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龙虾门爆发距今半年多 养殖户对市场表担忧(图)

来源:现代快报
2011年03月27日04:26
小龙虾诱人依旧,但泻湖病多少给这个产业投下了一些阴影 CFP图

龙虾已经成为盱眙最重要的名片 CFP图


南京人舍得龙虾吗? 资料图片
南京人舍得龙虾吗? 资料图片

  吃还是不吃?这是个问题

  龙虾重现市场了,自从去年“龙虾门”事件后,在泻湖病的阴影下,美味的龙虾一度消失于南京人的视野之中。虽然不少商家甚至打出“团吃”的诱人价格,以拉动龙虾的消费,但人们仍然担心:“到底能不能吃呢?”经过去年龙虾门事件后,南京有的饭店甚至转营其他产品,今年呢,南京还会出现满城尽吃小龙虾的红火场面吗?

  批发户:不能只做龙虾

  3月24日,星期四。喧嚣了一上午的惠民桥水产批发市场不再热闹了,但三三两两的龙虾贩子仍然在忙着称重交易,看得出生意还不错。茆福军背着手在市场上转悠着,时不时有虾贩热情地向他推荐。茆福军是乔氏龙虾批发配送中心的负责人之一,也是南京最大的龙虾批发户之一。

  惠民桥水产批发市场是南京乃至全国龙虾产业的晴雨表。这里集中了南京99%以上的龙虾。说起去年的龙虾门,茆福军很是无奈,“可真把我害惨了。”龙虾门后,茆福军没生意做,只能每天看书打发日子。现在他也在不断调整着想法,“今年我准备做点海鲜以及其他水产品,单做龙虾风险太大了。”

  市场:没人抢着要了

  龙虾的销售有明显的季节性,“其实很多南京人并不知道,头批龙虾早就上市了,正月初二,我就批发出去了十多斤,当时是45元一斤,酒店都抢着要,因为物以稀为贵嘛。如果算是大量上市,那么应该是2月28日,记得很清楚,那一天,批发量猛增,一天发了250斤。”

  茆福军说,跟去年相比,今年首批龙虾的销售总数略有下降,但他认为真正原因不是人们不敢吃,而是总体上市量就偏少,“今年龙虾的几个主要产地例如安徽、湖北都有旱情,所以那里的龙虾在市场上几乎看不到,现有的龙虾主要是湖南加上本地的龙虾为主。”

  尽管龙虾还在卖,龙虾上市的时间也和往年差不多,销量也没有明显下跌,但茆福军还是隐隐感觉出,市场仍然有一种担忧的气氛,“过去最好的时候,货没有到,价格都已经定好了,而下游贩子也是围着,货一到几乎都被分光了,尤其是五一前后,是一年里销售最旺的时候。今年气氛虽然还算正常,但是已经没有那种抢着要的氛围了。”

  星湖饭店:南京人舍不得龙虾

  星湖饭店,一家三星级酒店,在南京因龙虾而赫赫有名。星湖饭店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去年的龙虾门事件对酒店的影响确实比较大。受影响的不只星湖饭店这样的大饭店,一家小餐馆的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不准备做龙虾了,还是做做酸菜鱼之类的家常菜比较有市场。”

  尽管经历了一次寒冬,不过,星湖饭店负责人认为坏事也有好的方面,“至少整个龙虾产业规范了,好的酒店好的平台依然能确保食用龙虾的安全,一些小饭店已经转向经营其他项目,客户自然而然就会向别的地方聚集,至少南京人爱吃龙虾的习惯,不会因为一个龙虾门而改变的。”但为了能给酒店龙虾多上几道保险,星湖饭店在虾源上进行了详细管控,“这也算是龙虾门的影响之一吧”。

  与星湖饭店不同,龙宫大酒店走的是平民路线。该酒店总经理刘小龙告诉记者:“我在南京做龙虾有十个年头了,实在是很不舍不得这个生意。去年的龙虾门后,生意受到了很大影响。后来我也想过了,这也是件好事,至少许多兼做龙虾的小饭店退出了,想吃龙虾的人还得吃。”刘小龙笑着说:“我也问过一些老顾客,还敢不敢吃龙虾,他们说,你敢开店,我就敢吃。”

  龙虾粉丝:得慢慢适应

  去年的龙虾门至今,泻湖病的真凶始终没有查明,洗虾粉曾被认为是最大的元凶,却被专家否认,后来又有新的说法,说是与抗生素残留有关,但也没有得到证实。龙虾批发商杨云告诉记者,洗虾粉确实存在,但使用者基本都是下游的小贩子或者小食店。“上游和中间商一般不太可能有,他们没必要做手脚。作为大批发户,我也不会用洗虾粉,那样太费事了。倒是饭店有可能用,因为毕竟人们吃虾子,看个卖相。”杨云说:“其实我们并不担心洗虾粉,洗虾粉的存在不是一天两天了,要出事早出事了。”杨云最担心的,是如何消除人们的恐惧感。杨云他们都知道,只要再出点事,对整个龙虾产业的打击可能是毁灭性的。

  上海的林先生是南京龙虾的忠实粉丝,每年受客户的邀请,总要来南京猛吃一次,吃完后还要带一份回家。“这个习惯已经有三年了,总感觉吃不够,上海也有小龙虾,但口味总比不过南京。”马上又要到客户邀请的时间,这次客户问林先生吃点啥,他有点犯难了,最后想出了个办法,不要光吃龙虾了,其他菜也点一些。他笑着说:“要知道,以前一顿可全都吃龙虾,吃到饱为止,最高纪录是一顿吃了50个。今年肯定吃不了那么多了。嘴巴很馋,预防也要。”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大多数龙虾的“粉丝们”,并不是十分忌讳吃龙虾的,但心理上需要一个慢慢适应的过程。一名做龙虾生意的行家笑着说:“商家和消费者的心理现在都很微妙,大家都在一步步试探这个市场的反应。如果不再出事情,那么市场会很快复苏。”

  快报记者 刘峻

[上一页] [1] [2]
(责任编辑:UN008)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