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商那点事儿
直击楼市潜规则
●同一套房预订之后又解除合同,如此重复,成交量自然就上去了;
●捂盘惜售制造“热销”假象,从而抬高房价获取暴利;
●“多变空间”户型谎称送面积,其实送得越多,赚得越多;
●尾盘升级为“珍藏版”,谎称几经努力才说服老板朋友退订,从而高价销售。
“潜规则”一词,因吴思所著的《潜规则:中国历史的真实游戏》一书而开始大行其道。吴思所指的“潜规则”本意是指隐藏在正式规则之下,但实际上支配着中国社会运行的规矩。换言之,就是存在于某一行业内进行暗箱操作的某种惯例,这些规则虽然支配着行业运转,但因为不能“见光”而不为业外所熟知。
当然,在社会公认的暴利行业———房地产业中,“潜规则”不仅存在,有时甚至还肆无忌惮。无论是买方市场,还是卖方市场,“潜规则”都是大行其道,其手段之隐秘、花样之繁杂、变化之迅速,不光弄得普通消费者“一头雾水”,即使是颇为专业的主管部门也时常言看不懂。在本周楼市专题中,本报将详细解读“房地产商的那点事儿”,深入剖析当前房地产市场中较为常见的“潜规则”,以期让广大消费者保持清醒,并更好地了解、认识楼市。欢迎遭遇到楼市潜规则的读者将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本报,本报将进行跟踪。
■楼市潜规则之销控篇
捂盘抬价熟门熟路
2009年,对顺德楼市来说,是一个“牛得不能再牛”的年份。几乎所有购房者、投资者都在抢购,都在追涨,那么这一年,开发商是怎么“牛”起来的?有知情者告诉记者,奥秘全在“销控”上。
销控,顾名思义,就是销售控制,也可理解为控制销售。房地产开发商是怎样运用销控武器捂盘惜售、制造“热销”、抬高房价,获取高额利润的?购房者身在其中时又有哪些经历?知情者的告白又能还原哪些真实的内幕?让我们一起揭秘其中的潜规则。
温楼事:经历“抢房”的岁月
大多数在2009年目睹过楼市火热场面的购房者,都有过几乎“千篇一律”的经历。
2009年,哪怕购房者于开盘当天提前2小时到达现场,见到的还是“一片飘红”的销控表,大部分单元已经被“预订”或“售出”,当天购房者可选择的已经寥寥无几。现在下订还是考虑一会?购房者开始有点急躁。
人越来越多,所有购房者被安排在一起,等候“发号”、“抽签”,数百上千人争抢可怜的100来套可怜的房子,现场火热的气氛已经刺激了部分购房者的神经,前一天反复想过的“要看好户型”、“要对比价格”、“要问清规划”、“要多走几个楼盘货比三家”等等,现在都已经不太在意了。
这么多人争抢,这个楼盘肯定不坏;机会难得,错过太可惜;这么多人争抢,即使买错了,以后也不愁卖不出去……几个念头飞快的转过去之后,开始决定出手了。
出手之前,再一次犹豫,毕竟这么一大笔钱,是不是要再等等?
就在犹豫的当口,不停传来“某单位已经卖出”的消息,销控表上的“已售”正在急速增加,心情越来越急,越来越焦躁,怎么办?终于出手,办手续、交定金,成为了业主。
真的那么旺盛吗?经历“疯狂”过后,许多购房者往往会产生这样的疑问。
四部曲:还原真实的内幕
一名曾做过售楼员的人士告诉记者,“我和许多人一样,相信眼见为实,如果我不知道内幕,我也会抵挡不了现场的感染。”一些开发商的手法其实也不复杂,但因为是整套连贯的组合拳,一波接着一波,使不少购房者原本警惕的态度慢慢松弛,然后勾起强烈的购买欲望,直至可能盲目出手,不知不觉加入了哄抬楼价的队伍。在操作层面上,开发商一般会进行“四步组合”。
第一步:拿到预售证,迟迟不开盘。
这一阶段,可以看到这个楼盘是活动常常有,宣传满天飞,就是迟迟不开盘。
当然,最关键的是怎么都问不出具体均价来。如果问多几次,第一次得到的答复常常是这样:现在不好说,老板还没定出来,可能在5000元/平方米左右吧;第二次:现在不好说,老板还没定出来,可能会涨到5500元/平方米左右吧;第三次、第四次……每次都是“可能涨一点”。
此时,卖方与买方就已经进入了一个微妙的心理博弈过程,卖方对买方的“涨价心理暗示”就从这里开始。在业内,这种过程有一个学名叫做“储客”。
“储客”通常的表现方式为“内部登记”,也就是开发商不停搜集老业主资料,从中挖掘“二次购买意向”的客户;同时大量搜集来访者、来电者的联系方式,而后由售楼员不停催促与暗示,目的是尽全力将所有意向者在开盘当日吸引到现场。一般情况下,一个200套房源的单位,起码要“储客”1000人左右。如果效果不太理想,个别楼盘甚至还会请来数十甚至数百名“群众演员”,来现场造势,以保证现场火爆且带有强烈煽动性。
第二步:项目分期卖,期期价不同。
在顺德,只要是经历过2到3个新盘开盘的购房者,大多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就是一个项目分开数期出售,而且期期价格不同。
举例说明,某楼盘在拿到预售证后,网上显示可售房源为400套,但是在开盘当天,只推出所谓的第一期100套左右;等到第二期的推出,时间上会隔上数个星期或数个月;第三期、四期如此类推。如果购房者对该楼盘持续关注的话,会发现开发商给出的均价一期比一期高,而且均价差距往往猛涨300元/平方米—1000元/平方米。此举所制造出来的营销效果非常明显,一是加剧观望者的紧迫感,二是对已经购买了前期的购房者带来“涨价”的真实感,从而加入二期、三期的炒房队伍。
在记者的采访中,有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分期销售、限量推货是开发商的一种销售潜规则。许多城市都出现过同样的情况。
第三步:开盘即售完,造假沽高价。
近年来,开发商“假销售”现象越来越多,其中“自买自卖”的现象最为普遍。而这一环节,是造成“连续预订”和反复“解除合同”的主要原因。
操作方法主要两种。一是发动内部工作人员、亲戚朋友等提供身份证,将大部分朝向好、位置好、景观好的房源进行预订,因此在网签数据上便显示出该楼盘大部分被“抢光”;二是干脆联合一些中介机构,大量进行预订和签署购房合同,制造热销假象。一段时间以后,再撤销预订和解除合同,提高价格后再放盘流入市场,从中赚取高额利润。
但是,按照相关规定,预订留房的时间一般不能超过一个星期,否则就会遭到查处;而开发商将签署好的合同向房管部门备案,也只有短短一周左右。因此,要想较长时间保留房源,只有寻找管理流程的漏洞,不停连续预订和解除合同,虽然一样会在监控网络上留下斑斑痕迹。房管部门为了遏制这一行为,将这些痕迹纳入“诚信公示”系统,向全社会公布,以供购房者参考。
可惜的是,虽然网上公布的数据显示出许多问题,但由于购房者往往忽视了查阅,更有购房者对数据的作用毫不知情,因此被开发商钻了空子,有真实住房需求的普通购房者,并不知道单套房子的真实价格。当看到新盘几乎“日光”时,就会不惜高价跟风买入。看准了这种心态,开发商往往会玩一套“开盘即售完”的手段,来刺激购房者赶快出手。
第四步:谎编“关系网”,高价出尾货。
一些购房者还会经常遭遇这种情况。
大良的王先生想在顺德某楼盘购买一套100多平方米的三房单位,但购房的过程却颇为神秘。王先生在到现场咨询时,被销售人员告知“已卖完了”。因为此前“销售火爆”,王先生也没有怀疑,准备离去的时候,销售人员却说,还有几套是老板朋友定下的“珍藏版”,申请一下试试看。销售人员打了一通电话之后,告诉王先生好不容易才说服了老板的朋友,让出一套,但价格比以前贵了数万元。几经踌躇之下,王先生终于出手了。
一位知情人士告诉记者,相信并倾向“找关系”,是许多人的通病,也给了开发商与销售人员可乘之机。但对他们来说,哪里有什么关系比高利润还重要?该人士说,是王先生还算幸运,有些购房者还被销售人员以找关系打折为由,索要过好处费,数目可高达1—2万元。不但向开发商交付了高额房款,还被销售人员上下其手“抽了一把水”。“其实,这也极有可能是楼盘的一些尾货。”
晒账本:赔几百万利息吸上亿“血汗钱”
多种手段的组合,让购房者云里雾里,跟风追涨多掏钱。对于开发商来说,只是向银行多交了几百万元利息,但却能从老百姓身上刮来上亿血汗钱。
一位知情者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按照一个建筑面积约为10万平方米的项目来算),利息一般在5%—10%之间。
一个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的项目,按照顺德2008年—2009年行情,正常的开发成本大约在3亿元左右,一般是向银行贷款一半以下,一个月的利息也不过几十万元。按照惯例,开发商用各种手段捂盘来哄抬价格,时间周期一般不会超过1年。也就是说,在这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只要努力使楼价每平方米平均上涨1000元,便可获得高达1亿元的利润,而支付银行利息只需要几百万元。
该知情者还表示,即使遇不上2009年这样的行情,只要稍稍使楼价每平方米平均涨价100元,10万平方米的项目利润就能多出1000万元,比银行利息还高,但对购房者来说,涨价100元是没有多大感觉的。
至于联合一些中介机构炒房,则是一种更为恶劣的做法。
在这种合作中,中介机构一般按照房屋的实际成交价格抽取回佣。这些预订房源,在房管部门的监控中不会出现具体预订人的名字,而是以“团购单位”的形象出现,因此更为隐蔽。据透露,目前很多楼盘都由中介公司代理销售,一些开发商会将大部分朝向好、楼层好的单位先由代理公司或代理公司的员工预订,最多付出点定金,等到时机成熟再高位抛出,转手就能赚取暴利。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