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综合 > 法制日报

基层警务实现由“大”到“实”转变

来源:法制日报
2010年10月11日07:12
  主讲人:苏州市副市长公安局局长张跃进

  随着创意产业的兴起、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社会发展形势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警务工作的运行环境也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迫切需要用新的理念、思路和方法来有效应对新情况、新问题。就江苏省苏州市来说,外来人口超过600万带来的社会管控压力,迫切需要通过社会管理的创新,解决案多人少、基层工作压力繁重、执法和服务不到位等诸多基础性、瓶颈性的制约问题。由此,基于创意产业的理念“越界”思考警务工作,在苏州多年来科技强警和基层基础工作较为扎实的基础上,在警务理念中更加注重以人的心智、技术、灵感为主要资产,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来增加实战警力、提高警力质量、资源优化组合和集约化运作来实现无增长改善,催生了“创意警务”的新思路。

  实践两年来,通过将“创意警务”贯穿在警务工作策划、实施、检查和改进的全过程中,在警务发展定位、警务模式、警队建设、警务绩效考评机制上,都充分体现出创意的理念和方法,并将具体举措一步步落实、深化,苏州公安工作实现了警务业绩的较快提升:违法犯罪警情连续两年以两位数的速率下降;工作状态由被动警务向主动警务转变;侦查破案由人海战术向专业化精确打击转变,2009年起始终保持命案全破纪录;信息化建设从条块分割向统一集成运作转变,信息化带动破案的占比达42.4%;警务模式从突击运动式向常态长效化转变;警队工作热情由少数领导动脑筋向人人出主意转变。不仅带动了队伍建设,提高了警员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也形成了公安工作的创新氛围。群众安全感和对社会治安的满意度从2008年全省第六位上升到2009年全省第三位,人民满意度从2008年全省第九位上升到2009年全省第一位。2009年12月10日,国务委员、公安部部长孟建柱作出批示:“创新是推动公安事业前进的不竭动力,江苏省苏州市公安局率先提出创意警务,发动广大警员用创新创意的理念,解决实际工作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这个思路好。望不断探索,创造出更多的苏州经验来。”“创意警务”由此成为苏州警务工作转型升级发展的示范性举措,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肯定。

  或许有些同志对“创意警务”的概念还稍有模糊,我举例子说明一下。在苏州工业园区分局,截至9月底就建成了1409个监控探头组成的视频监控网络,但在规范监控员操作上,更多的还是采用战果指标量化和经济刺激的措施,缺少科学合理的软件支撑,不能保障常态化的工作质量。也就是说,“人脑”和“电脑”还没有有效结合好,即使是很认真的监控员,也很难达到系统巡视的智能化和科学化。如何科学合理地规划空中巡逻路线?如何来量化评估监控操作员的工作业绩?园区分局引入了动态智能化和人机结合考评量化的机制,研发运用“视频监控管理系统”,系统管理员设置相应的分级监控巡检时间,并根据当日警情变化实时调整级别,不同季节、不同时间段探头还可以确定各种监控预案,管理员设定好启用的日期和时间,系统到时就可以自动切换,实现智能化设定巡逻路线,从而实现了视频监控“智能化空中巡逻、合理化科学分配、自动化量化管理、效益化相互关联”的监控管理新模式。应用该系统后,通过视频监控共破获案件124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52人,较去年同期相比分别上升15%和17%。这就说明,通过运用科技把各种元素、功能进行混合重组设计创新,能有效地从发掘人的天赋中获取警务发展的新动力,为现代科技强警插上“腾飞的翅膀”。

  通过激发民警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潜能,公安基层工作还实现了由“做大”到“做实”的深刻转变,受到了群众的拥护。试行1年多的“创意警务之窗”总点击量达到了80余万人次,市局开办的“金点子论坛”征集点子达5000多条,网页日均点击量已超过3000人次,日均发布点子20多个。令人欣喜的是,两年来还有11项发明创造申报了国家专利,6项已经过得通过。这些举措通过民警之间、所队之间的交流、移植、嫁接和互通,还一定程度上破解了一些事关公安工作发展的战略性、方向性、瓶颈性问题,最小的“成本”获取了最大的“收益”。

  “创意警务”是一个新生事物,探索实践时间不长,但作用成效已逐步显现,得到了警界同行和社会各界的认同,发挥出了三方面主要作用:一是成为了推动现代警务开展的有效抓手。不仅推动了动态警务、专业警务、合成警务的发展,还带动了信息警务效能的提升;二是成为了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有效途径。通过创意解决公众关心的突出治安问题和各种合理诉求,在“创意警务”理念下推行的“警民恳谈日”活动,1年内就与10多万群众沟通,收集各类意见建议近万条,为公众解决实际困难、办实事2000多件,总结、创新工作思路方法100多个;三是成为了加强警队组织建设的有效载体。“创意警务”为每个民警都提供了发挥潜能的空间,人人都可以上这个平台展示自己,人人都有可能得到同事、上级的肯定和褒奖,通过“创意”实现人生价值和职业追求的氛围日益浓厚。

  “警力不是多少人,而是这些人在干什么。”在经济社会发展变化、警务工作发展推进的新形势下,用创意产业的理念“越界思考”警务工作是一种必然,其理念和运作模式和警务活动是相通的,并且恰恰契合警务工作转型发展、科学发展。与创意产业一样,警务活动迫切需要从人的天赋中获取动力,要通过对知识和创意的开发利用创造竞争优势和率先发展机会,苏州的实践成果,就是一个明证。

  本报记者丁国锋整理
(责任编辑:Newshoo)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