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8日,安徽芜湖县举行企业用工大型招聘会,265家企业提供就业岗位1.5万个,主要涉及机械设计、车工、钳工、纺织、化验、销售、财务等近百个工种,吸引了5万多名返乡农民工前往应聘。中新社发 张致荣 摄
春节刚过,从东南沿海向中西内陆,一场全国范围的“用工荒”问题引发了香港和海外华文媒体的关注。有报道称,“用工荒”实际上是一件促使中国经济良性发展、提高农民工人自身权利的大好事;“用工荒”蔓延至内陆,预示着中国无限供应廉价劳动力的时代已过。
香港《大公报》日前刊文《加薪不给力 用工还是难》。文章说,农民外出打工意愿下降,是造成企业用工难的另一个原因。权益缺失以及新生代农民工求职期望高、择业影响增大等也是用工难的原因。持续的、严峻的招工难,倒逼着政府和用人单位要转换劳动用工思路。劳动力成本上升促进企业改变用工方式,要取消歧视性的用工,要用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和文化留人。
文章说,七成用人单位提高了薪酬,政府也想尽办法帮企业缓解“招工”难,但依然不“给力”,用工难“积重难返”。
该报16日刊文引述曾建新教授的观点指出,中西南部争抢农民工现象,预示“用工荒”将不再是季节性问题。出现了“用工荒”,实际上是一件促使中国经济良性发展、提高农民工人自身权利的大好事。“用工荒”是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一种自我调节方式,是社会肌理的一种自我矫正的短暂之痛。随着时间的推移,用工越荒,企业对廉价劳动力的依存性就会越弱,迫使其转型。
新加坡《联合早报》16日刊文说,用工荒蔓延至内陆,预示着中国无限供应廉价劳动力的时代已过,人手短缺今后将长期存在,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迫在眉睫。面对用工荒,内陆城市的政府和企业都使出了浑身解数。除了在客流密集的火车站、汽车站等围追堵截,还把工作“送上门”,政府与企业下区县办招聘会,并开出优惠条件,高薪高福利的“待遇牌”、方便子女入学的“温情牌”乃至帮助家乡发展的“悲情牌”都用上。
文章引述专家的观点指出,用工荒的根本原因为中国经济发展过于依赖低端制造业,沿海和内陆企业用工缺口主要为从事一线生产工作的低学历、低技能普工,以致用工失衡。 (来源:中国新闻网)
(责任编辑:马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