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结不事了”影响司法公正
北京高院院长池强表示,裁判稳定性得不到保证,会使社会处于不稳定状态
本报讯 (记者傅沙沙)“如果裁判稳定性不能保证,司法公平就不能体现。”昨日,北京高院院长池强在北京团全团会议上表示,不服判决的应通过司法途径解决,但对裁判不公的司法人员必须严肃惩处。
司法裁判不公须严肃惩处
司法公正中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是“案结不事了”,池强说,对判决不满的部分当事人往往通过诉讼程序之外的途径,试图推翻已生效的判决。他认为,如果裁判的稳定性得不到保证,司法的公平就不能体现,并使社会矛盾处于不稳定状态。对司法人员裁判不公,须严肃惩处。
建议司法救助防“空判”
当前,刑事案件中附带民事案件的当事人,由于刑事被告人大多不具有赔偿能力,导致受害人的赔偿无法得到实现。尤其是一些刑事附带民事赔偿的判决,民事赔偿部分实际上成为“空判”,就是因被告无力赔偿。对此,池强认为,应完善司法救助工作,把审判和救助分离。
池强说,司法救助体现的是国家对司法过程中特定的当事人的道义和补助。而司法审判则是司法机关代表国家判断是非、规范社会行为的做法。两者性质不同。而有司法机关直接行使司法救助,在职能上需要研究的地方。且从实际效果上看,直接开展救助容易引发个别当事人反复的缠诉缠访,因此建议国家考虑建立独立的国家司法救助补偿机制。
作者:傅沙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