因考取公务员和研究生离开岗位外,其余全部坚守在村(社区)一线工作,全市332个村(社区)全面实现大学生村干部“村村有”,并在此基础上着力实施“村村优”工程,初步走出了一条大学生村干部选拔、使用、培养、管理的新路子。

  培养新型村官的初步探索

  一、优化成长环境,促进大学生村官快速融入

  大学生村干部大多刚刚从学校步入社会,普遍缺乏农村工作经验,有的甚至对农村的环境都很陌生,为帮助他们尽快适应农村环境,熟悉基层情况,掌握工作方法,进入工作角色,实现由“客人”到“主人”、由“学生”到“村民”、由“村民”到“村官”的转变,我们着重从三个方面入手,促进他们迅速融入。

  一是提升目标定位引导融入。随着苏通大桥的开通和如皋港国家一类口岸的开放,如皋提出了“勇当江苏跨越发展的领先者、勇当江北科学发展的排头兵、勇当苏中和谐发展的领头羊”的目标。实现这一极富挑战性的目标,需要我们把大学生村干部作为推动农村科学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在近期培养目标上,我们提出了政策宣传员、决策参谋员、项目服务员、科技推广员、村务协管员、远教辅导员、信息采集员、创业促进员等“八大员”的目标,引导他们紧扣本村的具体实际,着力在推动招商引资、项目投入、全民创业、环境打造、新农村建设等重点工作中下功夫,努力在建设农村全面小康的生动实践中加快成长。在中长期培养目标上,我们提出了“三个争当”的目标,即:争当人民群众欢迎的“贴心人”、推进全面小康的“领头人”、推动科学发展的“接班人”的目标,引导他们用新思想、新观念推进农村全面小康,为农村干部队伍注入新活力。

  二是搭建工作平台促进融入。建立了结对帮带制度,结合市四套班子党建工作联系点、“三百单位帮村、万名党员帮户”工程,由市四套班子领导、市级机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分别联系一至两名大学生村干部;建立镇、村领导帮带大学生村干部制度,明确村书记第一帮带责任,实施“师徒式”结对,通过带领他们深入田间地头,走村入户,掌握农村情况,了解农村工作,在工作实践中学习工作技巧,积累工作经验,提高组织管理能力,增强解决农村矛盾和问题的本领。大力推行任职锻炼、基地锻炼、上挂锻炼、轮岗锻炼、实践锻炼,努力在一线锻炼中提升他们的执行能力、服务能力、协调能力、做群众工作的能力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在经济发达村或基础薄弱村建立实践锻炼基地,定期选派大学生村干部学习锻炼,促进他们开拓视野,增长才干。通过安排他们担任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站点负责人、建立村村招商网、组建大学生村干部招商团、全面推行大学生村干部为农服务卡、开展扶贫攻坚奔小康活动等,引导他们聚焦发展、服务群众,积极投身建设全面小康的生动实践。吴窑镇沈殿村党总支书记石光富原先担任黄石社区党支部副书记,在市镇村三级的悉心帮带下,2007年底顺利“出师”,目前,沈殿村在他的带领下焕发出了新的生机。担任“一把手”一年来,石光富主持修建了一条1.5公里长的主干道,投资35.4万元高标准地建设了村公共服务中心,筹集13.6万元,修建了27米长的沈甸西桥,目前,沈甸村已一跃进入全市332个村的第一方阵。

  三是强化主体意识激励融入。市委明确提出,将大学生村干部作为农村全面小康建设的“生力军”培养。市委、市政府每次举行重大会议,都将他们列为与会对象,拓宽他们的视野。加大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推荐人选以及其他群团组织职务安排向大学生村干部倾斜的力度,通过重大决策听取意见、重要活动引导参与,不断凸显他们的“主人身份”。本着放手压担的原则,让他们直接参与农村经济建设各项具体工作,参与所在村的重大事项决策,不断强化他们的主体意识、主人身份。全面推行“一把手计划”,对能力突出的,由各镇有重点地选派他们在急难险重的工作中经受锻炼、接受考验,力争在更短的时间内让更多的大学生村干部脱颖而出,成为农村全面小康建设的好带头人。一年多来,大学生村干部共举办新农村建设专题培训班800场次,培训农民达50000余人次,培植特色产业32个,引进农村致富项目236个,联系帮助贫困农户1325户。常青镇海圩村党总支副书记黄宏佰到村工作后,带头并带动308户农户发展獭兔养殖,增加农民收入1500多万元。其先进事迹经市主流媒体推介后,辐射带动效应不断放大,被评为“如皋市十大杰出青年”、江苏省青年创业明星,还被中组部列为全国典型。

  二、加大扶持力度,推进大学生村官创业富民

  大学生村干部到村工作后,我们就对他们提出了“创业富民”的要求。去年除夕,李源潮部长到江苏看望慰问大学生村干部时也指出,“要把所学知识专长和农村资源、市场需求结合起来,充分发挥眼界宽、信息灵、思路活的优势,带头创业、带领农民创业,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生力军。”为深入贯彻李源潮部长指示精神,今年,我们又实施了“双带、双百、双促”工程,即:带头创业,带民创业;100%的大学生村干部创业或参与创业,100%的镇村建立大学生村干部创业园区;促进全民创业,促进全面小康。为此,我们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不断推动他们创业富民。

  一是开展创业指导。大学生村干部有文化、有闯劲,但由于年纪轻、阅历浅,往往既不了解相关政策法规,也缺乏必要的知识、技能。我们紧贴其技能需求开展了多层次的创业指导。市委成立由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的大学生村干部创业领导小组,组建了由组织、人事、发改、劳动、农林、国土、工商、税务、财政、环保、共青团等部门相关方面专家组成的大学生村干部创业专家服务团,通过有针对性地提供项目论证、技术指导和市场信息等系列化服务,降低创业风险,促进做大做强。将各镇党政班子全体成员全部与大学生村干部创业项目结对,通过定期走访、交流,提供保姆式、全天候、一站式服务,为他们的创业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不断提升创业层次。东陈镇徐湾社区大学生村干部戴峰开展泥鳅养殖,镇党委书记冒平同志亲自关心,镇财政出资,为其流转了20亩土地,建立了泥鳅养殖合作社,由戴峰担任副社长,明确具有丰富养殖经验的村定职干部薛子林对其业务指导。目前,养殖园区已建成3个种苗基地、14个养殖池,带动80多户农户加盟养殖,增加农民收入60多万元。

  二是实施创业扶持。大学生村干部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一支生力军,既要带头创业致富、在群众中起到示范的作用,又要带领群众共同致富,发挥好引导群众创业的效能。因此,我们对于大学生村干部创业,坚持“扶上马、送一程”,多渠道予以扶持。市委明确要求,对大学生村干部创办企业的,实行按最低政策收费,自投产之日起,前三年缴纳的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实行全额返还。在全市建立了5000万元的“大学生村干部创业授信额度”,市财政给予500万元的创业资本金贴息补助,为每位创业者提供5-50万元资金支持,并视具体情况享受不同的利率优惠。采取“镇财政支持一点,市人才基金划拨一点,成功企业家捐助一点”的方式,设立了300万元“风险补助基金”,大学生村干部所创项目连续两年亏损或倒闭的,经过审核,对其申请的创业贷款给予最高额达50%的补助。到目前为止,全市已有96名人成功申请创业贷款1289万元。对缺乏创业场所和经营场地的,成立了19家土地股份合作社,解决创业用地460亩,整合办公用房、工业园区厂房18000平方米,年减免租赁费用120多万元。鼓励大学生村干部创办项目与高校、科研院所有效对接,进行产学研合作,促进企业成为创新主体,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东陈镇女大学生村干部潘海燕在中央电视台第7套《农村致富经》节目上看到养黄粉虫的报道后,萌生了养殖黄粉虫的念头。在市委组织部、市妇联的帮助下,她与十六大代表、华珍禽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陈美珍结对,开始了黄粉虫养殖试点,目前,已建起了200多平米的养殖基地,带动了周边30多户农户参与养殖,预计今年可增加农民收入150多万元。

  三是创新创业模式。大学生村干部创业不仅要有完备的创业知识技能,还要有丰富的生产营销经验、合理的规避风险办法。因此,我们把汇聚各方力量、提升他们的创业能力作为首要任务,鼓励创新创业模式。积极引导、支持企业以结对方式,通过全额资助、注资、参股或延长产业链项目包装,推动大学生村干部创业热的升温。通过选聘大学生村干部兼任镇、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吸纳能人大户、当地群众入股投资,聘请能人大户和专业技术人员为技术顾问,促进他们在学中干、干中学。引导大学生村干部发挥优势,在推动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成果转化方面寻找创业项目。对于所学专业与创业项目对口、个人有一定创业经验和资金积累的,鼓励自主创业;对于创业项目风险小、资金需求较大的,支持股份合作、融资创业;对于缺少资金和技术,但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通过联系本地种养大户积极帮助,实行带动创业;对创业意识不强、办法不多的大学生村干部,积极鼓励组团创业。目前,全市已有305名大学生村干部采取独立、合伙、入股等形式,创办项目268个,注册资本达1.32亿元,创办创业园36个,合作社32家,吸纳农村劳动力4600余人,助推121个村实现小康,带动17000余名群众脱贫致富。大学生村干部创业推动了种养殖板块、花卉苗木板块、毛巾纺织板块、设施农业板块、服务外包板块的形成。郭园镇大学生村干部集体参股创办的创业园区“和林鸽业有限公司”已成为苏中地区最大的养鸽基地,吴窑镇大学生村干部参股创办的创业园区“皇家园林有限公司”被《新华日报》等媒体推广。

  三、强化管理服务,构建大学生村官成长机制

  实践证明,加强管理、规范运作,是提高大学生村干部工作水平、促进其发挥作用的重要保证。为此,我们及时把工作重点转移到加强管理上,在服务中加强管理,在管理中发挥作用,力求建设一支朝气蓬勃、富有活力的大学生村干部队伍。

  一是健全教育培训机制。将大学生村干部培训工作纳入全市干部教育培训的总体规划,每年至少组织一次轮训,支持他们参加继续教育和学历教育,由市镇两级财政落实大学生村干部培训的年度专项经费。2009年,全市共安排专项培训经费78万元。采取领导讲学、先进事迹报告、现场参观典型、优秀村官介绍成长经历、举办学习论坛等形式,努力培育复合型人才。注重发挥他们文化基础好、掌握先进科学技术快的优势,先后组织他们到张家港、江阴等地参观新农村建设,让他们把外地先进经验和做法引入当地,指导工作。2009年,组织了百名大学生村干部赴华西培训考察,通过零距离感悟吴仁宝老书记带民致富的实践历程,进一步增强了他们担任新农村建设带头人的责任感和荣誉感。定期召开工作会议,组织他们进行座谈交流,探讨、研究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促进他们互相学习,取长补短,自我教育,自我提高。

  二是健全管理服务机制。对大学生村干部在生活上关心、政治上关怀、工作上关爱。市级层面成立大学生村干部管理服务办公室,统筹协调、宏观指导、跟踪管理。要求各镇党委按照严禁抽调借用、严肃帮带责任、严格考勤制度、严格食宿制度、严肃财经纪律、严格考核奖惩的“六严”要求,切实抓好大学生村干部管理。对大学生村干部分类排队,掌握其特点、优势和不足,制定切实可行的培养、帮带计划,结合各自的性格特点、专业特长、知识结构,合理安排分工,努力培育行政管理型、创业致富型、科技引领型、服务三农型等各类人才。建立了待遇保障机制,工资及社会保险参照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人员标准执行,奖金通过严格考核,与绩效挂钩。同时通过定期举办联谊会、重大节日送去组织关怀等措施,使其感受家的温暖。

  三是健全奖惩使用机制。结合实际,建立大学生村干部的量化考核管理制度,明确岗位职责,确定工作目标,加强考核评价。注重考核结果的运用,将其与选拔任用、奖励表彰挂钩,对连续两年考核“优秀”的,适时重用或纳入后备干部库;对工作热情欠缺、年终考核处于本镇末尾的,专门举办培训班“开小灶”,提出“黄牌警告”;对有玩忽职守、滥用权力等行为或连续两年考核不称职的或不合适基层工作的大学生村干部,解除其聘任合同。每年拿出一定数量的乡镇公务员招录名额面向村工作的大学生定向招考,市以上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逐年加大从具有基层工作经历的高校毕业生中招录公务员和工作人员的比例,并将大学生村干部的培养与后备干部培养渠道链接。对工作实绩突出、发展有潜力的大学生村干部,鼓励他们参加村“两委”换届选举,及时将他们推上基层领导岗位。据统计,全市有27%的大学生村官获年度考核优秀;56%的非党员大学生村官被列为入党积极分子;15%的大学生村官被明确为副科级党政后备干部;33%的大学生村官被列入村“一把手培育计划”,有25人被录取为乡镇公务员,30人高票当选为村党组织书记或村委会主任,3人被提拔为市级机关部门或镇(区)领导班子成员。

  培养新型村官的粗浅思考

  一是要完善选聘机制,保证大学生村干部“下得去”。作为培养造就经过基层实践锻炼、对人民群众有深厚感情的党政干部后备人才的新途径,大学生到村工作是新生事物。部分大学生村干部个人成长目标不明、与工作环境融入不够、个人助推发展能力不强是各地招录过程中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为此,在选聘时要结合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设定不同的专业职位,尤其要重点选拔所学专业与当地经济发展联系紧密的、有致富和带富项目的、有农村生活经历和工作经验的、在大学期间入党或担任学生干部的大学生;在分配过程中,要坚持“双向选择、按需分配”,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同时,除进行文化考试外,可增加一年左右的试用期,突出能力素质的综合考察,把那些政治上可靠、思想上亲民、作风上务实、立志在农村建功立业的优秀大学生选聘下来。

  二是要坚持人本服务,保证大学生村干部“待得住”。从推进大学生到村任职的实践看,一些地方对大学生村干部的关心服务不够,少数村干部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排斥心理,生怕他们抢了自己的“饭碗”,这些都对大学生村干部是否“待得住”或多或少地产生影响。为此,要按照中央要求,进一步完善大学生村干部有关政策,建立健全长效机制,为大学生干部到农村开展工作提供必要条件。要放手让大学生村干部开展工作,鼓励他们大胆尝试、实践和探索,宽容失误和失败,为其成长创造宽松的外部环境。要注重人文关怀,切实帮助解决大学生村干部在学习、工作、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及时把党组织的温暖送到大学生村干部心中。要引导大学生村干部尊重农民、心系群众,在服务农民群众中增进同他们的感情,赢得他们的信任、理解和支持。要利用新闻媒体大力宣传先进典型,报道他们的成长历程,展示他们的时代风貌,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关爱大学生村官的良好氛围,促进其融入农村、扎根农村、奉献农村,真正以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

  三是要加强教育管理,保证大学生村干部“干得好”。从培养“社会主义事业薪火相传的接班人”的要求看,一些地方对推进大学生到村任职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认识还不到位,有的长期借用在市镇机关,失去了“村官”的内在意义,有的甚至把大学生村干部当成镇村联络员、台帐记录员来使用,存在着浪费人才的现象,久而久之,也导致一些大学生村干部单独遇到复杂问题茫然无措、束手无策,缺乏驾驭局面和解决矛盾的能力。为此,要强化教育培训,不断提高大学生村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建设新农村的能力。要不断创新工作载体,结合本地发展实际,给予分工,培养他们独当一面的能力。要健全扶持创业的长效机制,积极搭建有利于大学生村干部干事创业的实践平台。要建立科学有效的目标考核体系,切实加强监督管理、检查指导、考核评估。要充分发挥大学生村干部的“鲶鱼效应”,加大本土村官的学历教育力度,整体提升村干部的综合素质,进而实现新老村官的共同成长、共同提高。

  四是要构建成长通道,保证大学生村干部“流得动”。从一定程度上说,大学生村干部的出路决定了他们能否“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为此,要逐步探索建立一套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选拔激励工作机制,通过考录、转任等多种途径把部分优秀大学生村干部选拔到更能发挥其作用的工作岗位上来。从如皋的实践看,我们通过加强对大学生村干部的分类培养,尽可能帮他们找到适合自身的“流动渠道”。对有志农村工作的,引导他们熟悉农村政策法规、增长基层工作才干,尽快岗位成才。对有志创业的,在信息、技术、资金等方面进行重点扶持,帮扶他们创办致富示范项目,创办科技示范基地。对在村主要领导岗位上工作表现突出、实绩明显的,重点跟踪培养为党政领导干部后备人才。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责任编辑:黄珊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