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新闻中心 > 综合 > 综合

男子30年收藏39份婚书 最久远者为清代宣统年间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0年04月14日07:21
  婚书,是爱情的证信物,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4月30日是新中国第一部《婚姻法》颁布60周年纪念日,昨天南京建邺区兴隆街道月安社区举办了一个“结婚证书展”,展出了39份各具特色的婚书,最久远的是清代宣统年间的,时间跨度达百余年。有意思的是,所有展品全都来自于65岁居民周向东30年的私人收藏。

  清代:婚书就是“大红纸”

  展出的婚书中,年代最早的是一份清宣统年间的婚书。清代婚书,俗称“大红纸”,长度大约1米,宽度超过50厘米,堪称历代婚书中“体型”最大的。婚书材质是桃红色宣纸,装在特制的封套里。式样比较简单,有点像我们现在的请柬,一切都有固定格式,婚配者只需填入相关的生辰八字和迎亲嫁娶吉日等信息即可。婚书上还印着有关结婚全套程序的“十一论”,如男婚女嫁,阴阳源始等。这张婚书是周向东的“最爱”,淘自朝天宫古玩市场。

  40年代:证书上有4个“主角”

  到了上世纪40年代,虽然婚姻大事须遵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情况依然未能改变,但婚书已经非常华丽多彩,上面多绘有龙凤呈祥或鸳鸯戏水、牡丹吐蕊等各色图案,俨然是一幅幅精美的水墨画。记者看到一份1945年的婚书,婚书上不但写了新郎和新娘的生辰八字等情况,还有关于介绍人和主婚人的详细介绍,让人觉得好像有4个“主角”一样。

  50年代:媒人名字不再出现

  1950年4月30日,新中国颁布了首部《婚姻法》,废除了包办婚姻、男尊女卑的封建婚姻制度,开始了男女平等的自由婚姻。

  婚书也统一称为“结婚证”,新郎、新娘的名字头一次并列在一起,双方父母、媒人、证婚人的名字不再出现。那时候,结婚证是由各地方政府自行印刷的,同一时期各地的款式也是不尽相同。

  记者看到一张1953年1月1日的结婚证,四周用麦穗点缀,顶上有红色五角星和两面五星红旗,还有白鸽口衔柳枝,底下则是党徽,证书上贴着双方的照片,落款的印章也变成了南京市第三区(现秦淮区)人民政府印,除了有横版“奖状”还有竖版的。

  60年代:“最高指示”写进结婚证

  “读毛主席的书,听毛主席的话,照毛主席的指示办事。”这是一张1969年的结婚证上印着的一句话。上世纪60年代中期,我国进入“文革”时期,结婚证开始具有明显的“文革”特征,证书顶部正中或左右两侧印有“最高指示”、“毛主席语录”,红旗、五星、毛主席头像是最常见的,落款均为“某某革委会”。同时,结婚证图案上的牡丹、石榴、白鸽等也变成了铁塔、拖拉机和工业烟囱。

  70年代:凭结婚证才能买婚床

  在计划经济年代,想买张婚床都要凭结婚证。周向东拿出自己1976年的结婚证,奇怪的是婚书左下角印着一行字:“结婚家具已供应,木器家具已登记”。“那时候计划经济,买家具都是要凭结婚证拿票买的。”周向东笑着解释道,所谓的家具就是一张床,两个长板凳,领结婚证时发给你票你才可以买到,不像现在有钱就能买到。这个时期的结婚证体积更小巧,方便新人出门携带。(许丹徐兢) (来源:扬子晚报)
转发至:搜狐微博 白社会
责任编辑:肖尧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