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温州民间借贷排挤正规金融 两资金平台此消彼长

来源:21世纪网-《21世纪经济报道》
2010年07月21日06:58

  编者按

  温州,向来被视为民间金融发展的标志性区域。人民银行温州中心支行第二季度在区域内展开了的一次调查,有89%的家庭(或个人)和56.67%企业参与民间借贷。

  实际上,这是一个金融正规军团与民间资本“二元”金融并行的典型区域。二者相辅相济,相生相克。共同孵化和推动着温州的经济发展。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前,温州陆续组建多家农村合作银行,银行业金融机构渐渐强大,民间金融趋于势微。金融危机前后,这种局势开始转变。正规金融逐渐被民间金融排挤,民间金融则从将息状态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

  二元金融生态:温州就是一个银行

  “温州就是一个银行。”旅法华侨王先生上月底从广东购进一批服装在巴黎销售,所需资金融自温州民间,“我把银行当做一个保险柜和流动通道而已。”

  王先生目前在做服装跨国批发,余钱汇入温州银行,需要资金的时候,却从未向银行申请贷款。尤其今年以来,不管几万还是数百万,都向温州当地的亲友借款,月利率在1.5%以下。金融正规军团与民间资本在温州的二元化生存状态由此可见一斑。

  从数据上看,以银行业为代表的金融正规军团越来越强大。目前,已有超过10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在温州设立分支机构,其存、贷款规模占温州银行业存、贷款总额近三成,成为全国银行机构最多的地级市之一。

  2003年,温州市政府提出了打造“一港三城”的建设计划,其中“一港”即指金融港。此提议虽引起业界争议,但温州银行业确实迅速发展起来。

  人民银行温州中心支行的数据显示,2003年温州银行业实现利润26亿元,2004年为41亿元,2005 年、2006年、2007年分别达到54.7亿元、63.5亿元和92.95亿元,而且实现了全行业盈利。至2007年,银行总资产超300亿元。

  但 2007年以后,民间借贷开始超常活跃。

  当地有关部门的调查显示,去年前三季度,39家担保机构为企业融资达到了50多亿元。显然,这与温州银行业当时还不到20亿元的新增贷款形成了鲜明对比。同时也说明担保公司发放资金并非只通过银行这一个渠道。

  在资金容量上,民间资本的累积也在不断扩容。据温州市金融办最新调查数据显示,流动的民间资本已超过4500亿元,资本容量基本在6000亿左右。

  由于民间借贷十分活跃,“正规军”与民间借贷机构展开了资金抢夺战,揽储竞争变得异常激烈。

  一名大银行的员工向记者透露:“以前担保公司都是找银行要资金,现在反过来了,银行反而经常找担保公司融资了。”这种状况在温州越来越普遍。尤其在6月30日银行半年考核的大限到来前夕,当地银行竟然将交易系统提前关闭 1小时,防止客户资金转移。

  正规金融机构迅速改制扩容。比如温州各县市的农信社相继组建成了农合行,10家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在改制过程中,虽然吸收了当地近1000家民企投资入股,但入股金额也仅为8.27亿元;温州银行数度股权扩容,招募了民间资金数十亿。2008年以来,温州的小额贷款公司和村镇银行也在迅速布点。

  关于两者的活跃程度,可通过民间借贷利率的变动来观测。人民银行温州中心支行在全市选定30个民间借贷较活跃的乡镇,目前已经有400个监测点。而且,温州的区域民间资金相对市场的反应具有超前性。

  金融危机爆发前夕,温州以担保、投资咨询类公司为载体的地下民间借贷超常活跃。当时,人行设立的300多个监测点测算的利率接近历史高位,达到11.096%,随着从紧货币政策的实施,温州的民间借贷利率更是进入加速上升通道。金融危机发生后,民间利率一路飙升,至去年12月,月利率升到为11.096%。今年1月份,月利率已经达到11.77%,逼近 2005年1月的12.112%。

  民间借贷载体演变史

  温州民间借贷的传统模式主要攀附在亲缘与地缘之上,但各类担保公司的介入,打破了这一传统的借贷纽带。

  也由于一些担保公司违规操作,曾招致了一场震动全国的整治活动。民间资金再次整合、积聚。由此,典当行激增,寄售行旺发,在这背后,温州几近进入“全城借贷”态势。

  “呈会”溯源

  温州民间借贷中最具代表的融资方式为“呈会”,即亲朋直接共同集资,轮流给彼此使用,这种互助形式慢慢催生出了“掮客”。目前“呈会”在温州已经非常鲜见,代之以形形色色的担保公司、典当行、寄售行等等。

  2007年下半年,房地产成为温州人最狂热的投资领域,但时值银根紧缩,一些担保公司大举开设。一座温州城,就诞生超过250家担保公司。

  温州当地人大多知道,所谓担保公司,多半干的是地下钱庄的活,如办理票据贴现(收购光票)、保证金垫资、代还贷款等。此举将一些在危机中的企业也纷纷卷入饮鸩止渴般的融资状态。人民银行温州中心支行在一项调查中发现,民间借贷中有四成借贷给了企业。危机引发的市场动荡,企业因高额借贷因素叠加,引发了大规模的企业倒闭潮。

  这由此招致了一场来自中央工作组的整治。在上级调查组进驻温州调查担保业后短短两个月里,有20家担保公司注销。

  “整天被查封,这个行业已经名声臭了。”一名从投资咨询类公司转做典当行的股东告诉记者,“我们圈子里的人,大多去做典当了。”

  实际上,典当在他们的操作里,和之前的内容差不多,犹如是银行里的抵押贷款,只比银行更灵活而已。

  据温州市经贸委统计,2009年以来,全市典当行起码增设到35家,业务总额12亿元以上,比上年同期增长了65.79%。而三年前典当行仅有3家。

  “赚翻了,老板是满脸笑容听完年度汇报的,利润起码在20%以上。”当地一名大型企业的董秘向记者透露了其公司参股的典当行经营情况。

  寄售行的灰幕

  在这个城市里,寄售行算是一种新机构,但很多人都清楚,寄售行实际上在做资金拆借的生意。

  当地工商部门人士介绍,寄售行的开办爆发于去年,尤其在去年年底到春节期间,新登记设立的寄售行达100家左右,寄售行(个体户)总数已达到232家,寄售公司达到58家。

  “方式和典当行差不多吧。”温州永强一名之前开担保公司,现在和人合伙做寄售行的负责人称,“不像担保公司需要那么多备案和严格的监管,寄售行做起来方便多了,而且也没那么引人注目。”

  当地一名了解“行规”的陈先生向记者透露,但凡开寄售行,股东结构最好有“红黑白”三色结合。他表哥的寄售行的股东构成就是:一是银行某工作人员,懂政策,懂操作,懂融资;二是找带点“江湖”背景的人物,专门对付那些借钱不还的客户;还有一股是他表哥自己——一家企业主。

  实际上,寄售行的经营也并非那么隐晦,拆借资金基本是处于半公开状态。

  在温州市机场大道,记者以一只手表典当到了1000元钱。同时,记者和业主约定,5天后,来还钱赎回手表,逾期店主可以将手表出售。记者在拿到1000元钱之前,必须支付5天的手续费50元钱。

  很明显,这种业务的操作方式和典当行雷同。

  全城借贷

  在这些民间金融载体变更的背后,是一种几近全城借贷投资的态势。在人行温州中心支行4月中旬调查样本中,有89%的家庭(或个人)和56.67%企业参与民间借贷。

  5月中旬以来,记者陆续对温州的一些担保公司、投资咨询公司、借贷公司以及10名借贷者进行明察暗访,发现当地的民间拆借年利率从12%到96%不等,也就是当地习惯所称的月息1分到8 分。

  危机后产业的重塑或升级对这个区域的资金需求量明显增强。

  在“中国电器之都”的乐清市柳市镇,原本做电器配件类的陈素青告诉记者,经过危机洗礼后,她现在重新开了家十字绣的加工场,绣品都分发到户。相当于当年的家庭作坊形式又在这一带掀开了。但她透露,像他们这样的小企业在开创初期,还是很难从银行拿到贷款的,于是来自亲戚朋友的民间借贷就成了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这股资金需求不仅来自温州,更来自全球。

  温州市政府在一次高层论坛上透露,目前温商在外经商的有300多万。对于这个群体而言,素有民间借贷习惯,资金在温州这个区域内回流、发散就相对频繁。自然,这里就成了一个资金往来的“小山头”。

  “新国36条”规定,“允许民间资本兴办金融机构”的规定,让温州民间资本看到了开办民营银行的曙光。意大利侨领刘光华等人正着手组建温州华侨银行,知情人士称,此事已通过当地政府论证并上报到相关部门审批之中。

  高层论剑:区域经济如何借力民间金融

  求索民间资本阳光化

  6月25日,温州举行了“2010·智慧温州高峰论坛”, 探讨后危机时代温州模式创新发展,被视为当地政府收编民间资金的“招安”活动之一。温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邵占维表示:“国务院正式出台了新的 36条,进一步鼓励民间资金的投入。我想这会进一步激发温州民营企业加快科学发展这种自觉性、积极性。”

  如何让数量庞大的民间资金从“地下”见到“阳光”,一直令政府部门踌躇。在这些官员眼里, 民间金融的阳光化实际上已经具备了天时、地利、人和。尤其2009年下半年,国家投入4万亿资金撬动经济发展,民间投资也担当了重要角色。

  得资金者得天下,温州相对深厚的民间资金此时不发力,更待何时?

  温州历来欲将自己靠向长三角经济圈,但地域缘故导致在这个圈子里总是被边缘化。海西经济圈启动了,温州又忙着启动与海峡西岸经济区对接,港口、铁路、高速公路对接,产业带对接与文化旅游对接等等。

  在国家经济刺激政策的推动下,温州地方政府基本是利用银行信贷启动或完成了这些基础设施项目。

  “温州人今天不差钱。有钱之后的问题是,如何用钱来挣钱。” 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教授张孝德说。

  两个资金平台

  其实,打造金融平台,一直被温州各级政府列入计划。尤其是温州正处在产业调整、升级的当口,一旦温州民间游资在一个合适的平台上集聚并接受政府的引导,就会加速温州的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早在2003年,温州市政府就在考虑如何将数千亿民间资本导入政府所希望的轨道上去,但苦于一直找不到出路。直到2010年,成立民间资本投资服务中心的各方面条件才真正成熟。”温州市政协委员、温州市经济建设规划院院长王钢称。

  行动在今年得以实现,在“论剑”后的次日,一个意在召集民间资本与项目对接的服务性平台开业营运。

  据知情者透露,这个平台组建的前期,民间资本代表者黄伟健与官方有过博弈。地方政府初期认为,这种集结民间资金和服务于民间资金的平台适合政府操作,于是要求地方财政出资。

  但黄伟健等发起人认为,既然是民间资金参与,应该完全市场化运作。于是,说服了政府。双方达成了一个折中的运行模式——在项目筛选上,政府拥有审核权。

  其实,在这个中心成立之前,温州政府机构已经成立了温州市股权营运中心。以股份结构来看,此中心完全属于官方性质,温州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出资40%,市工商局后勤服务中心和市财政局财务开发公司分别出资 30%,三方共同出资1000万元注册设立。

  该中心主要开展非国有产权转让交易业务,主要是面向全球温州商人开展产权交易服务,为温州本土民营企业和国内外的温州商人“资金找项目”、“项目找资金”提供“红娘式”服务。

  两家“中心”业务有雷同之处,业界人士分析,当地可能又会掀起一场围绕民间资金的博弈。

  温州市市长赵一德表示,目前温州民资已逾6000多亿元,它主要在银行体制外运作,以短期套现为主,能量不可小觑,且总量每年以14%的速度在增长,投资需求大,冲动强。温州市股权营运中心的运作是政府引导民间投资、让民资“增援”优质企业和高新项目,加快落实 “新36条”的一大举措。

(责任编辑:徐永刚)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