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央行加息意在抑制通胀 进入周期有连续加息可能

来源:橙网-重庆时报
2010年10月20日14:23

  央行扎紧“钱袋” 今起加息0.25个百分点

  意在抑制通胀,还有连续加息可能

  本报讯(记者 谭春剑) 从今天起,市民贷款买房要多花钱了。昨天晚间央行宣布,自2010年10月20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将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25个百分点。而本次距2007年的最后一次加息,已时隔34个月了。业内人士认为,央行此举标志着为中国经济度过金融危机做出了汗马功劳的“宽松的货币政策”正式退出舞台,对抗日益高涨的CPI正在成为央行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

  加息时间?

  34个月后央行扎紧“钱袋”

  今年以来,随着CPI逐月走高,“加不加息”成为业内一直争论的话题,如今近10个月来的此起彼伏的“加息”传言,终于兑现。

  央行昨日宣布,从今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其中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5个百分点,由现行的2.25%提高到2.50%;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25个百分点,由现行的5.31%提高到5.56%。

  央行本次加息举动,出乎大多数人的意料。而从时间上看,本次加息距2007年最后一次加息已经过了34个月了。

  自2007年“防通胀、防过热”的六轮加息之后,由于连番自然灾害及随之袭来的全球金融危机,中国于2008年全年进入“降息”通道,先后下调基准利率5次,2009年全年未出手拨动利率。2010年,随着日渐增加的通胀预期,“加息”声浪愈来愈紧密。年内,中国央行三度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但此前“加息”利器一直未出手。

  为何加息?

  加息意在控制通胀

  对于此次加息,这标志着三年来宏观货币政策的转折性变化,也预示着持续了两年的降息周期正式结束,从2008年金融危机开始后实行的“宽松的货币政策”正式退出舞台。不少学者认为中国宏观调控的主基调,正在由此前对抗金融危机的全力保发展,过渡到对抗当前正在成为脱缰之马的CPI,保障民生上面来。

  中央财经大学教授贺强认为,加息主要是为了应对不断上涨的CPI。今年下半年以来CPI持续高涨,粮油等各种生活品价格不断攀升,马上又将面临着第三季度CPI的发布,虽然前段时间央行宣布提高了大行存款准备金率,但是目前来看很难遏制上涨的势头,因此出台加息的措施。

  还有多大加息空间?

  进入加息周期 还有加息可能

  对于未来央行的利率政策,不少学者认为中国未来加息空间较大。

  经济学家王小广认为,中国后续还有加息空间,

  从当前资金成本角度以及投机氛围看,至少还有一个点的加息空间。

  银河证券首席分析师左小蕾直言,“未来加息空间较大”。加息0.25个百分点不足以解决目前的资产价格泡沫,未来会累进加息,还会有连续加息的动作。

  独立经济学家谢国忠表示,中国央行此次加息过于保守。“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是美国的4倍,没有必要和美国保持同样的加息幅度,中国加息步伐可以加大点。”他说。谢国忠预计,“按照现行通胀水平,年底央行应该还会再加息一次。”

  中国货币政策不再追随美国

  当美联储近日宣布再度启动宽松货币政策后,央行昨夜的一纸加息令,也让中美当前两个当今世界主要经济体,自金融危机后,首次宏观货币政策上出现“各自为政”。

  金融危机后,为应对通胀压力,一方面澳大利亚、挪威、印度、巴西等经济体先后加息,另一方面俄罗斯、南非、匈牙利等国央行则选择下调利率这一货币工具。与此同时,美国、欧盟、日本、英国等发达经济体央行依旧维持低利率政策不变。

  “联系到今年以来的四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可以判断的是,在后危机时代,我国货币政策正在进一步向常态回归。”中国国际经济研究会副会长张其佐说。

(责任编辑:黄海)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