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刚开始,《唐山大地震》总票房已超过4亿,观影人数超过一千万人次。人们在影院里如遇催泪弹,心甘情愿地哭一场。不过可别哭过就算了。为什么人们愿意主动去寻找一次痛苦的经历呢?要知道,你可能已经陷入了“感伤主义”的情绪之中。
■心理专家
人们借助悲剧事件宣泄
身边人对《唐山大地震》这个电影的态度,较为明显地分两种,一种是“找哭型”,听说这个片子很感人、必带纸巾、不哭都不行等议论,让很大一部分观众,尤其是女性容易进场子。另一种是“斥哭型”,排斥所谓的悲情、眼泪,不是不喜欢,就是觉得没必要给自己找一不痛快。
陕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学系教授陈青萍说:“悲剧的东西不仅容易打动人,更容易帮助人宣泄感情,人们特别能够借助这种悲剧事件,把自己心中的怨气、不满,尤其是郁闷宣泄出来。这是一个减压阀。国外有‘哭吧’,专门让你去号啕大哭,使劲哭,哭完你买单。还有一种是躲避的人,他们觉得肯定很痛苦,会让人伤心,会触发自己心中脆弱的东西,所以他们采取一种心理被动保护的方法,躲避悲伤的场合,不让自己的悲伤受到悲剧的感染。这样的人可能比去哭的人还要多,那些平日被意识压制住的感伤,是很隐蔽的。尤其是男性特别不愿意去经历这样的情况,更别说在电影院哭了。”
■评论家
感伤主义包含了温暖元素
观众浸染在一波强于一波的感伤气氛中,而感伤主义也就被引入其中。评论家韩皓月认为:“感伤主义有其凄凉、残忍和煽情的成分在,
但也包含温暖、温情和感动
的元素。现在社会人们忙于追逐、占有,连感伤的时间也没有了。感伤实际上也是对生活的一种感受能力。”
感伤主义作为一种美学趣味,有学者认为它能够对于在经济发展导致社会秩序失衡的社会现实中,调节人们心理、纠正社会落差所构成的社会矛盾。《唐山大地震》就用一种温暖的理想,缓解现实失序的残酷与压迫性。即使它是虚伪的,但人们从自身的人情与感伤本能出发,就会天然拥抱这温情虚伪的慰藉,社会矛盾冲突就会由此缓解。“我觉得如果观众能通过唐山大地震发现自己的内心,对家人和亲情产生正面的理解,懂得珍惜,确实会有助于消弭因社会矛盾带来的浮躁。因为无论什么时候,家庭和亲情都是逃避外在伤害的最好港湾。”韩皓月说。
■功效解析
感伤主义并不主导我们的生活
不过从心理学的角度,陈青萍不认为感伤主义的作用如此强大。“出了电影院,沉浸在唐山大地震临场感之后,顶多一两个小时,人们紧接着就要面对现实,该上班的上班,该上学的上学,该发愁的发愁。这种感伤主义我认为有,但它不是主导我们生活的,主导者还是历史事件。唐山大地震是在我们对汶川地震的印记还深的时候,进行的一种投射纪念。这一段的感伤当然不是没有意义的,它让我们了解生命的可贵。”学者止庵对所谓感伤主义能力也不认同。“我想并不是感伤主义的力量大,而是从众的力量大。尤其是白领阶层,又有经济基础,没有多少判断力。”
韩皓月也同意一部电影不能够肩负起调节人们心理、纠正社会落差的重任。“它或许能在短期内改变人们看待生活、思考问题的态度,但无法撼动业已形成的社会差异。”但他也承认《唐山大地震》受到欢迎,说明人们还是需要直击人心的东西。“如果我们的娱乐和文化都能够更真一些,才会从根本上渐渐弥补社会差异给人们带来的心理创伤。”止庵也说:“大众有一些基本情感,基本价值观,比如善恶观,比如惩恶扬善,比如反贪官,这些基本心理你只要一出就有呼应,因为这是基本要求。大众的要求不高,满足这一点就够了。亲情、团圆,古往今来都有需要,因为这想法本来就存在,不是说我们这一时段的人需要感伤,是人性本来就有这些东西,现在和500年前没有多大区别。而这些东西从来都不缺,大众也从来不怕你重复,就像好莱坞大片一样,同样的内核,但你可以一遍一遍地做。”本报记者 刘慧
说文解字
感伤主义
感伤主义又称主情主义,是因英国作家斯特恩的小说《在法国和意大利的感伤旅行》而得名。因排斥理性,崇尚感情,也称前浪漫主义。感伤主义发源于英国,后传入法国、俄国和德国等欧洲国家。代表人物有英国的斯特恩,法国的卢梭、伏尔泰,德国海涅等。由于英国资本主义的加速发展,社会矛盾日益加剧,中下层资产阶级文人深感社会贫富不均,自身的社会地位和物质生活得不到保障,感伤情绪日渐浓厚。
感伤主义文学则是将新兴起来的工业时代所带来的破坏和对人的道德沦丧的伤感情绪都表现在作品之中。这个派别的作家大多数都强调了要抒发个人对于社会中这个不可抗力的无奈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