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3月5日电(马学玲)综合消息,本次全国“两会”上,即将召开的2010年上海世博会成为当仁不让的焦点话题。针对游客如何“观博”、上海如何“办博”、中国如何“用博”三个层面的话题,代表委员们纷纷建言献策。
如何“观博”:中国馆“全预约” 今年5月1日,全球瞩目的2010年上海世博会正式将开幕,这是继北京奥运会后中国举办的又一次世界性盛会。到上海看世博,成为今年全国两会的热议话题。怎么看热闹、看什么门道,代表委员展开了热议。
全国人大代表、民建上海市委专职副主委张兆安说,上海世博会的看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是看世界城市发展的趋势是什么,第二是看世界科技发展的趋势是什么,第三是看世界产业发展的趋势是什么。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褚君浩则表示,漫步世博展馆,首先就要领略世博的精神。他说,每一届世博会都对人类经济社会发展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硕大的世博园区,怎样才能够方便地找到自己喜欢并且人流不多的场馆参观呢?全国人大代表、上海世博会事务协调局局长洪浩表示,参观者届时将会获得世博园区的滚动预测预报,包括短期、中期、长期、季节性、周期性的重大活动安排变化、周边入沪人流变化和预约情况变化等。
洪浩还介绍,为了均衡客流,世博会期间中国馆将实行“全预约”参观,预约点设在展览现场各出入口。他建议参观者尽量组团参观世博园区,因为团队票的价格较便宜,在停车、观看演出等方面也可享受一些便利。
而对于外界关心的消费退税问题,洪浩表示,退税只存在于部分场馆建设环节,“关于整个面上的消费退税,目前还没有得到这方面的信息。”
如何“办博”:借鉴奥运注重细节 2008北京奥运会、2010中国上海世博会,是中国进入新世纪以来最盛大的两次国际盛会。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北京、上海等全国各地代表委员深度切磋、热烈议论,形成了“上海学习奥运,北京支招世博”的浓厚氛围。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奥运会监督委员会委员谢朝华说,北京奥运会给中国留下了很丰富、很宝贵的“奥运遗产”,包括“廉洁办会”、安保等都是上海世博会可资借鉴的。他表示,“世博会与奥运会还有不同之处,它的会期长达半年,如何统筹协调安保和观光,做到少扰民、不扰民,上海世博会还可以做出更多、更新的探索。”
谈起世博会的筹办工作,全国人大代表、社会学家王荣华表示,北京奥运会可供上海世博会借鉴的经验太多了,其中首要一条就是北京奥运会孕育出的志愿者精神,希望上海世博会也能给上海乃至全国留下一份宝贵的志愿者精神财富。
“世博会在上海举办,参观者观赏到的不应仅是一群展馆和展品,而应是一座完整的城市。上海需要以一种和谐、融洽的方式,展现出这所城市的文化底蕴和自豪感。”蔡建国建议如何深化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意义。
另外,蔡建国还指出,上海世博会需要提高对一些可能存在的非传统安全因素的重视。今年全国两会,他编撰了一份名为《要重视上海世博会期间的非传统安全因素》的大会发言。
全国政协委员陈凯说:“世博会越来越近,要组织更多志愿者为海内外来宾提供高质量服务。”
如何“用博”:注重“后世博”效应 今年是“世博年”,首次在发展中国家举行的上海世博会将对中国产生怎样的影响呢?众多代表委员目光不约而同聚焦在“世博新机遇”上。
全国人大代表郑杰建议,应当牢牢把握世博契机,推动“后世博”时期的科技成果转化和信息化应用,充分发挥新的科技成果和信息技术成果在构建创新型国家、提升公共服务能力、改善城市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对此,全国人大代表、中科院院士褚君浩也表示,发展知识经济,是世博会与转变发展方式结合的重要环节。他表示,要储备大量青年科研人才。而吸引人才落户,除了提供住房保障外,还需更多配套的激励措施,其中不少需要国家层面的制度创新。
本次两会上,“低碳”无疑成为最受关注的话题之一。代表委员们纷纷建议,要借世博机遇发展低碳经济。目前上海世博园区在低碳发展方面提供新契机。周汉民委员建议,借由世博会的平台,借鉴国外低碳发展思路,与国外先进理念、技术交流。
另外,代表委员建议提前介入“后世博”研究,要在世博后放大世博效应、扩大世博影响。
2010两会发布台
2010两会热点关注
两会高清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