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区22公里的路程,往返一趟,少则六七个小时,多则近10个小时。这不是天方夜谭,只因“路太烂、太堵了”。
喝水只敢抿一小口,只因“一遇拥堵寸步难行”,内急问题无法解决;自带干粮上车,只因“凌晨还堵在半路”,空荡荡的胃实在忍受不了饥饿的折磨。
这几年来,类似的经历,对于11路公交车司机来说,几乎每天都要亲身体会一次。
杨昆华不觉得自己在“开车”
更像是在“挪车”
杨昆华,11路公交司机,昨天白班,从早上6点半发车,直到中午12点半,终于返回车队。
“你瞧我这衣服,又湿透了,就跟洗过澡一样。”脱下湿漉漉的衣服胡乱拧两把后,杨昆华又把衣服套在了身上。
“老杨,你又去洗澡了?”旁边的同事见状调侃着。
车多、路窄、坑多,杨昆华说,他其实并不觉得自己是在“开车”,而更像是在“挪车”。
从东站始发,终点公汽大板桥车场,全程21个站点,单程仅22公里,却让杨昆华常常大叹“胆寒”:“只要先去的同事说路上又堵了,我心里就开始有阴影,就怕自己去了就很难回来了。”
道路本身就窄,大货车却特别多,再加上一路上坑坑洼洼,杨昆华说,他开11路公交车几年来,就没碰上过一次能正常行驶的。“坑多,那些大货车就开得特别小心,速度一慢,后面的车就堵成一团。如果再碰上小擦碰,交警想赶来处理都不可能。到最后,这路就算彻底瘫痪了。”
下午3点发车
次日凌晨1点才返回车队
韩俊杰逢夜班车必带干粮
“今天堵不堵?”“来回我开了7个多小时,你说呢?”“完了!”类似这样的对话,几乎每天都会在11路车司机之间发生。
在一次开夜班车时,韩俊杰曾创下车队历史上往返时间最长的纪录:10个小时。从此之后,每逢开夜班车,韩俊杰必带干粮上车。
“每次开11路,光来回路上花费的时间就足够我开车去景洪了。”44公里的往返路程,每一次都让韩俊杰大叹无奈。
就因为自己常常遭遇长时间的堵车,韩俊杰自言,他早已掌握了一种既能不喝水又能保证不太渴的本领,以避免内急。“不到渴得不行,坚决不碰茶杯;即便渴得不行,抿几嘴即可。”
韩俊杰说,开11路公交几年来,他的胃已经熬到不行,“以前开其他趟次的公交不怎么觉得,可自从开上11路以来,没有一次能按时吃饭。尤其是那次,下午3点发车,凌晨1点才返回车队,直接饿到胃疼。我是彻底害怕了。”
此后,每次上夜班车前,韩俊杰必会准备面包、饼干等干粮。“实在扛不住时就咬几口,这样胃起码能好受点。”
记者跟车体验
车多、路窄、坑多
开车只能“挪”
昨天上午9点半,记者跟随一辆11路公交实地进行体验。
从东站出发,车辆正常行驶,一路上未见拥堵现象,但从普照村路段开始,出现第一次拥堵,前方一些重型货车庞大的身躯基本占据了大半个路面,导致后来的车辆只能尾随,以每分钟大约挪动1米的速度向前行进。
沿途,由于道路两边的民房部分被拆,不少建筑废墟占据了少部分路面,以致公交车只能避让,靠路中行驶,这样一来,一些骑摩托的、骑三轮车的就趁机“挤”过去,交通状况异常混乱。
好不容易“挪”到大石坝路段,车辆便彻底停滞不前。一些乘客开始焦急了,不时把头伸出窗外张望。
中午12点半,终于“挪”到干海子路段,此时,车辆再次停滞不前。望着前后都看不到头的汽车长龙,一些乘客索性打起盹来,而此时,距离终点站公汽大板桥车场还有7个站点。
记者实地看到,也就是从普照村路段开始,道路毁损严重,大大小小的坑洞遍布路面,最深处甚至已没过公交车的小半个车轮。从记者实地体验来看,由于道路偏窄,而往返此路段的车辆却以一些重型货车居多,满载的大车又极怕被坑洞崴翻,所以行动极缓,从而最终导致所有车辆都不得不缓慢前行。
“就是因为常年都被大车碾压,这条路才一直都像这样坑坑洼洼的。”对于目前道路的现状,路边一协管员这样表达着他对于大车通行至此的不满。
过了金马村,路就不是很堵了。
市长热线多次接到市民投诉“烂路”
12345市长热线接线员表示,此前曾多次接到市民投诉,大多数都是反映该路段路况太差太堵。此后,市长热线已将此情况及时向相关部门予以反馈。
据市长热线接线员介绍,贵昆路从小石坝至新机场路段应归官渡区政府管辖。
就此事致电官渡区政府,工作人员表示,该路段不归其管辖,几年前就已经划归经开区管委会管辖。
昨天下午,记者多次致电经开区管委会办公室公电话7274962,但始终无人接听。
张强 冯建新 记者刘钊 杨帆(都市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