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2011年清明节 > 2011年清明节最新消息

清明,和孩子聊聊生老病死

来源:大众网
2011年04月01日16:24

  清明,和孩子聊聊生老病死

  和孩子谈谈祖先那些事

  调查显示,在西方节日影响下成长起来的孩子,对传统节日正日渐失去兴趣。实际上,对孩子来说,各种传统节日的庆典本身就是非常重要的教育。如果孩子们能自己动手来准备,积极参与庆祝节日等活动,不但能培养孩子对时间规律和自然变化的感受能力,建立起对各种传统文化的感性认识,还能通过动手准备庆典活动,培养孩子们的创造能力。同时,可以通过节日的活动,增强爸爸妈妈和孩子之间的合作和理解。

  而现在,很多孩子虽然知道清明节,但对清明节的由来和日期却不甚了解。所以,在清明节来到之前,妈妈不妨先和孩子聊聊,那些和清明有关、有趣的故事和习俗。首先,你可以告诉孩子,清明是我国24节气之一。因为24个节气反映了一年四季中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所以在古代,农民伯伯会根据节气安排自己的农事活动。此外,因为清明一般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阳历)之间,正是万物复苏、百花盛开的时候,所以古代的人们,很早就有清明踏青,开展各种有趣的体育活动的习俗;因此,清明节还有一个名字——踏青节。当然,清明可不仅仅是家人外出游玩这么简单。清明还是我们缅怀先人、祭奠祖先的重要节日。过去,每逢清明,古人都会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去亲人墓前祭拜。祭拜后,在坟上培上新土,并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吃掉酒食回家。

  玩玩传统游戏,种点花花草草

  清明节除了祭奠祖先,还有很多适合孩子的传统游戏,比如荡秋千,就是古代清明节习俗。古时的秋千很简单,用树桠枝做个架子,再拴上彩带就是一架秋千了。所以,清明节,爸爸妈妈还可以给孩子自制一架简单的秋千,外出踏青时带上。放风筝也是清明时节的传统活动。古时候,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风筝。而且,晚上放风筝时,会在风筝下或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像闪烁的明星。古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还会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希望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此外,在24个节气中,清明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所以老早就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这个时候,也正是爸爸妈妈和孩子一起种花养草的最佳季节。而孩子在参与种植、照料花草等小生命的过程中,会加强他们对自然的认识。如果爸爸妈妈能够教育孩子像对待朋友那样来热爱树木、花草和昆虫等,孩子对生命和自然的爱会增强并植根于心中,并形成一种相互同情相互依赖的情感和责任感。在这种情感和责任感的支配下,孩子会逐渐跟自然融合为一体,从而更好地寻找生命存在的意义。

  根据孩子的年龄段聊“死亡”

  在祭奠亲人或祖先时,孩子可能会问到和死亡有关的敏感话题。那么,爸爸妈妈也不要刻意回避这样的话题,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段、接受能力,适当地跟孩子聊聊。心理学研究发现,儿童对死亡的了解分为三个时期:3-5岁的孩子觉得死亡就像睡觉或旅行一样,是一个可逆的过程;5-9岁的孩子已经能够接受死亡的观念,但不知道死亡会发生在每一个人或自己的身上;而9岁以上的孩子已经知道死亡无法避免,甚至会发生在自己的身上。所以,在跟孩子聊死亡等生命教育的话题时,要特别注意孩子的年龄、心理特征。

  教育家米勒提出,父母要允许孩子们观看一些腐烂的蔬菜或者水果,这是帮助孩子理解生命体死亡的一种好的途径,可以借此消除幼儿对死亡的猜测和由此带来的恐惧。在美国,幼儿园教师便会把腐烂的植物放在密封的塑料袋里,在教室里摆上几天,并引导孩子们每天观察其变化并做记录,并在讨论中强调自然规律和自然的发展过程。其次,孩子在饲养宠物时,也能从宠物的生老病死中,体会到生命的过程及其珍贵。要注意的是,和7岁之前的孩子聊死亡,需要带有更多梦幻、神话的色彩,这样可以给予孩子更多美好的想象空间,更好地建立孩子的安全感,为日后正确认识和对待生命打下坚实的基础。

  

(责任编辑:UN912)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