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南方人物周刊专区

张木生:再举新民主主义大旗

2011年10月28日15:53
来源:南方人物周刊 作者:张欢

  张木生:再举新民主主义大旗

  他承认当下社会矛盾重重,侃侃而谈一些敏感而备受关注的现象,“新民主主义论”背后政治权力的若隐若现让外界捉摸不透。

  本刊记者 张欢 发自北京

张木生(姜晓明)
张木生(姜晓明)

  1976年9月9日,内蒙古商业学校青年教师张木生和夫人正在旅行结婚旅途中,他们从北京出发,在天津听到了毛泽东去世的消息。和大多数中国人不同,张木生欣喜若狂,他拒绝了天津市委政研室主任在家庆祝的提议,坚持要去外面餐馆,并点了一瓶酒。在服务员的厉声提醒下,他的庆祝活动才作罢。

  张木生用唐朝诗人杜甫的名句来形容当时心情:“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真高兴啊,一个时代结束了!”

  在某种程度上,张木生是毛时代的牺牲品。1948年出生的张和很多同龄人一样,都经历了下乡插队,他还因写过一篇质疑毛农村政策的文章被关进监狱。他的父亲李应吉曾是董必武和周恩来的秘书、华润公司创始人,时任对外经贸委副主任,在“文革”中被批斗致死。

  从高干子弟到监狱囚徒,毛在他的心中已不再扮演神的角色。

  35年后,张木生坐在国税总局的办公室里,侃侃而谈新民主主义是现阶段中国唯一可走的方向,毛在他在心里又成为一个时代伟人。

  在他新书《改造我们的文化历史观》的发布会上,解放军总后勤部政委刘源上将(刘少奇之子)率领5名将军捧场,并宣称“使大劲”推荐,杨帆、胡舒立、吴思等各路人马亦亲临会场。刘源亲自为张木生作序。

  发布会之后,张木生的诸多言论开始令外界侧目:

  现在不光是官僚和资本相结合,奸商搭台、贪官唱戏的问题,还有执政产业化、权力资本化、政权黑社会化的问题,多尖锐呀。

  权贵能成为主义吗?它有能力成为主义吗?权贵打的是什么牌子?这很明显,它本身成不了主义,它不能成为一种独立的力量。它要借人家的牌子吃饭。我们现在是搞了一个“混沌”,这个“混沌”一定要凿破。

  下定决心,排除万难,绝不作为不可持续,我们现在是抱着定时炸弹击鼓传花,但是新一代的党中央集体领导,不会允许这种状况继续下去。

  历史学家钱穆先生指出,中国政治不外乎是人事与制度。张木生的言论既有对党内高层人事的评点,亦有对中国未来走向的宏论。他和一些党内高层尤其是“红二代”的交往不时被传播,相当数量的高级党政干部邀请他私下对谈。对于这些情况,他并不隐瞒,也不做解释,只是说任何谈话都和未来的领导人无关,这是最近《联合早报》报道的。

  张木生成为今年思想界的一个奇特现象:他承认当下社会矛盾重重,侃侃而谈一些敏感而备受关注的现象,言论背后政治权力的若隐若现让外界捉摸不透。他从《中国税务》杂志社社长的位置退下来,以布衣之身纵论天下大势,却没受到任何限制。

  他并不觉得这有什么不妥,在他看来,“新民主主义论”是当今社会所能取得的最大公约数,左中右都能认同,而且是中国共产党自身的宝贝理论,既是本土的,又是国际的,历史证明是行之有效的唯一路径——“从战争年代到建设时期,包括改革开放至今,我们凡是用新民主主义为指导,就胜利成功,而没有真正遵循的,或犯错误,或走弯路,都出了问题。”

  张木生把自己的理论总结为三条:“第一,超越左右,逢右必左,逢左必右。第二,不争论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现在是该把很多问题说清楚的时候了。第三,我们现在的需求和80年代一样。”

  所有的这一切又是为了同一个目标——重塑共产党的合法性。

[1] [2] [3] [4] [下一页]
(责任编辑:徐秀菊)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