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港澳台

售楼书见证香港楼市变迁 楼价30年升百倍(图)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0年06月07日08:52

  林国辉表示,这批六十至九十年代的售楼书,反映当时的居住环境,对补充香港历史有很大帮助。

  中新网6月7日电 据香港《星岛日报》报道,地产商近年制作的售楼书愈发精美,曾几何时,香港售楼书只以文字介绍设施;楼宇面积无建筑实用之分;不用3万元可买到400多呎的海景单位。香港历史博物馆已征集近400份60年代到90年代的售楼书,尽显香港楼市“愈卖愈豪”的发展历程,料明年中公开展览。

  今年3月起,香港历史博物馆向市民征集60至70年代文物,有市民捐出385份60至90年代售楼书。馆长(展览及研究)林国辉形容:“旧时的售楼书薄得多、简单得多、平实得多,提供楼价信息为主。”

  60年代售楼书的封面连图片都没有,翻开看见一堆四字词形容单位的卖点,例如“三面环海”、“空气清新”等,书中除单位平面图,并无其它插图。当时售楼书不会列明呎价,只会列明单位的供款方法及年期,让买家心中有数,例如1968年筲箕湾太安楼的一个465呎向海单位,售25500到26500元,按14年供款年期,每月花约300元便享安居之所。

  到了70年代,售楼书提供的信息增加,发展商在平面图上列明单位的长度和阔度,当时同一栋楼宇,所有单位面积都相同,差别在于是否有阳台,内部有哪些设备。

  最困扰业主的建筑和实用面积,“诞生”于80年代。例如1985年太古城海棠阁A座单位的售楼书上标明,建筑面积为1237呎,实用面积为1121呎,相差逾百呎;并开始加入大量图片,又安排模特儿扮演一家大小在示范单位拍照宣传。

  90年代的售楼书和现今风格类近,着重介绍单位景观,如1993年马鞍山新港城的售楼书,几乎每页都有八仙岭山景或吐露港海景照片,600呎单位售价飙升至220万元,较诸于60年代单位售价平均2万多元,楼价30年间已升近百倍。

  林国辉指:“这批售楼书能够反映数十年来香港的地貌和居住环境变迁,这些变化对香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明年年中,博物馆常设展览“香港故事”将加入展出这批售楼书。
(责任编辑:renyue)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