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最新要闻 > 世态万象

幼儿园师资现状令人担忧:人少待遇低无编制(图)

来源:南方日报
2010年11月24日10:24

  待遇不理想,谁愿意长期干下去?

  幼教这行留不住人是行内人最大的感触。这个问题的原因,在于幼儿教师工资太低。

  陈少华认为,当前幼师行业师资队伍问题的关键是教师的薪资水平过低,目前,东部几个镇幼师的月工资大约在1500元左右,“这还不如一个工厂工人的工资”。

  但幼教工作琐碎、繁重,比想象中更辛苦。幼儿园教师需要细心的照料孩子,同时又需要充当教师的角色,时时处处给予引导。由于孩子活泼的天性,幼教在面对孩子时,需要打起一百分精神,全天候应对一切有可能发生的意外。

  “从学习玩耍到吃喝拉撒全要我们管,你可以想象这是个多么繁重的工程。”陈少华说,很多年轻人出来后做一两年就忍受不了付出和回报的巨大落差,便离开了。

  除工资外,困扰幼儿园教师的,还有无法保障的编制问题。

  在某公办幼儿园任教的严洋(化名)透露,她所在的幼儿园虽然是公办,但没有一个人可以得到教师编制。在幼儿园做了3年,她现在连合同工都算不上,只能算临时工。其他的同事也一样,没有机会成为合同工,更不用说教师编制。

  教师编制本来就够苦恼的了,社会偏见更让人无奈。

  严洋说:“很多人认为我们幼师的工作就是带小孩子唱唱跳跳,跟保姆没什么区别,这其实是对幼师最大的误解。”

  她说,一个人在幼年时的成长是为一生打基础,良好的早期教育对孩子一生的发展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科学的学前教育能帮助孩子实现智力的开发、意识的启蒙,同时培养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优秀的道德品质。这一切,就是幼儿教师的意义所在。

  如此神圣而意义重大的职业被人误解为带孩子玩,严洋感到很委屈。由于此种观念带来对幼师的误解,也使得社会对于幼师待遇偏低的一事缺乏认同。

  严洋说:“他们会觉得,你们又不是本科生,文凭又不高,凭什么要求那么高的待遇。但他们忽视了我们所付出的艰辛劳动,以及劳动所产生的价值。”

  物质上的待遇得不到保证,精神上的尊重也难以获得,许多幼儿教师无法在职业中找到个人价值,只能另觅出路。

  政策层面重视不够

  在常平镇教育办主任姚静看来,当前学前教育中师资问题突出形成有着复杂的历史原因和社会原因。

  “以前人们对教小孩要求不高,认为教小孩就是玩把戏的东西,因此一直以来并不重视学前教育。”

  姚静说,以前,幼儿教育属于妇联管,因此在观念上,幼儿教师就不被视为教师队伍中的一员。

  1998年,国家将幼儿教育划归到教育部门,自此开始,学前教育收归教师队伍名下。

  上世纪末至本世纪初,由于国家重点致力于9年义务教育的普及和深化,无暇顾及学前教育,因此学前教育无论从体制还是资源上都捉襟见肘。

  目前,在教育部门的机构设置中,仍然没有专门管理学前教育的部门。在东莞市教育局,幼儿教育的管理由本来负责基础教育的基教科兼管,同时它又管民办教育,叫“民管科”。

  镇一级的教育办更无暇顾及学前教育。姚静说:“我们目前没有一个专职管理学前教育的人员,因此对于48所幼儿园、1万多名学生的学前教育工作显得力不从心。”

  对于幼儿教师的编制问题,负责分管幼儿教育的常平镇教育办副主任黎明光表示,根据规定,幼儿教师一直都没有编制。

  由于幼儿教师不纳入教师编制队伍中,一直以来教育部门未对幼儿教师进行全方位的监管。

  目前国家对幼儿教师的要求,仅限于幼教资格证。只要考取一个证,就可以前往全国各地幼儿园任教。黎明光说:“对于辖区内幼教情况,我们每年会对幼儿园做一个统计,要求其上报教师人数。但并不会像中小学教师那样,对其档案资料有详细的备案。”

  同时,资源缺乏的学前教育试图借助外力生存。

  按照惯例,几乎所有的村都有自己的村级幼儿园,隶属于村委,村委负责投入、运营。就镇而言,一般会有一到两所镇级幼儿园,由镇财政负责投入、运营。

  “因为教育是公益性事业,很多村觉得自己做学前教育投入太大,又没有利润。因此就想扔掉包袱,转手给私人运营。”于是,轰轰烈烈的幼儿园民营化开始了。“直到去年,上面出台政策叫停。”

  目前,常平镇的幼儿园中,公办幼儿园占30%,民办幼儿园占70%。

  管理体系亟待完善

  “在内部资源不足的情况下,将学前教育扔给市场。由于学前教育先天不足,同时没有配套的监管体系,导致市场资本渗入其弱点,特别是师资这一块,这是目前本地学前教育最突出的特点。”投资了4所幼儿园的刘静这样说。

  尽管多位幼儿园园长表示师资问题是当前学前教育最头疼的问题,但他们并无力解决。

  “首先,师范院校这一块我们没有办法。现在师范院校在学生培养上的问题跟大环境有关,整个社会风气如此,这一代人的性格如此,我们无法改变。其次是待遇问题,凭我们一己之力也难以提高。现在我们的成本开销极大,特别是在付村委租金这一块,占了我们成本的最大头。最后是社会认识的问题,作为我们及其弱小的幼师队伍群体,更无力改变社会对我们的看法。”刘静的这番言论代表了大多数学前教育从业者的心声。

  他们希望教育部门能加强对学前教育管理体系的建设。比如建立全面的幼师成长体系。“按教龄和级别固定化和格式化幼师工资,这样就能鼓励幼师继续在这条路上走下去”。

  对于幼儿教师的职业道德,他们也希望能出台一些指导纲要。以前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等已不适合现在的需要了,需要更新。他们甚至希望教育部门规范统一的合同样本,以统一的标准来要求幼儿教师,以提高整个幼师团体的职业素养。

  这样的看法也得到了教育部门人士的认同。常平镇教育办主任姚静认为,由于学前教育没有纳入义务教育体系,导致一直以来对学前教育的监管不够,今后该镇的学前教育将纳入小学评估体系,由教办组织小学教师对幼儿教育实行督查。

  常平镇教育办副主任黎明亮也认为,采取规范的体系对幼儿教师进行管理,将会促进学前教育师资队伍的提升,激励幼儿教师队伍的发展。

  尽管目前困难重重,但刘静对学前教育行业的前景表示乐观。前几日,温家宝总理关于加强学前教育的新闻让她很兴奋,她激动得号召行内的姐妹们去看重播。“国家重视了,我们学前教育的路应该会越走越顺了”。

  专题策划南方日报记者曾德军

  专题采写/摄影见习记者邓圣耀南方日报记者曾德军

[上一页] [1] [2]
(责任编辑:黄海)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