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广州1月17日电(记者肖思思)“十一五”(2006年至2010年)期间,广东居民期望寿命达到75.3岁,比“十五”期末提高0.51岁。在“十二五”期间,广东有望将居民期望寿命提高至76.3岁。
这是记者从17日召开的广东省卫生工作会议上了解到的。
广东省卫生厅厅长姚志彬介绍,在过去五年内,广东卫生资源配置日渐合理,医疗卫生网点覆盖城乡,居民就近享有医疗卫生服务更加便利。截至2010年底,广东省卫生机构1.65万个,医疗机构床位数29.6万张,卫生人员数55.3万人,后两者比“十五”末分别增长41.2%、51.5%。
据统计,至2010年,广东省通过统一实施药品阳光招标采购,实现采购总金额220亿元,平均降幅20%左右,减轻患者药费支出30多亿元。
2010年,广东省农村居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与率由“十五”期末的50.5%提高到99.2%。在经济欠发达地区,新农合筹资水平达到人均150元以上,珠三角地区200元以上,乡镇卫生院、县级医院、县外医院住院费用补偿比例分别达到70%、60%和45%以上,人均住院费用实际报销比例达43%,最高峰顶线达6万元以上。
姚志彬表示,到2015年,争取新农合人均筹资水平达到400元以上,进一步提高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使居民医疗费自付比例降到30%以下。
在广东省卫生部门“十二五”总体目标中提到,“到2015年,居民期望寿命力争达到76.3岁,婴儿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进一步降低。广东主要健康指标达到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珠三角地区卫生事业发展接近发达国家水平。”
(责任编辑:侯俊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