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看中国
昨日,中国国家统计局发布了8月份中国国民经济运行主要数据,其中8月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同比上涨3.5%,工业品出厂价格(PPI)同比增长4.3%。在中国已在GDP数值上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之际,这一例行的信息发布也吸引了不少外媒的目光。
外媒猜测发布时机
此前,中国国家统计局从未选择周末发布经济数据,因此,外媒也开始猜测发布时机是否有“玄机”。有美国媒体为此特意采访了国家统计局的官员,但这名官员表示,发布时间不应该被“过度解读”。
美国媒体援引这名官员的话说,之所以把发布时间提前,是为了应“公众需求”,尽快把信息发布出来,缩短数据信息从统计到面世的时间。
但该媒体认为,之所以选择周末发布经济数据,可能是央行希望在下周一开市之前发布提升人民币基准利率的消息。“由于8月份的通胀率同比上涨3.5%,这意味着利息跑不过通胀,因此,分析人士认为,可能中国央行会选择加息。而一旦加息,就意味着房价的调控将迎来一枚重磅炸弹。”报道说。
法国媒体也认为,今年以来,中国的政策制定者们已经制定了一系列的措施抑制上涨的房价,并收紧银行贷款,“因为他们担心房产泡沫会危害经济发展。”
外媒争议是否加息
但高盛集团的分析师在9月6日发表的一份报告中则认为,加息的可能性不大。因为,“中国的决策者更注重经济的增长,更倾向于认为高通胀的风险是有限的。”
法国媒体也报道称,尽管此次是中国CPI数据连续第10个月上涨,但分析家也认为这还不足以让中国的决策者在短期内提高利率。该媒体援引一名分析人士的话说,“他预计加息在年内都无可能”。
物价上涨将缓解?
也有外媒援引经济学家的分析认为,中国物价上涨的趋势将在未来几个月内得到缓解,这主要是因为当前物价上涨是因为暂时性的恶劣天气,如由于南方多个省份的洪灾和其他不利天气。据悉,今年的粮食价格较去年同期上涨7.5%,而非食品价格仅上涨4.5%。
法国媒体还认为,中国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经济数据还说明,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经济发展依然强劲,并没有像一些人所担心的那样增速放缓。
(颜颖颛)
(责任编辑:刘晓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