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出系列报道《山西之变》 本报讯 8月3日至5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 《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连续播出系列报道 《山西之变》,从转型发展、绿色发展和安全发展三个角度,展示了我省在跨越发展中的进步,在中部崛起和全国竞相发展格局中再造一个新山西的胆气、魄力和信心。这组报道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山西记者站康维佳等联合采写,为山西省的转型、跨越发展提振了信心、鼓舞了士气。现摘要刊发如下:
高碳省份的低碳之路 记者在山西省潞安集团屯留煤—油循环经济园区的F—T合成车间看到,从400米的矿井下开采的煤炭在这里经过精制加工,生产出无硫、无杂质的高品质柴油。与潞安煤制油一样,晋城煤业甲醇制油、同煤集团煤制天然气、朔州电厂粉煤灰深加工,一大批以煤为基、多元发展的循环经济园区在三晋大地绽放光彩。山西省委书记袁纯清说:“我们不仅要挖好煤,更要用好煤;不仅要做好煤炭本身的文章,更要做好煤炭延伸发展的文章。”
据了解,现在山西省已形成14个煤炭循环经济试点园区,167个循环经济项目,总投资超过640亿元。到去年底,山西省二氧化硫提前超额完成“十一五”减排总目标;万元GDP能耗累计下降18%以上。袁纯清这样描绘山西的发展:“构建具有山西特色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实现由煤炭大省向以煤为基的现代产业大省的跨越,实现由单一煤电 "基地"向立体能源"中心"的转变,做一篇面向全国、面向世界市场的大文章。”
从山穷水尽到山清水秀 山西省阳泉市60年来为国家贡献了15亿吨优质无烟煤,也给自己留下了环境污染严重等生态灾难。2000年,全年没有一天是一级天气,二级天气只有7天,呼吸道疾病以及其他恶性疾病发病率居高不下。不变革没有出路,光挖煤只有死路,阳泉市全面打响环境生态综合治理攻坚战,提出每家煤炭企业必须再发展一个非煤产业。10年后的今天,阳泉摘掉了黑帽子披上了绿衣衫。阳泉市副市长王湜洲深有感慨:“我们治理环境问题是下了大决心的,转型转产的力度也是非常大的。”
从塞北大漠到河东大地,从吕梁太行到汾河两岸,勤劳智慧的山西人民节能降耗,植树造林,昔日不毛之地,今天郁郁葱葱。山西从山穷水尽到柳暗花明,又走向山清水秀。省委书记袁纯清说:“真正把环境作为生产力,由传统产业一枝独大向多元发展转变,由粗放、高耗、低效、单一线性发展向集约、低碳、高效、多元循环发展,最终实现绿色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再造一个新山西。”
让发展远离伤痛 科学发展,安全为先。煤炭生产大省山西在为共和国发展提供能源支撑的同时,承受了太多的安全生产事故之痛,从襄汾特大尾矿库垮坝事故到王家岭矿特大透水事故,遭受一次次重挫的山西探求安全发展之路的意志愈加坚定。
领导带班下井、关停小煤矿、给予煤矿事故遇难工人高额赔偿、实施煤炭资源整合、煤企重组,山西愈挫愈奋,把安全发展列入全省重大战略决策,安全发展措施在全国屡屡创新。山西今年上半年煤矿百万吨死亡率为0.2721,同比下降了近一半,但山西全省煤矿安全生产形势依然很严峻。对此,山西省社科院能源经济研究所所长王宏英提出:“山西目前已经建立了安全生产的十项制度,但怎么去落实,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现在我们缺乏很好的监管机制,自下而上的反馈机制没有建立起来。”
科学才能持续发展,安全才能促进生产,安全生产没有终点,履职山西省委书记刚刚两个月的袁纯清把安全生产视为生命工程。袁纯清说:“始终信守所有发展中安全发展是最硬的发展,始终秉承所有指标中安全指标是最硬的指标,始终以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心态把安全生产作为发展工程、生命工程、民生工程,推动全省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好转,稳定好转。”(本报记者)
(责任编辑:Newsho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