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首都大学生近几年转变择业观 积极投身基层建设

来源:新华网
2011年05月04日18:23

  新华网北京5月4日电 (记者李江涛)首都大学生近几年转变择业观,越来越多的毕业生把赴西部和基层就业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积极投身基层建设成为他们的无悔选择。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09届硕士毕业生夏海亮,毕业时放弃在京工作机会,主动申请到黑龙江大庆市农村工作,当了一名大学生“村官”。身边的人都说,为带领全村百姓致富,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梦想,夏海亮付出的不仅是自己的时间和精力,而是自己的全部情感和整个生活。

  夏海亮在总结自己的人生经历时说:“不管处在什么样的环境中,只要能坚守自己的信仰、保持一颗积极上进的心,人生就会越奋斗越充实。我坚信,只要有信仰、有毅力,不管处在什么样的岗位上都注定会有不平凡的人生!”

  新疆维吾尔族小伙子艾里肯江·阿布来提2003年考入清华大学土木建管系学习。2009年夏天,硕士毕业的他自愿放弃留在发达地区大城市工作的机会,选择回家乡工作,到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从最基层工作干起。他说:“做出去西部的选择不需要什么豪言壮语,需要说服的只有你自己,更准确地说,是要战胜那个追求浮华与安逸的心灵。”

  今年夏天即将毕业的清华大学热能系研究生沈国章放弃留在大城市就业的机会,自愿去广西基层工作。他说:“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百年校庆大会上对青年提出了殷切希望,我很受鼓舞,也坚定了自己投身基层建设的决心。青年只要能勇敢地走进基层,就一定能发挥大作用。我会按照总书记希望的那样,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在基层一线砥砺品质,努力在服务祖国和人民的征程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据记者了解,首都各高校近年来积极倡导和鼓励毕业生到西部、基层和国家重要行业与领域就业。比如,清华大学结合专业学习开展“起航:我伴祖国共辉煌”“科学发展、成才报国”等系列主题教育活动,通过理论学习、报告座谈、走访交流等方式,在校园中唱响“拥护党、拥护社会主义、服务祖国、服务人民”的主旋律。此外,各学校还通过为到西部、基层、重点单位就业的毕业生举行隆重的欢送仪式,邀请优秀校友做报告,进行典型毕业生访谈等,营造出积极、健康的大学就业文化。

  近几年,选择京外和基层单位就业的首都高校毕业生逐年增多。在清华,从2006年至2010年的五年间,毕业生去京外就业比例提高了10%;2011年将有超过一半的毕业生去京外和基层单位就业。在中国人民大学,赴西部就业的人数已由几年前的不足50人增长到2010年的300余人。

  作者:李江涛

(责任编辑:UN008)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