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天气 > 西南旱灾 > 云贵旱灾最新消息

旱区农户卖耕牛外出打工 几角钱青菜涨到3元多

来源:东方今报
2010年03月25日08:59

  “中国旱情看云南,云南旱情看陆良。”陆良的灾情牵动了全国人的心。目前,已有包括香港媒体在内的几十家媒体云集陆良,还有更多的媒体在赶往这里。

  今天,我们把视野投向一个居住在海拔2000米山坳里的小村落。这里的村民在几十年前就依靠积存雨水生活,从去年7月份开始,突然而至的旱灾改变了他们的生活。他们不得不到5公里外拉水,沉淀后才能饮用;他们几个月吃不上蔬菜,含泪卖掉牛羊;庄稼绝收的他们,只得撇下年迈的老人外出打工;为了节水,他们不得不一水多用。

  □今报特派云南记者 殷晓章

  ●用过的水,收集再作他用

  太阳已经西斜,山坳里升起了阵阵炊烟,顾小侯开始做饭。75岁的顾小侯和老伴在一起生活,晚上做的是煮米炒土豆。

  老人拿出三个土豆,从屋里的一只水桶里小心地舀出一点儿水倒在一个盆里开始洗。不一会儿,盆里的水就变成红色,顾小侯把浑浊的洗土豆的水倒进墙壁旁的一个盆子里,盆里已经积存了一些洗脸水。

  接下来开始淘米,老人又舀了一点儿水,略能浸泡住米为止。随后,微白的淘米水又被小心地倒进墙壁旁那个盆子。

  半个小时后,顾小侯坐在院子里,开始吃饭。门前小路上不时传来车轮碾过的声响,拉水的村民一个个回来了。

  刷碗时,顾小侯用了一块布蘸水擦拭了几下,刷锅水仅有一杯那么多,这些水仍被倒进了那个盆里。顾小侯的老伴把这盆水端到屋外,倒进一个塑料桶里,沉淀后的杂质被他泼到垃圾池里。这些水,可以喂牲畜,可以洗脚,还可以洗衣服。

  在干得冒烟的空气里,顾小侯又送走了一天。

  顾小侯是陆良县城西北、海拔2000米的陆良县活水乡石槽河村的村民。石槽河村属于冬干夏湿高寒山区气候,年降水量为1150~1500毫米。但现在看来,这个数字要改写了,因为从去年7月份到现在,这里没有下过一滴雨。

  ●水窖大小,成为财力象征

  顾小侯在做饭时,她的邻居胡书弘已经把一车水拉到了家门口,他小心翼翼地把水倒进水窖里储存起来。拉这趟水,花费了他两个多小时,水源在5公里之外的邻村。

  在胡书弘的记忆中,石盆子组因为海拔较高,附近一直没有水源。以前村中有一座水塘,村民和牲畜的饮用水全靠下雨后流进水塘里的雨水。到了1976年,村里投资把水塘的四壁和塘地用水泥加固。村子里一部分村民家有水窖,有的村民家是用水桶。

  五年前,胡书弘花费5000多元建了一座水泥水窖,可以存几吨水。下雨时,在邻居家屋檐下的水槽可把雨水引到自己的水窖里。

  在石盆子组,到处可见平房上、屋檐下有几根塑料管子延伸到一座水泥构建的池子里,这就是水窖。水窖在这里,已成为富裕与财力的象征。有的人家把水窖建得有三层楼那么高,储满水后可以用一年。如果谁家有一座大水窖,媒人给这家儿子介绍对象时,将成为炫耀的资本。这里的人,吃多了缺水的苦。

  ●忘了洗澡什么滋味

  每次走到水塘旁,胡书弘总习惯性地往那儿望一眼。以前,这座能容纳5000多立方米的水塘养育了村里的600多口人和600多只牛羊。而现在,没有一滴水的水塘像个椭圆形的怪物,露出可怕的面孔。

  水塘干涸了,他们还能花上两个多小时徒步5公里到邻村拉水,虽然水已经受到污染,但拉到家经沉淀还能用。为了节水,他们把积蓄的洗菜、洗脸水,用来洗衣服。前提是,衣服是脏得实在穿不成了集中起来洗。洗过衣服后的水,还可以喂牲畜。时间长了,身上脏得发痒时,可用毛巾蘸一点儿水在身上擦一下就行了。胡书弘家已记不清多久没尝过洗澡的滋味了。

  一水多用后,暂时尚能勉强维持生活,而村民赖以生存的庄稼呢?

  这里的农作物是玉米、小麦、洋芋,因为干旱,春作物几乎绝收,小麦长得不到一尺高,没有麦穗,村民含着眼泪拔掉喂牛。现在是种土豆的季节,可是村民们只能眼巴巴地看着裂缝的土地发愁,这些土豆种下,地热和地表的温度,可能将种子烘熟。

  村里的经济作物全靠烤烟,胡书弘的一个儿子和女儿在外地打工,他和妻子在家侍候几亩烟田,每年仅烤烟就收入五六千元。马上到了栽烟苗的季节,因为缺水,今年的烟叶也指望不上了。

  ●卖掉耕牛外出打工

  “以前干旱时,水塘最多干涸两个月,而这次是从去年7月到现在,水塘干涸了8个月。”胡书弘说。

  百年未遇的大旱,让这个本来就不通水的自然村雪上加霜。这里本就不富裕,很多房子还是土坯墙。每人仅有的8分地散在沟沟岔岔间,耕作不便。所以,家家都养有耕牛。

  胡书弘看到,村里的牛羊越来越少,都瘦得不成形,于是一些村民就把牛羊卖掉。组里的牛羊仅剩300多只。胡书弘家有两头牛,他正犹豫着卖不卖。

  水可以节省,牛羊可以卖掉。靠庄稼为生的村民今后如何度日?

  春节后,胡书弘发现,组里出去打工的人越来越多。以前是年轻人外出,干旱后,四五十岁的人也出去了几十个。在家颗粒无收,为了生计,从未出去过的他们含泪走向四方。因为没有技术,大多在建筑工地上。如今留在组里的只剩下老人和带小孩的妇女了。

  ●救灾成本越来越高

  胡书弘担心的是,随着持续的干旱,5公里之外的水源地干涸了怎么办?他的担心不无道理,这里是山区,邻村的一眼山泉常年不断,现在山泉亦枯竭了。

  他的担心,从陆良县水务局办公室主任张俊林那儿得到了印证。在接受今报采访时,张俊林说,据气象部门预测,2010年2月~4月将持续高温天气,无明显降雨,雨季预计5月下旬才到来,灾情将进一步加重,预计至5月底,全县将有118个村出现供水不足,22.52万人、9.3万头大牲畜饮水困难。

  而此时,云南省抗旱救灾地下找水突击行动钻探工作组已达70多个,参与人员达到450余人,在6个州、市干旱缺水的一线展开大规模找水工作。农村救灾的成本也越来越高,最初开始抗旱测算的成本是,在平均水平下,每运输一次水成本是40元,而现在已经远远不够,40元可以说只是运输的油费。

  ●几角钱的青菜涨到3元多

  顾小侯做饭时,习惯性地拿出了土豆。在石盆子组,有的家庭已经一个多月没有尝到青菜的滋味了。

  现在,集市上青菜的价格已经由干旱前的每公斤几角钱涨到现在的每公斤3元多。干旱让蔬菜成了奢侈品。即使土豆,他们也不是经常吃,隔几天吃一顿是常有的事。有的一日三餐,就是盐水拌着干菜下饭。

  因为天气干燥,这里的村民感到喉咙每天很紧,这在以前是没有的。现在,这里的人患感冒的比干旱前明显增多。顾小侯的感觉是,浑身不适应,皮肤干燥,舌头经常生疮。整天闷得像个蒸笼。

  在当地,还流传着“大旱之后必有大涝或大震”的说法。对此,云南省气候中心专家对记者说:“形成旱灾或洪涝灾害的大气环流是不一样的,大气环流的变化有一定规律,不一定会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但也有可能出现极端的变化。大旱和大涝之间没有必然联系,也没有因果关系。”

  虽然有权威的声音进行解释,而对于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来说,有时,他们更加相信自己看到的一些现实,并由此对一些坊间的传说多持观望态度。

  胡书弘和大家一样,开始最关心的是天气预报。可是,现在,他们对天气预报失去了注意力,有时说这里有小雨,可是滴雨未下。

  ●旱情暴露蓄水严重不足

  石槽河村石盆子组虽然是个例,但它折射出了陆良县严重的灾情。“中国旱情看云南,云南旱情看陆良。”陆良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史红祥说。

  陆良县四面环山,中间是开阔平坦的湖积盆地,是云南省第一平坝。这里素有“云南粮仓”之称。

  大旱如一场慢性病,日积月累地加深着这块土地的伤痛。这里也面临小春(指麦子、马铃薯等农作物)绝收的困境。此次大旱,对农业大省云南冲击巨大。云南省民政厅统计,该省农业直接经济损失已超100亿元。

  陆良县的调查显示,自2009年11月22日至2010年3月18日,县境内连续121天无有效降雨。2009年全年降雨量仅为650.1毫米,比多年同期平均值少324.4毫米。

  陆良县的水资源相对丰富,这次出现的灾情,让很多人想不通。

  陆良县水务局办公室主任张俊林告诉记者,这次旱灾暴露了蓄水严重不足。全年计划蓄水12600万立方米,2009年12月底完成蓄水8078万立方米,截至3月22日全县仅有蓄水5060万立方米,占计划蓄水的40%。干旱造成2座中型水库干涸,9座小型水库干涸,80座小塘坝干涸。

  为了保证城区供水,实行一个水龙头放水,自2009年10月份以来,县管水库和河闸必须经行政主管部门主要领导同意后才可开闸放水。

  他说,今后要尽快实施完成2010年第一批抗旱应急管引工程,共计九个项目,总投资555.04万元,可解决16967人的饮水困难。另外,该县拟新建一座中型水库和两座小型水库,新建16375座五小水利。“五小”水利指的是:小水窖工程,小水池工程,小坝塘、小水沟渠工程的灌溉沟渠,小型灌排站。这些直接关系着老百姓的饮水问题,应该尽快上马。

  每年的5月份到10月底,是云南的雨季,张俊林也盼望着雨季快点到来。

责任编辑:杨建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