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滴香”开盖后散发出浓烈的“香味”。《深圳商报》供图 |
|
在深圳布吉农批市场内,很多商铺都可以买得到食品添加剂。《深圳商报》供图
|
只需滴入一两滴,一锅清水就能变成鲜美无比的高汤,散发出来的香味堪比文火慢炖的浓汤。这种神奇添加剂名叫“一滴香”。记者连日探访,发现这种名为“一滴香”的添加剂,广泛使用于餐饮业,已成业内公开秘密。食品专家称,长期使用该食物添加剂对人体有害,但目前国家尚无禁止标准。
>>批发市场
“一滴香”销售异常火爆 10月10日,记者来到深圳布吉农批市场内,虽然这里售卖香精、香料的店铺不少,但记者询问了几家均称没有“一滴香”出售。一名店主称,他之前有进“一滴香”,不过后来他了解到这东西不太好,吃了好像对人体会有副作用,所以没再进货了。
记者在市场内转了一圈,终于在一家售卖香料店铺看到了“一滴香”。在店铺的货架上,摆放有各种香油,“一滴香”放在最显眼的位置,而且还分有不同种类,有卤味、烧烤味、鸡肉、猪肉、牛肉等。
听闻记者要购买“一滴香”开火锅馆,老板很热情,随即从桌子上拿出了一个小瓶子交给记者。打开瓶子,一股香浓的味道散发出来,比平时在家中煲出来的鸡汤味道还要浓,可将鼻子凑到瓶口,却有一种刺鼻的感觉。老板介绍说,滴一些到清水里,就能变成鸡汤。店老板说,这种0.5公斤装的“一滴香”,足够一个餐馆用一个月,可以回去试一试,绝对比用鸡肉煲出来的汤还要香浓。
随后,记者又来到福田农批市场,这里也有部分商铺在售卖“一滴香”,价格从30元到百余元不等。不过基本上是餐馆采购。
>>实验见证
加“一滴香”清水变靓汤 “一滴香”是否真如店铺老板说得那么神奇,记者做了一个实验。“一滴香”是一种油状物,但黏稠度比一般色拉油要高,记者倒出少许加入一锅刚烧开的热水中,用筷子轻轻搅拌,不一会儿一股清香味飘散出来,和家中煲出来的鸡汤是一个味。记者品尝一下,口感香醇。
“一滴香”包装上面写明主要成分为“热反应提取油、氨基酸、食用香料等”,上面还有使用量为0.15%至0.25%,记者留意到所购买的“一滴香”,包装上标明为“食品添加剂”。
致电“一滴香”产品的生产厂家,该厂家的工作人员表示,他们生产的“一滴香”配方成分均符合国家标准,但记者询问具体添加哪类物质,工作人员则未告诉记者。
>>产品包装
标签说明严重不规范 生产厂家所说的国家标准,实际上就是GB2760《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该标准规定了食品添加剂使用原则、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品种、使用范围及最大使用量或残留量。记者在该标准上查询发现,并没有“一滴香”包装上提到的“热反应提取油”。
深圳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郑宗坤教授表示,记者所购买的该产品所注明的主要成分“热反应提取油”,是不规范的标注。如果是食品添加剂,作为正规厂家,生产出来的产品其成分必须能在GB2760《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查询得到;其次记者所购买的“一滴香”对用量也说明不清,如果食用多会产生什么后果没有说明。
>>记者走访
产品地址厂家无踪影 在合肥市的周谷堆农产品批发市场,记者购买了几瓶此类产品,一瓶叫“飘香王”的产品瓶上标注的厂址,是位于河北省无极县城西4公里处的石家庄圣馨香料有限公司。于是记者来到无极县,走访了城西4公里附近的张村、东朱村和甄村,却始终没有找到圣馨香料有限公司。记者又走访了县城四周的香精香料厂,也是一无所获。
最后,记者来到安徽无极县工商局,在工商局电子信息系统里也无法查询到这个企业。据该局工作人员说,如果企业无法被查询出来,这种情况就属于企业伪造厂名厂址,是一种违法行为,其产品也属于冒牌产品。
现状
一滴香成分谁也不清楚
日前,记者来到安徽省合肥市周谷堆农产品批发市场,在几家调味品店铺里,货架上都摆着“一滴香”,而且还有一系列所谓“一滴香的升级产品”。据销售人员称,其中一种产品“飘香王”也是有香味的,比“一滴香”还香一百倍,没有香精味,而且还是耐高温的。该人员称每天都往火锅店送“飘香王”,每天都送5到6瓶,这种“飘香王”里到底有什么成分,连销售人员自己也不清楚。
一种名叫味琪牌“一滴香”,从瓶身看,厂址是山东青岛味琪食品开发有限公司。在距青岛市区100多公里的一个村庄,终于找到了这家公司。公司地上,放着一些塑料桶,里面盛有各种液体,靠墙的架子上摆着大大小小的瓶子。据厂方介绍,通过搅拌机将原料混合以后,进行简单加热和搅拌,“一滴香”就被生产出来了,计量以后灌装封口就可以出厂,但是这个产品包含什么成分,他们也不清楚。
>>餐馆厨师
业内使用成公开秘密 几经辗转,记者找到一家餐饮店厨师。该名厨师说,目前市内有不少餐馆都在使用这种“一滴香”的添加剂,它的效果确实很好。真正的浓汤需要用猪骨头、牛骨头、鸡身等原材料,再添加些天然香料,用文火慢慢熬制,时间越久,汤味儿越浓。但是有了“一滴香”后就省事多了,不用添加食材,加入一两滴在清水中,不仅省时、省料,而且口味与用真正食材煲出来的汤无异,“一滴香”价格也不贵,买一瓶可以用很长时间,自然会受市场追捧。
该厨师说,他所知道的就有不下七八家餐馆使用一滴香,有了这个东西,任何口味的菜都能做出来,“想要什么味就有什么味,这在业内已不是秘密。”
至于一滴香是否会对身体有害,厨师称,他也不太清楚用了“一滴香”是否安全,不过用这种高浓缩调制出来的食品,最好少吃,谁知后果会怎么样。
>>食品专家
长期食用或有损健康 虽然媒体不断报道“一滴香”,但至今没有任何一个权威部门公布“一滴香”科学检测报告。杭州质监部门曾对“一滴香”做过检查,但并未查出产品有任何问题,符合食品市场准入条件和生产加工使用条件,至于是否对人体有害,则由卫生部门负责检测。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十三条规定,国家建立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制度,对食品、食品添加剂中生物性、化学性和物理性危害进行风险评估。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负责组织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工作,成立由医学、农业、食品、营养等方面的专家组成的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进行食品安全风险评估。
北大医院食品营养专家表示,“一滴香”长期食用会有损人的肝脏和其他器官,对身体不利。
>>相关部门
成分分析难度太大 “一滴香是否有毒”成为大家争论的焦点。人们迫切地期待主管部门能及时披露权威的检测结果。
记者就可否将买到的“一滴香”产品送去检测对卫生部相关部门进行了电话采访。得到的答复是检测中心只负责检测记者提出的该产品具体所含物质,笼统的有害物质检测没法做,也不可能把相关产品中所有物质都检测出来。
为此记者又联系采访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国家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几乎所有的部门都表示,只有提供产品的配方或者提供送检物质的具体名称,才能进行相关物质的检测。对此,一些学者表示,对一种未知物质进行成分分析,确实存有难度。
据《深圳商报》央视焦点访谈
谁为我们辨清“一滴香”的面目
本报特约评论员张铁
公众的要求并不高,不需要列出长串长串分子式,也不需要规范如核心期刊学术论文。是或者不是,能吃或者不能吃,只要及时、明了,就能让公众舒一口气。
《为学》有言: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放到现代,这个结论同样耐人寻味。日前,快速熬汤的不明添加剂“一滴香”被媒体曝光,记者想验证其是否有害,却遇上“玻璃门”:或是表示只负责检测是否含有送检者提出物质、或是要求提供送检物质的配方或具体名称,否则便难以检测。不知道对于这些部门,这真是“难或易”的问题,还是“为不为”的问题?
普通公众,没有艰深的化学知识,面对未知的东西,有猜测、有怀疑、有恐慌,都是正常。更何况,近些年从“红心鸭蛋”到“瘦肉精”,从“毒奶粉”到“地沟油”,问题不断曝出,更加剧了食品安全的不信任感。奶粉让人们认识了“三聚氰胺”,快餐让“聚二甲基硅氧烷”进入大众视野,难道非要公众都变成化学家,才能遏制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公权力的存在,正是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况出现。之所以需要相关监督、管理部门存在,就是因为他们能代替公众成为化学家,从而避免每个社会成员都需要掌握大量化学知识,以神农尝百草的成本判断食品能不能吃。可以说,这是节约社会成本的必然选择。同时,公众也让渡了部分个人权力给这些部门。比如,普通人并不能因为冲进餐馆厨房发现有“地沟油”就进行罚款。
也要承认,检测可能确有难度。正如作案容易破案难,物质千差万别,逆向分离自然不比正向融合。而且要下简单明确的结论,专业人士也难免心有忐忑。比如,对健康的成年人和对老弱病残,可能不能一概而论;是见血封喉还是长期积累,也可能因个人体质而异。这些都导致检测部门不敢下结论、不愿下结论,因而在公众需要说法时,失语噤声。
问题的关键,在做还是不做。实际上,既然接受了公众让渡的权力,这个选择题就只能有一个答案,这是最基本的权力伦理。而之所以不做,仍是为个人或部门的利益得失所迷惑。
接受检测、下了结论,准确了、明确了,生产厂家、地方领导可能不高兴;不准确、有差错,公众不满、舆论批评,更可能惹来一身腥。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无为”,躺着的人才永远不会被打倒,装睡的人才永远叫不醒。于是,或是设置工作门槛,送检要品名、要配方,一个要求没达到就打回;或是设置专业门槛,公布一堆术语,公众一头雾水,公不公布一个样;或是干脆谎报瞒报,正如金浩茶油致癌物质超标,却以维稳借口掩饰了大半年。
公众的要求并不高,不需要列出长串长串分子式,也不需要规范如核心期刊学术论文。是或者不是,能吃或者不能吃,只要及时、明了,就能让公众舒一口气。甚至仅仅是接受送检样品,马上检测、正在分析的表态,也能抚慰不安的情绪。说到底,坦诚公开积极的姿态,才是食品安全管理最好的“添加剂”。
(责任编辑:杨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