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际先驱导报》专区

辛亥上下三百年——中国与世界

作者:章开沅 谢来 杨梅菊 邓媛
2011年10月08日15:29

  中国与世界·2011:关键词

  【作者】杜平 凤凰卫视特约评论员

  【专家简介】

  杜平,上海外国语大学毕业。曾担任中国国际广播电台驻欧盟和北约首席记者,1995年起供职于《联合早报》。2010年起担任凤凰卫视特约评论员。曾获首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首届“全国百佳新闻工作者”称号。

  《国际先驱导报》文章 站在2011年的时间节点,我们会发现,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六十余年尤其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间,中国走向世界的脚步从来没有如此迅速。当全球化让地球成为一个村落的时候,中国与世界也正变得密不可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而展望未来的100年,人们也有理由相信:明天会更好。

  【新中国】

  62年前的10月1日,天空下了点小雨,之后晴空万里。当天下午3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天安门广场举行开国大典。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最终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在历经一百多年的分裂、割据、混战后,中国终于以一个全新的、统一的国家形象亮相于世界。

  没有国家独立、主权独立,就谈不上国家建设。新中国的成立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方向,结束了旧中国失败、屈辱和黑暗的历史,为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开启了历史新纪元。

  【两弹一星】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三年后,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升空。在当时国内经济条件、技术工作条件极为艰苦的情况下,中国取得的“两弹一星”成就,震惊世界。

  “两弹一星”的成功令美国和苏联不得不承认中国的地位和影响力,这一事件在中国崛起历程中具有现实和象征意义。在一定程度上,为后来的外交奠定了一定基础:联合国五个常任理事国都是核大国,这是中国回归联合国安理会的有利条件之一。

  【改革开放】

  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全会作出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并富有远见地提出了对党和国家各个方面的工作进行改革的任务。会议还审查和解决了党的历史上一批重大冤假错案和一些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以此为起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画卷逐步展开。

  实际上从邓小平1977年第三次上台开始,新的治国方向便逐步清晰化。中国开始摆脱过去的治国方式,国家的命运随即发生改变。可以说,从1949年到1976年,中国树立了一个赢得多数国家尊重的、乃至敌人都尊重的大国形象。1977年开始真正现代意义上的崛起,不只是对自己国家发展方向的变化,对世界的态度也在逐步变化。从此以后,发展的思路是开放,是向西方学习,而过去,对西方是一味排斥。

  【经济特区】

  “经济特区”一词,1979年由中国首先提出,并在深圳实施。按其实质,经济特区也是世界自由港区的主要形式之一。特区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灵活的经济措施和特殊的经济管理体制,并坚持以外向型经济为发展目标。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经济特区”得到进一步推广:1980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广东、福建两省会议纪要》,正式将这两省的“出口特区”改名为“经济特区”;199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同意上海市加快浦东地区的开发,在浦东实行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某些经济特区的政策。

  “经济特区”的建立实际上是一个自我妥协的过程。在当时的环境里,在全国进行这样的尝试非常困难。所以在巨大的传统阻力下,先进行试点,然后说服更多的人相信这条路是对的,达到自我说服。“经济特区”不仅是一个经济概念上的经济特区,实质上是政治上思维理念上的概念。是自我革新,自我说服。

  【港澳回归】

  1982年,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从北京“铩羽而归”,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开始进入倒计时。

  1997年7月1日,中英两国政府举行香港政权交接仪式,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两年后,1999年12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成立。香港、澳门,拉开了中国“一国两制”的实践序幕。

  港澳回归也是在象征意义上的中国崛起。只有中国崛起以后,有这样的实力,外交上才能顺利实现这样的目标。港澳回归令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屈辱历史彻底翻过。不过,港澳回归给中国崛起会带来多大积极意义,将来还会有更多认识。

  【WTO】

  经过数年谈判,2001年11月10日,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的世界贸易组织第四届部长级会议终于通过了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决定。是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成为世贸组织成员。

  加入世贸是中国开放的一面,关键的一步,标志着中国从此融入世界经济。现在中国大规模的出口和大量的外汇储备,没有加入WTO就做不到。另外一面,中国怎么接受外部的规则,并用这些规则为自己服务、维护自己的利益?这对中国也是一个挑战。

  【北京奥运会】

  2008年8月8日,北京奥运会拉开帷幕,这是中国第一次举办奥运会。两年后,上海市成功举办了世界博览会。

  从中国人的角度考虑,奥运会和世博会都是一个窗口,展现了民族自豪感。它们都是中国崛起的结果,是中国展示软实力的国际平台。

  【世界第二】

  2011年初,日本公布2010年名义GDP为54742亿美元,比中国少4044亿美元,中国GDP超日本正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而此前,2008年美国金融海啸后,中国在应对危机中发挥的作用就越来越受到外界关注。金融危机之后,中国实行大的经济刺激政策,在全球性的经济危机中屹立不倒。今年欧美债务危机中,欧美人不自觉地再次将眼光投到中国,希望中国“帮助”他们。

  在历史上,欧美经济危机,只有欧美人才有可能重新思考国际秩序,制定国际秩序。2009年伦敦20国峰会,中国参与了国际金融方面的规则制定,作为世界经济秩序的主导者之一。中国加入了20国集团,成为其中很重要的力量,这是中国崛起非常重要的标志。当然也是过去几十年积累的结果所导致,这个事件本身说明了一点,在全球经济动荡中,中国不仅能自保,还能成为带动欧美经济的引擎。

  【航母】

  从“小米加步枪”到第一艘航母,中国军事现代化建设的速度和效率举世惊叹。迄今,解放军武器装备建设已实现了结构上简单到复杂、性能上低级到高级、组合上单一到系统、体制上繁冗到统一的目标,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机械化与信息化复合发展的武器装备体系,某些领域跻身世界先进行列。

  今年8月10日,中国第一艘航母“瓦良格”号首次试航,成为中国军事现代化过程中又一个代表事件。

  中国航母和其背后的中国国防力量发展是中国“硬实力”的集中体现。中国在国家安全方面,在防御能力方面,正逐步缩小与美国的差距。

  【十二五规划】

  从2011年到2015年,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正在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绘就的宏图中前行。“十二五”规划中提出:未来五年中国将开启经济与社会的双重转型,以转变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为主线,部署中国经济社会从外需向内需、从高碳向低碳,从强国向富民的三大转型。

  这是中国改革开放以后新的发展方向。过去三十年,主要依赖对外出口,外向型经济,虽然为国家实力增加很多,但是不完整的。最有实力的国家,不仅自己要出口,还要成为别人所依赖的市场。未来若扩大内需、中西部发展起来,经济转型成功的话,将是中国另一次飞跃。

  改革开放以来的政策目前已经走到瓶颈,发展的空间不是很大。所以持续性发展还是要从内部做起。一方面,从经济实际来讲,稳固自己本身的市场,使自己的市场成为全球市场的中心;另一方面要落实到“人”,贫富差距减少,使更多的人富裕起来、生活改善。“十二五”规划的目标说明:经济转型的目的不仅是经济,还要改善人民福利,民生。(本报记者 邓媛 采访/整理)

  《国际先驱导报》法律声明:本报记者及特约撰稿人授权本报声明:本报所刊其撰写的稿件和提供的图片,未经本报许可,不得转载、摘编(有需转载者请致电至010—63073377或发邮件至ihl-market@vip.sina.com)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责任编辑:徐秀菊)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