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中国社会底线难寻 官员贪少点民众就已很满意

来源:新华网
2011年04月20日11:52

  印度:信仰令他们坚守底线

  当听说我准备把这段遭遇写成新闻发表在当地报纸上后,男子的行为马上有所收敛,他担心恶行被曝光后遭到神的谴责而影响来世的运气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唐璐发自北京 印度是一个贫富差距异常悬殊的地方,在摩天大楼、高档公寓以及圣殿寺庙旁,经常会有不少乞丐。我还记得第一次在寺庙前看见成群结队伸着手乞讨的盲人、肢体不全者、以及麻风病患者,当时从乞丐身边走过的无论是身着考究西服的印度绅士或者神态优雅的印度妇女,居然个个熟视无睹般相当平静。

  后来,这样的情形见多也就不再言怪。印度人相信因果报应“业”(karma),在他们看来,人都是在现世、前世和来世这三个世界中流转来回,善行有善果,恶行有恶果,前世的行为决定这一生的命运,而这辈子的行为决定来生的运气。因此印度即便经常有种姓和宗教仇杀的案例,但很少会出现穷人眼红富人钱财而出现邪念的杀人事件。因果报应的印度教思想已经统治印度超过两千年,每当自己生活发生不幸,印度人总能找到合理的解释:“这是我的报应。”

  2004年底,印度洋大海啸之后的第四天,我前往当时在印度遭受灾难最严重的渔村,有个被海啸洗劫一空的渔民一直以他那灿烂的微笑告诉采访者,“尽管我家所有人都遇难,但神让我留了下来,下辈子我一定会很有运气。”

  印度人不仅相信因果报应,还非常尊重这一生的“法”(dharma)。通俗地说,“法”就是“根据你的出身,还有人生的阶段,做你应该做的事情”。如果不遵循这个“法”,来世会更加悲惨。印度的传统价值观大多被记载于宗教著作中,其中包括慷慨无私、诚实、尊重长辈、不伤害其他生灵。而《瑜伽经》则更为明确地记载了印度教基本伦理要素:非暴力,不伤害;诚实;不偷盗;贞洁,纯正的生活;不贪婪,不占用财物。

  记得在印度和朋友聊天时,经常会被问及宗教信仰问题。一日,当告诉朋友贾耶什自己并不信教后,他表示非常难以理解。“那你怎么保证自己不做坏事呢?我们印度人就是因为多数都信奉宗教,因此,有邪念和干坏事的几率比较少,因为一旦做坏事就是在亵渎神灵,一定会遭到惩罚……”

  话虽然是这样说,实际上“有邪念”的印度人还是大有人在。例如有一回在宗教圣地瓦伦纳西恒河上偶遇一位印度男子,这位年轻人假扮成警察登上我所乘坐的船只敲诈勒索。不过,当听说我准备把这段遭遇写成新闻发表在当地报纸上后,这位男子的行为马上有所收敛,他担心自己恶行被曝光后遭到神的谴责而影响来世的运气。

  随着印度经济的日益开放,传统宗教价值也受到越来越严重的冲击。早在1997年,印度时任总统纳拉亚南就在为印度回归宗教伦理传统而呼唤:“印度文明曾经有独特的荣耀向世界展示,人不仅仅靠面包而生存。文化、道德以及精神的价值过去一直是我们社会的中心支柱。现在有很多迹象表明,我们公众生活中的这一道德和精神基本结构正在被宗族主义、种姓制度的观念削弱,暴力和腐败正败坏着今天的印度社会。”

  如今,尽管仍有很多印度人保持着宗教伦理传统,但腐败这个毒瘤在印度似乎发展得比十几年前更为严重。今年4月初,印度社会活动家安纳·哈扎雷在新德里进行非暴力的公开绝食抗议,要求政府制定更严格的反腐败法。哈扎雷长达97小时的绝食在全印各阶层,特别是中产阶级和年轻一代中间引发高度共鸣。不少年轻人表示,“75岁高龄的哈扎雷是在用自己的心灵和躯体呼唤整个印度社会的良知,他希望印度年轻一代有一个美好的明天。”(作者系本报前驻新德里记者)

[上一页] [1] [2] [3] [4]
(责任编辑:UN111)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