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国际消息 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23日发表包淳亮的文章,题为“认清五年大变局”。以下为文章摘要。
美国“纽约经济谘商理事会”(Conference Board)近日公布研究,称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中国大陆两年后就将超越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经济体。渣打银行也在这几天公布了最新研究,称十年内按照名义价格计算的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将成为世界第一。还不过两年前,中国“不无可能”在2040年赶超美国,还是国际舆论的主流意见,这个迷思现在似乎受到了愈来愈激烈的质疑。
一个月前,美国著名评论家、印裔的扎卡利亚,在《时代周刊》谈论中国的冲击时,不无犹豫地提及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弗格尔的一篇研究。
该研究指出,2040年时,中国的经济规模可能占世界的四成,达123兆(万亿)美元之巨。
当研究在2010年初发表于《外交政策》双月刊,人们似乎仍然未必惊醒;在该刊物的网页上,许多评论者认为诺贝尔奖闹笑话了,怎么会颁奖给写出如此昏聩荒诞文章的人。其实世界银行副行长林毅夫也曾有一篇刊登在《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的文章,认为到2030年中国经济规模将为美国的2.5倍,且一样受到人们的讥嘲。人们宁愿认为诺贝尔奖得主和世界银行副行长发疯了,也要继续坚持自己对中国的鄙夷。这个现象既非常有趣,也有太多值得深思的地方。
中国对美国的赶超态势,目前轮廓已经非常显明:能源与各种原物料的消耗,在过去几年中国都几乎已经是世界第一;主要工业部门的生产额,在过去数年也陆续超越美国,例如汽车,仅剩下最赚钱的少数研发、行销与高科技产业还处于追赶之中;以购买力平价(PPP)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GDP),依据不同的评估,中国将在2012到2015年之间超过美国;名义GDP则可能在2016到2018年之间,最迟不晚于2020年超过。
上述态势的关键变化就将在未来五年。由于工业部门向上游的资本与技术密集产业发展,中国的整体薪资也将水涨船高,在控制汇率的前提下,薪资可望持续两位数增幅。在汇率、物价与名义GDP增长的共同作用下,未来数年以美元计算的GDP成长率可望在15到20%之间,四年至六年即可翻番。
日本、香港、新加坡、台湾与韩国都曾经经历此一高速成长期。中国大陆在过去十年的人均从1000美元增长到4000美元,变化不可谓不大,但是当时基数尚低;未来五年的变化则将是人均从4000美元增长至1万美元以上。五年后人们将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国GDP超越美国的时间是“明年”、“后年”或者“大后年”。过去两年超越日本之际引起的讨论,将在更大规模、更深刻的意涵上重现。
2003年中国成为出口第三大国,现在则仅次于欧洲联盟,未来五年显然将成为无可置疑的世界贸易枢纽。这五年也将是人民币真正走向国际社会的关键时刻;在双边与多边的制度安排一一巩固后,人民币走出国门的脚步将愈来愈大、愈来愈快。
这五年中国若将资源投入公共设施、社会福利与基础教育,我们随后将看到中国大范围的地区会变得非常像是新加坡、香港或者日本,乃至尤有过之。对形势的清醒认识,将有助于人们筹措未来。
(责任编辑:马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