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行政巡礼
本报记者李立
今年以来,北京市公安局昌平分局接涉及110执法的信访投诉下降9.4%,因伤害类案件引发的信访投诉同比更是直降46.5%。
投诉减少的背后,是昌平公安规范执法整体水平的提升。从今年2月10日起,昌平公安要求全体民警外出执法,必须携带“规范执法通”,现场执法到哪里,监督触角就延伸到哪里。
“目前,对我们所70多名一线民警来说,已经学会在监督下工作,习惯在监督下工作。很多民警觉得,过去是要我规范,现在是我要规范。”昌平区松园派出所所长的这番话,基本反映了这个区25个派出所多数民警的看法。
现场执法全程记录 “咚咚咚”,两位民警出现在昌平一社区居民家门口。
随着民警敲门,一位男士开门让进民警,表示发现家中被盗,立刻拨打了110报警。
在略显零乱的房内,有问有答,失主叙述着事情经过。
这段110出警现场,因民警配备一种专用设备———“规范执法通”,具有摄录功能,被全程记录。现已入档昌平公安督察部门,保存一年。
由此,昌平公安建立了北京市公安局第一家执法数据服务中心管理系统,并制定了《现场执法记录工作管理规定》,对现场执法记录适用范围、职责分工、记录实施、记录管理、监督检查等进行全面规范。
对多数民警来说,一律要求配备“规范执法通”出现场,大家多少都有一种“不被信任”的感觉。“但现在觉得挺好。”
松园派出所民警孙大伟说了一件事。今年8月底,凌晨两点多接警,是一起醉酒闹事并处理。没想到醉酒者醒后指责民警打人,“当时大半夜根本就无人作旁证,在以前这种事就说不清了,还好现在有现场摄录,一放就清楚了。”小孙感到庆幸。
看来,严格的监督,实现了双赢。松园派出所所长介绍:“去年1月到9月,松园所接到投诉是30件,今年现场执法记录应用以来,同期投诉是16件,投诉执法不规范的很少,主要是对相关问题有不同看法。”
办案场所远端巡控 视听监督不仅运用于取证现场,办案场所也全覆盖。
在昌平公安警务督察大队,有8块大屏幕,滚动监控全分局110间讯问室、询问室和候讯室(以下简称“三室”)的一切活动。
当班的民警小杨与他的同事们,24小时轮流监控上述画面。
据介绍,为有效防止和减少违法办案,昌平公安所有“三室”全部安装了摄像机、拾音器。记者在马池口派出所看到,“三室”内,有告知说明,有录像录音,有紧急按钮。监控视频和报警装置通过公安网络接入监控平台,实现实时远程监督。
值班民警每天巡查。“如发现问题,能够在第一时间及时处理,同时,我们还要负责对案件报备情况、巡查情况以及发现的问题,进行逐一登记,并每周通报。”小杨说。
配合“三室”硬件建设,昌平公安还跟上了相应“软件”,推出《三室使用报备、巡查督察工作规范》、《问讯场所视频监控系统工作守则》等系列工作规范。
伤害类案特殊监管 今年,昌平公安自行研发的伤害类案件监管平台系统,也顺势推出。
对伤害类案件的处理,是群众投诉的一个焦点,信访量一直居高不下。对这类案件,昌平公安研发专门系统,要求一线民警在受理伤害类案件24小时内,将案件基本情况录入系统,后续补充材料也要求在7日、20日、30日时限内,一并补录,并进行至少3级的审核把关。
由此,伤害类案件只要进入系统,就意味着从受理到结案全部在监控之下。系统凸显督办功能,特别是对办案程序、时限、取证、伤检、处罚等重要环节进行督办,避免办案民警因遗忘等原因,造成证据遗失,错过伤检窗口期等。
昌平公安自2010年投入伤害类案件监管平台系统以来,截至8月31日,因伤害类案件引发的投诉及信访数同比下降46.5%。
(责任编辑:Newsho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