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模式
“积分制让我们找到归宿感”
在这次中山积分制入户中,刘刚成了“牛”人,积分高达583分,是目前得分最高的人。记者在中山市了解到,通过积分管理办法,2010年共给予了2139名流动人员入户中山待遇,迈出了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标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体制改革的关键一步。
◎案例
来自山东淄博的刘刚没有高学历,但他万万没想到,在这次中山积分制入户中却成了“牛”人,积分高达583分,是目前得分最高的人,很顺利在中山落了户。
刘刚告诉记者,他1999年在中山打工,2002年开始自主创业,成立了中山市泽光技术有限公司,拥有专利多项,年纳税累积200万元。然而,因为不是中山人自己心里却总有一种飘泊感,“我总是对自己说,多挣点钱就回老家吧”。
2010年4月,他获知积分制入户政策,抱着试试看的心态,递交材料。令他惊讶的是,政府办事效率很高,5月份就获批通过了。如今,他太太也已经参加积分制,更让他高兴的是他的孩子9月份就可以入公办小学读书了。“真是双喜临门,积分制让我们找到归宿感,十余年来在中山的打拼值了。”他激动地说。
记者在中山市了解到,通过积分管理办法,2010年共给予了2139名流动人员入户中山待遇,4318名流动人员子女入读公办中小学一年级待遇,迈出了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标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体制改革的关键一步。
◎措施
推行一站式受理服务,留住更多人才
“申请时,很多人都是抱着怀疑的态度,没想到不到一个月时间,居然就办好了。”来自河北的从永胜告诉记者。他说,中山办理积分制入户真是很高效、很公平。
中山市公安局治安支队副支队长告诉记者,自2004年停止购房入户政策后,入户需求突显。现实行积分制,是一个很好的补充,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考虑留在中山了,因此报名的人很多,如果政府不做好服务工作,就会影响这一政策的实施。
中山市流动人员管理办公室副主任陈顺葆介绍说,为提高积分制受理工作效率,管理部门就先从简化程序和优化服务入手。一是简化审核流程,多个部门间保持密切工作联系,共同对涉及计生、学历、技能、社保等积分项目的审核流程及条件进行调整,切实方便群众办理业务。二是不断优化工作方式方法。积极推行错峰、周末上班、“一次性告知”工作制度,提供“政策咨询、资料收件、登记审核”一站式受理服务。
据统计,积分制入户人员中高学历、高技能人才比例较高。入户人员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有1100人,占总人数的51.43%,拥有处级以上技术职称和五级以上职业技术资格的747人,占总人数的34.92%。在年龄结构方面,取得入户资格人员中,35岁以下的1440人,占67.32%,呈现年轻化特点。
陈顺葆认为,积分制管理既是人口规模调控方式,又是一种社会规范引导,对中山市的和谐社会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一是促进了流动人员自律性的提高,二是促进了户籍人口和流动人口的和谐共处,三是增强了流动人员的归属感。
据了解,在中山全市取得入户资格的2139人中,已婚的达2017人,占94.3%;签订并履行了3年以上劳动合同的1285人,占60.09%;共有1156人获得了居住年限得分(居住一年以上),占54.05%。
惠州模式
在惠州工作就有望成惠州人
据了解,2010年7月26日,广东省惠州市《惠州市农民工积分制入户城镇工作方案》正式启动,全面接受全市150万外来务工人员“积分制”入户申请。随着这一制度的实施,将有越来越多的外来工获得更多的保障。
◎案例
苏俊是湖南娄底人,毕业于湘潭大学,2001年来到惠州,现为惠州市荣光精密部件公司人事科长。2007年被评选为“惠州市优秀外来务工人员”,2009年5月他靠积分制入户惠州。
◎措施
积分达50分都有资格申请入户
事实上,惠州市自2008年9月就已经开始试行“优秀外来人员扎根工程”,对外来工入户已进行两年探索,为入户城镇工作的开展打下了很好的基础。换言之,如今颁布的方案是扎根工程的延续,不过有所不同。
惠州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局长余国新介绍,以前的扎根工程有很多的限制,评定条件较为严格,入户大多数是“百佳外来工”和其他符合条件的杰出外来工。而如今条件放宽,只要积分达到50分,都有资格申请入户惠州城镇,可让农民工的城市梦更易成为现实。
“此外,现在整个办理流程简化,10天内可以获批。入户之后,农民工的配偶和未成年子女可随迁(16周岁以上全日制学校在校学生也可申请随迁)。”
在采访期间,记者遇到不少来劳动保障部门咨询农民工积分制入户城镇情况的农民工。他们都是怀着试试看的心情来咨询,最后的结果却让不少人喜出望外。
刘霜,来自于湖南长沙,2004年来到惠州,现在惠州市数码特信息电子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工作。她告诉记者,她是通过电视、报纸了解到积分制政策。当时工作人员现场估算了她的积分:文化20分+初级工10分+参保5个险种4年20分=50分,符合惠州市入户要求。听到这个消息,女孩开心地笑了。她说,以前对入户这种事想都不敢想,没想到成惠州人并不是那么难。
余国新说,当前惠州很缺技术工,虽然目前有2—3万技术工,但是平均有5%—10%的流动性,因此希望“积分制”能吸引更多的技能人才。
据了解,今年1至7月,惠州市已办理农民工入户城镇1699人。从文化程度来分,大专以上占56.7%,高中及以下占43.3%;从行业分布来看,主要集中在电子、机械、纺织服装、制鞋、五金、塑胶等行业。但技能人才还是不多。
余国新告诉记者,为了吸引更多有技能的农民工,惠州力争取做到宣传到位,多角度、全方位报道积分制政策。同时开通“12333”电话咨询中心,开放各级就业服务机构,为企业和农民工全面提供咨询服务。
为了让更多的农民工尽快受惠积分制,惠州还实行了部门共管,协作办公。简化了入户手续,开设绿色通道。
■专家观点
转变观念广东首先开门
昨日,就广东外来工积分制入户“新政”的意义,南方日报记者邀请了中国社科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唐钧和著名三农问题专家李昌平共同进行了探讨。
唐钧:落户是种双向选择
“门打开了,开一条缝也算打开了。”对于广东的“户籍新政”,中国社科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唐钧表示激赏,他觉得广东此举体现了一种进步和气魄,北京、上海也可以考虑逐步效仿广东这样“开门”。
“珠三角地区对于流动人口的态度最近几年是不一样的,前几年也许还持保留态度,但是经过了用工荒等一系列问题冲击后,这里也开始深入反思,观念逐渐转变了。”唐钧说,人才都是用脚在投票,哪里好就会去哪里,广东此举有利于留住真正的优势劳动力。
长期研究中国户籍制度改革问题的唐钧告诉记者,不可想象一个城市里只有高素质人才会是怎样的情景,正常的情况是各行各业都需要有新的人进来。
他认为,对今天的广东“户籍新政”来说,文凭和技能也许还算一个落户的小门槛,但这样的门槛又是不能不要的。完全的开放不现实,先紧后松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沈阳曾经有一个区做户籍开放的试点,一下子就来了很多老人,低保负担无形加重,本来希望引进的‘工作移民’最后变成了‘养老移民’。”唐钧说。
在他看来,目前户籍改革涉及财力的部分并不多。“当各种福利政策都向农村普及的时候,户口所能带来的实际经济利益并没那么明显了。如果有一天农村居民能享受到所有和城市居民一样的待遇,那么户口就仅仅是一个地址,只和管理有关,无关其他了。”
“在城市考虑是否接纳外来务工人员的同时,也不要忘了落户在哪也是一个双向选择的问题。也许有人认为农村户口更可贵,可以生两个孩子。”唐钧认为,户口对人口流动的约束越来越小,几乎不成为障碍,从农村走出来的更多的是向往城市生活的新生代农民和相对过剩的劳动力。
李昌平:“户籍新政”利在广东
“广东是富广东,但是户籍制度改革归根到底是全国一盘棋,这个钱最终还是要中央政府来支持。”他表示,这次“户籍新政”利在广东。
近年来,就户籍制度改革问题,李昌平做过深入研究,也写了很多文章,贯穿他文章的精神可以提炼成一句话———“户口问题其实是一个普遍国民待遇问题”。
李昌平认为,现在不是户口本身的问题,而是户口背后的差别待遇问题。“很多地方为了本地利益,对外来人员享受福利设置壁垒。”
他说,广东的户籍制度改革,一方面可以促进广东省的经济发展,另一方面也有利于社会稳定。“有了户籍就意味着有了医疗、教育等最基本的保障,人就有了安全感”。
据他分析,广东的农民工积分入户制实现了城乡的自由流动,而人口流动了,一切的资源就会跟着流动,这不仅能够扩大消费,有利于市场的发展,还能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
据了解,国内的经济学家曾经做过计算,在中国过去20年9%以上的年均经济增长率中,人口流动的贡献率为16%左右,也就是1.5个百分点。有专家研究认为,如果今后政策放宽,加快人口流动的进程,今后二三十年,人口流动对经济增长贡献会达到两个百分点。而在农村,由于人口增加、土地资源有限以及现代生产方式的日益应用,将剩余出越来越多的劳动力,如果人口不能及时地向城市转移,农业的比较收益就会越来越低。
在李昌平看来,由于解决户籍问题需要一连串相关配套改革,所以最终需要依靠全国统筹。
南方日报驻京记者杨春
实习生周祖燕鄢杜贺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