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黄勇娣)记者从本市昨天召开的“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现场会”上获悉,近年市郊镇村集体资产增长迅猛,截至去年底,镇、村、组三级集体经济组织净资产达718亿元,近三年年均增幅达12%。“十二五”期间,本市具备条件的镇村将全部实施集体资产改制,把资产权益量化到每一位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届时仅村级集体资产改制就至少达到250个村。
据介绍,去年起,市委农办、市农委组织开展了为期半年的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基本摸清了全市农村集体资产的家底。截至去年底,市郊镇、村、组三级集体经济组织净资产718亿元,年均增长12%。其中,经营性资产规模不断扩大,近3年年均增长16%,而村级不动产租赁收入成为村级集体经营收入主要来源。
农村集体资产是广大集体经济组织成员长期辛勤劳动积累的成果,属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全体成员集体所有,是发展农村经济、增加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收入的重要物质基础。因此,市委、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这项工作,强调要通过巩固壮大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去年5月,市农委、市发改委、市工商局联合出台了《关于本市推进农村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了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的基本原则和有关政策。去年6月,市工商局和市农委又出台了 《关于本市农村社区股份合作社办理工商登记有关问题的通知》,切实解决了农村社区股份合作社的工商登记问题。
目前,本市正推动农村资产、资金、资源管理实现“五个转变”——从原有单一的经营性资产增值向资产、资源共同增值转变;集体资产运营从原来主要依靠企业经营向资产经营、资本经营转变;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方式从传统的管理方式向制度化、规范化、电算化、网络化方式转变;管理主体从原有的主要由村干部管理向成员民主管理转变;监管机制从相对单一的农业或集资部门向纪监、民政、财政等多部门合作、指导、监督、服务转变。
沪郊农村“三资”管理,已经形成了一些亮点。在村级产权制度改革方面,目前本市共有4个区的29个村集体经济组织建立了24个股份制公司或社区股份合作社,股民人数4.7万,共量化资产23.7亿元;资产从改革前的46.2亿元,增加到现在的90.0亿元;2009年分红1.3亿元,人均分红2766元。在村级财务管理规范化管理方面,各村级组织普遍建立了民主决策制度、财务收支预决算等一系列资金、资产、资源管理制度,平均每村建立了20多项制度。目前,本市村级财务收支预决算制度执行率达90%。所有村都建立了民主理财小组,实施财务公开,其中规范财务公开的村达到91%。
据透露,今后,本市将用2年左右时间实行“农村‘三资’管理信息化系统”,实现对集体“三资”运行情况的实时查询、实时分析和实时监管。同时,用3—5年时间推进城市(镇)化进程较快地区的村开展改制,集体净资产达到1000万元以上且有一定规模的经营性资产、收益相对稳定,或者各区县认为条件比较成熟、群众有意愿的村,都要建立社区股份合作社;暂不具备改制条件的村,做好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界定和以农龄为基础的统计核实公示等工作。同时,积极探索实行镇级产权制度改革,将资产量化到集体经济组织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