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综合 > 法制日报

总结法治建设经验推动依法治国进程社科院法学所所长李林谈中国法治蓝皮书

来源:法制日报
2011年02月25日07:57
  本报记者万学忠

  2月24日,中国社科院法治蓝皮书对外发布。这是中国社科院法学所以法治蓝皮书的形式第九次发表中国法治发展年度报告。《法制日报》记者就法治蓝皮书以及中国法治发展的有关问题,采访了蓝皮书的主编、中国社科院法学所所长李林。

  记者:首先祝贺《中国法治发展报告(2011)》问世。请问,2010年中国的法治建设,您认为最值得关注的是哪个领域?为什么?

  李林:2010年,我国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这是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大事。首先,我国法律体系的形成,是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我国法治发展总体上实现了有法可依,以民主立法方式与时俱进地体现人民意志、维护人民利益,极大地保障和推动了中国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其次,这是改革开放以来基本路线方针政策法律化的重大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意味着中国坚持改革开放基本路线方针政策的方向不可改变。最后,我国法律体系的形成是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重要标志,是举国上下弘扬法治精神、传播法治文化、坚持和实行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取得的阶段性成果,也是坚定不移地加强民主法治建设、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新起点,是坚定不移地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法治国家新的里程碑。

  与此同时,2010年政府法治也取得了重大进展。政府管理更加透明。各级政府机关落实政府信息公开的实践不断创新,公开范围呈逐步扩大趋势。一些政府机关在政务网站公开行政权力清单,并利用博客、微博等拓宽信息公开的渠道,创新了政府信息公开的方式方法。特别是,预算信息公开取得了引人注目的突破。政府管理更加注重与公众的互动。各级政府机关积极探索公众参与特定行政管理活动的机制,主动加强与公众的交流互动,摒弃官话套话,力求把与公众的交流作为了解公众诉求、解决公众关心的实际问题的重要渠道。

  记者:我们注意到,蓝皮书的“国情调研”历年来都是最引人瞩目的,也是蓝皮书含金量最高的。请问,法学所作为一个法学研究机构,为什么如此重视国情调研?

  李林:国情调研是落实社科院作为党和国家思想库、智囊团作用的重要举措,是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切实转变学风文风,着力培养优秀科研人员,尤其是青年科研人员的重要抓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面临着加强法治建设、形成法律体系的迫切任务,为此移植了境外大量的法学理论和法律制度。随着我国各领域法律制度的不断完善,我们也发现,以往引入的一些法律制度脱离中国实际,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进而影响到法律实施的效果。尤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之后,需要进一步提高立法质量,不断完善我国的法律体系。这样,就必须加强对活生生的社会现实的了解,并基于对社会实际问题的准确把握,有针对性地提出立法对策建议。我们开展国情调研,就是要让我所的研究人员走出书斋,关注社会现实、关注公众需求,提高研究的问题意识和科研能力。法治蓝皮书的“法治国情调研”报告版块,以第一手的调研数据,对于一些法治发展中比较重要的问题,进行了深度反映,总结了有关领域法治发展取得的进步,分析了其中存在的立法空白、执法不严等问题,并对制度完善提出了对策性建议。

  记者:你们在策划“国情调研”的选题时,主要考虑哪些标准?

  李林:我们选择国情调研的题目比较慎重,一般会考虑这样几个因素:一、对法治建设的重要程度:优先选择当前我国法治建设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如公职人员财产监督法律机制调研。二、社会关注的程度:优先选择社会公众有较高关注度的问题,如此次的透明度调研及2009年发布的个人信息保护现状调研。三、与公众生活的密切程度:如此次的电视广告监管问题。

  记者:2010年的“国情调研”,从政府透明度、公职人员财产监督到刑事辩护状况、学术评价机制等,都是一些敏感话题。其中不仅涉及国家部委、地方政府,还涉及高校、研究机构和学术期刊,有关单位受到了点名批评,你们会不会承受压力?有没有顾虑?

  李林:通过阅读报告,可以发现,我们的国情调研都是建设性的,并非针对具体的部门、机构和个人,也不是为了揭某些部门、机构和个人的短处,而是希望用我们的视角和方法,通过客观的数据和严谨的论证,把法治建设某一方面存在的问题揭示出来,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推动某些法律制度的改革完善。

  记者:蓝皮书至今已经连续出版了9期。作为主编,您对中国近十年来的法治进程有何评价?

  李林:通过对每一年法治发展状况的总结分析,尤其是对一些持续性问题的跟踪关注,可以对近十年来我国法治发展形成一个总体的认识。我们可以看出,这十年来,无论是民主立法,还是依法行政、公正司法,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法律制度不断完善,法律体系终于形成;依法行政有序推进,政府管理透明度不断提高,法治政府建设不断加强;司法体制机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高效公正廉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日益完善,尊重和保障人权取得巨大进步。当然,也应该看到,在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切实加强宪法和法律实施、进一步完善我国法律体系、全面推动我国民主法治发展等方面,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这也正是我们法学理论工作者的使命所在。

  记者:法学所发布中国法治建设年度报告的初衷是什么?经过9年的实践,您认为是否实现了预定目的?从内容到体例,将来是否考虑进行大的调整?

  李林:我们编撰和出版法治蓝皮书,是希望由权威的专家学者,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和严谨科学的论证分析,总结我国法治建设经验,分析我国法治发展状况,关注我国法治发展的现实问题,指出未来的努力方向,进而推动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同时,也为国内外全面了解我国法治状况提供权威的文献资料。近年来,我们已出版了英文版的法治蓝皮书,产生了广泛的国际影响。在法治蓝皮书主创团队的努力下,法治蓝皮书已经在国内成为研究年度法治发展和热点法律问题的重要文献,是国外了解我国法治发展状况的重要窗口。

  未来,我们主创团队将根据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需要,根据我国民主法治建设不断发展进步的需要,根据全面实施国家“十二五”规划的需要,不断创新编写体例,更加客观全面地总结分析我国法治发展状况,尤其是将进一步加大法治国情调研报告的分量。来源法制网——法制日报)
(责任编辑:Newshoo)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