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大开发十周年:人才之利
主编:鄢闻余 编导:李凡 摄像:徐胜
今年是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十周年,中央西部大开发工作会议也即将在7月初召开。十年前,作为新世纪中国的第一个重大战略部署,西部大开发全面启动,标志着中国经济向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转变。十年过去了,在这一战略规划下,西部地区走出了怎样的发展路径?从7月3号开始,《经济半小时》栏目将给予持续关注。第一站先到陕西的省会西安去看看。
刚刚进入2010年,中国著名的高科技企业中兴通讯公司在西安进行了一场隆重的奠基仪式,这家企业宣布,它将在西安建立一个国内规模最为庞大的研发中心。
中兴通讯西安研发中心行政总监 寿斌
寿斌:中兴通讯实际上是西部是在西安的,它原来的股东单位都是陕西的一些企业,但是因为当时79年国家不是在深圳那边不是有一个深圳开发区嘛,所以这些有想法的有,希望有创业激情的这些人就到深圳那边去创业。
当初,一批有才华有激情的高科技人才离开西安到深圳创业,他们打造出了一家在国内外都具有强大竞争力的高科技企业;但今天,这家企业把它最核心的部门研发中心建在西安,中兴通讯转变的背后,折射出的是中国西部的巨大进步。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中国西部几乎是落后、保守、封闭的代名词,当国家出台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时候,究竟依靠什么来实现自身发展,成为西部许多地方政府负责人的一个难题。
西安市委常委、高新区管委会主任 岳华峰
岳华峰:我们创业的初期我们有一句话,这个地方一靠不住老外,因为外资到今天为止仍然很少, 第二个我们靠不住老乡,我们的乡镇企业没有基础,不像沿海地区,所以我们当时讲靠不住老外,靠不住老乡,我们只能靠老九。
岳华峰口中的老九,就是就读于西安各所高等院校的专业人才。作为当初三线建设的重要城市,西安有着数量众多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高校学生人数仅次于北京、上海,居全国第三位,西安也成为全国高校密度最集中和受高等教育人数最多的城市。然而要用好这些专业人才并不何容易,岳华峰(西部各地)当时面临的难题是西安(他们)培育出来的老九纷纷飞向东南沿海地区。
岳华峰:我们当时有一句话,可能全国都在讲这句话,就是孔雀东南飞,在西部大开发前,我们有一个阶段,特别是在90年代初期和中期,我们有很大的优势,我们要靠的老九,当时是大量的向沿海地区走。这是制约我们发展非常大的一个瓶颈。
不仅是西安,整个中国西部在大开发战略出台之前,都面临着人才流失严重的情况。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部地区人才流出是流入的两倍以上,特别是中青年骨干人才大量外流。据科技部在2001年的统计,我国西部占国有土地面积的71.4%,但西部地区科技人员数量仅占全国总量的27%。地处西部的国家重点实验室仅占全国的15%左右,国家工程中心只占全国的12%。西部地区人才总量不足,每万人中人才数量为323人,远远低于全国487人的平均数。在西部大开发之前的几年时间里,仅西北地区调往沿海及内地的科技人员每年就超过3.5万,而且大多是中高级专业人才。人才的流失,严重地制约着整个西部的经济发展。2000年1月,西部大开发战略正式实施,人才汇萃的科技重镇西安,开始涌动着生机蓬勃的春天气息。
岳华峰:我们要吸引一流的人才,人才是一个区域发展的根本,只要有了人才这个区域才能发展
西安市政协副主席、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主任 郭学民
郭学民:给我们营造了一个思想解放的观念环境,思想解放的观念氛围和全民创业的一个发展氛围。
2000年,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获批成为国家级开发区,这时全区的技工贸总收入只有60亿元,到2009年,全区技工贸总收入已超过1200亿,十年间翻了20倍。
郭学民:你知道经开区这一块,它不是一个主城区,它是一个边沿区,它是一个边沿区。过去基础设施比较落后,生产力水平是比较低的,这个到现在成为工业化进程的一个重要的承载区,并继而成为我们西安市新的城市新中心,可以说没有西部大开发,没有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和深入推进,不可能这样的巨大变化,这个也不可能有现在生机勃勃的一个发展局面。
2000至2008年期间,西部地区生产总值从16655亿元增加到58257亿元,年均增长11.7%,占各地区加总比重由17.1%提高到17.8%。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由4624元增加到16000元,从相当于各地区加总平均水平的59.5%提高到63.7%。工业增加值由5946亿元增加到24000亿元左右,增长近4倍。地方财政本级收入由1127亿元增加到5159亿元,年均增长19.6%,占全国比重由17.6%提高到18.0%。地方财政本级支出由2601亿元增加到13772亿元,年均增长22.8%,占全国比重由24.9%提高到28.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由6111亿元增加到35839亿元,年均增长22.9%,占各地区加总比重由19.2%提高到21.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5954亿元增加到19239亿元,年均增长14.9%,占各地区加总比重由16.7%提高到17.2%。进出口贸易总额由172亿美元增加到1068亿美元,年均增长25.6%,占全国比重由3.6%提升到4.2%。飞速发展的背后,人才是最重要的推动力。今年1月24日至2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陕西考察时来到位于西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西部超导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进行考察。总书记勉励员工们始终坚持自主创新,奋力攻克技术难关,加快推进成果转化,为我国抢占新材料产业发展的制高点发挥积极作用。而这家全世界技术最先进、超导产品最齐全的高科技公司,正是由一大批海外归国的高科技人才创立的。
西部超导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冯勇
冯勇:当时实际上我们在国外的时候,已经知道中国我们国家有一个非常大的政策,就是搞西部大开发,应该说我们几位高管就是说,我们三个都是在国外留学的,因为是我们回国报效祖国的时候了,所以加上我们西部大开发这么优惠的一个政策,加上西安很好的土壤,我们毅然的放弃了在国外的一些条件,我们就回国来创业,成立这个超导公司。
冯勇告诉记者,在公司成立初期,他们就拿到了国家发改委的产业工业化项目中的功能超导材料的高技术产业项目。当时北京、上海、天津等发达城市开出多种优惠条件,希望超导公司到他们那里落户。在陕西省有关领导的诚恳挽留下,西部超导公司终于选择落户西安。
冯勇:我们当时的省委书记,现在的人大的秘书长李建国书记,当时对我们深情的说,让我们留在西安,说不能走要留在西安,我们来创业,那边给什么优惠条件,我们也会以相应的优惠条件来做建设,来支持超导公司的发展,支持我们国家的超导产业。
依靠西安雄厚的科研实力和丰富的人才储备,加上公司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西部超导公司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家同时生产铌钛合金棒材和线材的企业。我国超导材料制备领域唯一的国家工程实验室就设立在西部超导公司。
冯勇:对于高科技公司,最关键的不是资金、不是装备,而是人才,人才是高科技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包括我们的很多产品都是国内空白的,研发起了非常大的作用,我们的产品都是自主研发的产品,只有自主研发的产品才能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能够立于不败之地。
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实施,西部这片曾经闭塞的土地展开了它宽广的怀抱,凭借其政策,成本等各方面的优势吸引着海内外的高端人才来此创业。海归人才落户西部地区创业,西部超导并非个案。西安华迅微电子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周文益曾在美国佛罗里达大学和贝尔实验室做博士后研究,获得过“美国特殊杰出人才”的荣誉。面对国外优厚的待遇,和硅谷优越的研究环境,周文益毅然决定回国,创办一间芯片企业。
华迅微电子有限公司董事长 周文益
周文益:一个方面是中国处于大变革时期,正在发展时期,正需要国外的留学人才回来中国为国效力,在我们这个行业里面,就是我们看到国家需要这方面的核心技术、核心关键技术。第二个考虑显然是中国的机会是最多的,它的发展是最快的,它的机会是最多的,全世界的国家,大公司也好、人也好,都向中国流动。
以微电子和芯片为代表的高精端产品是现代信息工业的神经原,中国微电子产品民用市场80%以上靠进口,军用市场90%靠进口。这个触目惊心的现状坚定了周文益归国创业的决心。
周文益:在2003年底的时候,我们有一个朋友给陕西省的一个领导推荐,这个领导专门到美国去考察,跟我们谈这个项目,希望这个项目能回到国内做。
当周文益开始在国内寻找创业基地的时候,他考察了北京、上海、武汉、西安,南京等多个城市。最后他还是决定在自己曾经生活过得西安落户。
周文益:西安市这边人才的基础和人才的规模,还包括办公司成本的计算,我觉得都有很大的优势。除此之外,西安高新区、西安市、省里对这个项目的重视程度和关注程度。
当初留不住人才的西安,为什么现在引得海外人才纷纷归来?吸引人才的秘密到底是什么呢?
西安市委常委、高新区管委会主任 岳华峰
岳华峰:对于老九创新和创业,我觉得更多的不是靠奖励,奖励毕竟是有限度的,我们主要实际上是靠平台的建设,为他事业的发展,为他成果的转化打造一个平台使得他创办的企业、科研成果能够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展现出他的价值。
对于人才的尊重不仅使得一大批像西部超导这样的高科技企业在西安快速成长,而很多陷入困境的老企业也因此焕发生机。
陕西汽车集团董事长 方红卫
方红卫:1999年的时候陕汽到了濒临倒闭的一个境地,资不抵债、连年亏损,有时候职工的工资长达半年发不出来,企业是在一个艰难的情况之下,在费力的往上爬行、往前爬行,是这么一个情况。
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一系列配套政策让徘徊在倒闭边缘的陕汽集团走上了制度创新的发展轨道。最重要的是企业意识到了“人是企业的第一资源”,为此企业打破了过去沿袭多年的国企用人制度,新建了一套系统的人才培训、绩效考核和岗位成长体系,坚持“尊重、爱护、发挥、发展”的用人理念,实行双职业管理模式,为各类人才打通成长通道。许多曾经抱着铁饭碗不干活的陕汽人发现,只要他们想干、能干,他们就有创造财富和实现自我价值的舞台。
方红卫:我觉得西部大开发实际上是西部思想的一次大解放,我们作为一个西部大国有企业,我们在这中间看到了我们自身蕴藏的强大的能量,所以我认为西部大开发提出的年代是1999年,我们陕汽自主谋发展的年代也是1999年,不谋而合,而且10年的时间,我觉得真的是我们实现了凤凰涅槃。
思想解放把陕汽人从旧有体制的束缚中解放了出来,直接带动的是生产力的大解放。2009年,陕汽集团实现销售220亿元人民币,成为全国重型载货车的出口冠军。
方红卫:这里放的这几个汽车的模型,都是我们现在正在销售的各款车的缩小模型。应该说现在在部队里面的占有率超过了95%,就是同类的车型,我们的产品占到95%以上,三次参加了大阅兵,1984年、1999年和2009年,这三次阅兵我们都参加了。
不仅留住了本地人才,而且还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地人才,西安作为中国西部的科技高地,其价值开始凸显。据统计,目前仅在西安高新区内的技术开发和技术服务型企业就达到1424家,全区累计转化科技成果8000多项,其中1146项列入国家各级扶持计划。2008年新增各类知识产权7765件,同比增长超过100%。区内企业产生了100多项具有国际国内一流水平的重大产业化项目,参与制定国际标准2项,国际标准提案7项,制定国家标准91项,行业标准82项。近几年,西安高新区每天转化3项科技成果,每天申报10项专利和版权。然而在整个西部地区,在西部大开发这十年间,建设了25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和12个国家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培育了一批骨干企业,形成了具有明显优势和特色的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先进制造业、生物医药和信息产业等,推动了西部地区优势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当科技和人才成为西安的名片,以前挑剔的跨国公司也开始越来越看好这个西部城市的投资价值。
西安市政协副主席、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主任 郭学民
郭学民:国际性的大公司那就比较多了,确实比较多了,我们这个比如说我们出口加工区里边大型的,就是飞机制造方面,零部件制造方面的,GE像这样的公司,德国的(博世力士乐),德国的西门子,ABB,这些企业都是国际性的一些大企业,在我们这儿都投资办厂兴业。
众多实力雄厚企业的进驻,进一步提升了西安的经济活力和国际化程度,也进一步促进科研成果向产业转化,人才、技术与资本的良性互动,使得一个又一个的高科技产业集群在西安萌生壮大。
西安市委常委、高新区管委会主任 岳华峰
岳华峰:现在每天从东南沿海地区和国外进入西安的资金,大约有6000多万,进入西安高新区有6000多万。我想这些资金、外埠资金跟西安高新区的创业企业、创业人才和一流产业基础的结合,会是我们下一步发展更快、更好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
把人才战略作为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不仅是西安也是西部许多省市的发展模式。在西部大开发的10年中,随着西部各地对人才资源的充分利用,使得西部的技术研发水平取得突破性的进展。据统计,2008年西部地区拥有科技活动人员79.3万人,从事研究和开发的科学家和工程师达到53.4万人,人数比2000年分别增长16.14%和44.09%。同时专利数量也大幅增加,2008年,西部地区国内专利申请数为64152件、授权数为33353件,数量比2000年分别增长291.6%和195.2%;其中发明专利的申请和授权量比2000年分别增长429.85%和278.66%。高新技术产业是西部地区重要的增长点,2008年西部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3304亿元,分别比2000年增长262.37%。技术交易日趋活跃,2008年西部地区技术交易额达到214.5亿元,比上年增长32.5%,大大高于全国平均19.7%的增速。
在西部大开发中,无论是归国创业的海归,还是本土人才,都被西安看做最宝贵的战略资源。但他们吸引人才的法宝并不是高额奖金,或者许诺丰厚的优惠,而是踏踏实实,搭建一个覆盖了人才、企业、产业的稳固平台,把科技人才优势转变为经济动能。不过,对西安来说,还有另外一个其他地区并不具备的优势。西安是最靠近中国地理中心点的省会城市,用当地人的话说,西安在中国地图上不上不下,不左不右。从地理环境上讲,似乎并不优越。然而,在经济全球化和交通运输条件不断改善的今天,西安却把在地理位置上的劣势变成了未来发展的优势。
2009年12月14日,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通气仪式在土库曼斯坦举行,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同土库曼斯坦总统别尔德穆哈梅多夫、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乌兹别克斯坦总统卡里莫夫共同出席通气仪式,四国元首在管道通气仪式阀门处启动了阀门。土库曼斯坦总统别尔德穆哈梅多夫在接受中国记者专访时强调说,这一天然气管道项目是“真正伙伴关系的体现.”而在此前两个月的第十届西部国际博览会上,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向中外嘉宾表示,中国西部地区新时期开发开放的战略重点之一,是推动西部地区与周边国家的全面合作。从能源交通、经贸投资、节能环保等方面深化区域和国际合作。包括加强和深化区域金融合作,设立并完善“中国-东盟投资合作基金”,为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提供信贷支持,参与东亚区域外汇储备库建设等。显然,从开发到开放,正成为西部未来十年的发展方向。
西安市副市长 韩松
韩松:就是对我们西安市国际港务区的总体规划进行重新修编,首先要建成一个是现代物流、现代商贸、现代服务业的一个试点园区。
面对开发战略向开放战略转变的新机遇,西安正在重新布局未来的发展蓝图。韩松副市长告诉记者,西部地区新时期开发开放的战略重点之一,是推动西部地区与周边国家的全面合作,形成西部“陆上开放”与东部“海上开放”并进的新局面。同时吸引和鼓励东中部地区及各类企业,积极利用西部地区的区位优势,共同参与推进跨境基础设施和物流体系建设,推动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交通、能源、节能、环保、旅游、金融等方面的合作,进一步促进西部地区、东中部地区与周边各国共同发展。
韩松:我们想申请一个国家级的现代物流业或者叫现代服务业的试点园区,我们这个牌子它的服务业或者现代物流业它的发展,它的引领作用可能发挥地更充分一些。
2009年6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地处这一经济区的核心位置,凭借人才、科技和区域优势,西安提出了雄心勃勃的发展规划,要打造国内最有影响力、最具开放度的内陆港口和欧亚大陆桥上重要的国际物流中心和商贸集散中心。这是一个具有保税、仓储、海关、边检、商检、检疫、结汇银行、保险公司、船务市场及船运代理等多种功能的国际港口,其功能是激活欧亚大陆桥,重塑新的“丝绸之路”。欧亚大陆桥东起我国黄海之滨的连云港,向西经陇海、兰新线的徐州、武威、哈密、吐鲁番到乌鲁木齐,再向西经北疆铁路到达我国边境的阿拉山口,进入哈萨克斯坦,再经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德国,西止荷兰的世界第一大港鹿特丹港。这条大陆桥跨越欧亚两大洲,联结太平洋和大西洋,全长约10,800千米,通向中国、中亚、西亚、东欧和西欧3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世界上最长的一条大陆桥。尽管西部大开发十年来中国与中亚五国的经济往来增长很快,但贸易和投资的金额还很小,截止2008年贸易总额只有252亿美元,中国对中亚地区累计投资还不到100亿美元,这意味着未来的合作空间巨大。过去十年,西安依靠人才优势取得西部大开发的丰硕成果;未来十年,面对西部大开放的机遇,西安又将靠什么来抢占发展的制高点呢?
西安市副市长 韩松
韩松:我们可以叫做221工程,什么叫221工程呢,也就是我们首先要组建队伍,公平、公开、公正的招聘一批相对年轻,有金融、商贸、国际贸易、有开发区经验的这些相对年轻的,有一定学历的这些年轻人,加入到我们创业团队里来。
半小时观察
经过前十年的不懈努力,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经济增长速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百姓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城乡面貌也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但这样的发展速度,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大规模固定资产投资以及一批大型工业基础项目。对西部地区来说,下一个十年的路怎么走才能走的更远?今天我们看到的西安的经验。其实,对西部来说地理位置已经不是最大的障碍,只要能真正把人才吸引到西部,把自我发展的定位放到全国乃至全球总体环境中考量,西部就能寻找到新的增长极,增强自我发展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