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手机实名业界期待相关法律出台

来源:中国广播网
2010年09月02日15:19
  备受关注却又饱受争议的手机实名登记制度自9月份起正式步入实施阶段。记者从三大电信运营商了解到,今后购买预付费手机卡的用户必须向运营商提供真实的身份证件,实名登记;同时,此前的预付费用户需要补充登记有关个人身份信息。

  业内人士表示,手机实名制对于手机垃圾短信、手机诈骗等不良社会现象将起到一定遏制作用,但这一举措能否收到预期效果,是否会泄露个人信息等,尚需政府部门出台相关法律政策予以规范和保护。

  运营商:手机实名制全国范围内铺开

  据了解,手机实名登记制的第一阶段是从9月1日起,只要是办理手机入网的新增用户,均需出示身份证明,核实才能入网。第二阶段是,对于没有实名制的“老用户”,运营商将用2-3年时间完成补登工作。这一期间,“老用户”的通信不受任何影响,可继续使用,也不会被强制终止手机服务。

  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相关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作为手机实名制的第一阶段,部分地区的新增用户在入网登记时,基本都已采用实名制,且较为繁杂的“老用户”补登个人信息工作,运营商也早已开始陆续推进。

  上海联通一人士还指出,很多大城市基本都在9月1日这个节点前就开始执行这一制度。这次手机实名制的实施,更多的是强调在全国范围内,特别是对一些中小城市或者偏远地区,从而进一步完善全国的手机通信秩序。

  实名制为消费者和运营商带来“双赢”

  根据一项网络调查显示,近八成用户认为手机实名制不能或只能部分解决垃圾短信和信息欺诈等问题。

  为何这一比例如此之高?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专家陈金桥表示,这是因为目前通过个人手机号码发出的垃圾短信占比为60%-70%,其余的还有通过网关、群发器等多样化的垃圾制造处发出的短信,这些层出不穷和隐蔽的工具都给信息源的追溯造成了很大困难。

  手机用户戴晨庆就表示,自己收到的一些垃圾短信往往不是来自于11位手机号码,而是以“0078”“0769”等开头的“奇怪”号码。

  “尽管手机实名制的推出并不能完全杜绝这一不良现象,但至少比较有威慑力,起码能打击一批具有不良动机的个人手机用户,从而有利于对通信秩序起到规范。”中科院研究员、工信部通信科技委委员侯自强说。

  另外,我国目前拥有约8亿手机用户,随着这一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移动互联网的深入,实名制将有利于开展3G相关应用服务。比如在手机支付方面,实名制就可有效降低运营风险。

  “不仅如此,手机实名制作为未来数字社会的一个ID账号,它将会成为人们电子消费过程中最基础、最核心的环节。”陈金桥指出。

  业内呼吁相关法律规范尽早出台

  记者了解到,面对手机实名制的推出,目前消费者和业内最为关心的是如何防止个人信息的泄露。

  同时,对于实名制登记手续是否简便、退出是否需要支付额外费用,路边报亭、销售点如何规范,以及对于一批短时间停留在中国的外国用户,应如何登记和核实他们身份等,也被业内专家视为亟须解决的问题。

  数据显示,日韩地区手机实名制的普及率已经达到97%。但在我国,约3.2亿在网手机用户尚未登记,占比高达40%。加上国内目前还未有明确的法律条文予以约束,侵犯隐私的情况很容易发生。

  对此,陈金桥建议,运营商在登记消费者信息时可以严格简化,尽可能减少不必要信息的填写,例如家庭住址、籍贯等。同时,启动全环节监控程序,包括从登记、存储、传输、回访等,通过建立责任人监督制,加强业务管理,并定期对从业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

  另外,他还指出,针对手机用户进行补登工作量繁重等实际问题,运营商除了通过自有营业厅办理外,还可以采用与社会代办渠道、电子渠道等方式的组合,从而加速这一过渡时间。

  总体而言,虽然我国已步入手机实名制时代,但仍缺乏相应的法律保护条例。且由于它与公民权利、隐私保护、运营商发展等都密切相关,因此,尽快推出相关法律法规是这一制度稳步实施的最佳推动器,也将给手机用户在消费时撑起一把安心的“保护伞”。
(责任编辑:黄珊)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