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执法人员现场查获勾兑玻璃水 |
![]() |
一心只想发财的王明做起了违法生意 |
三种水勾兑成防冻玻璃水 成本0.5元 -8℃就上冻
发财路径
今年55岁的王明既精明又能干,但在黑龙江绥化老家一直没赚着大钱。10年前,王明来到沈阳闯世界。“我干过十几种工作,推销、传销、拉保险,甚至贴过小招贴,但都挣不到大钱。”今年8月初,他被第26个老板辞退后,干起了勾兑玻璃水的违法勾当,3个月的时间内,获利10多万元。
研究 勾兑防冻玻璃水
今年8月的一天,老王站在路边打零工。等活儿时,听人说能用工业甲醇和水勾兑防冻玻璃水,不仅成本低,而且还能卖上价儿。
“这个来钱道儿不错,没啥技术含量,只要肯吃苦就行,这是让我发财的最后机会!”老王一拍大腿,造假工厂立马建成。
老王真是苦心钻研,买来了工业甲醇,再兑上水,但是两者掺在一起后颜色不对,要知道,防冻玻璃水是蓝色的,他马上上网请教。一“同行”网友建议:买点儿食用色素勾兑,实在不行就用蓝色钢笔水。一周后,山寨玻璃水“研发”成功,与市面上卖的防冻玻璃水看起来一模一样。
生产 全家一起造“名牌”
王明在于洪北李官租了处平房,又把老家的儿子、儿媳都叫到沈阳造假,连儿媳的姐姐也被紧急召到沈阳。老王是厂长,又是技术员,负责生产和销售,儿媳的姐姐负责装瓶,儿子、儿媳负责送货。
为了打造“名牌”,老王买来大批塑料瓶,给产品起了“露安特”和“明星”两个牌子,还编个“(中韩合资)北京市小绵羊汽车用品研究所”厂址,玻璃水的冰点自定为“-35℃”和“-40℃”两种。就这样,王明指挥全家人造假。
老王的厂房包括三间平房外加一个大院,平房东侧用铁皮搭建一个不足4平方米大小的空间,这就是“加工车间”。车间内,一个容积3吨的白色大桶是勾兑防冻玻璃水用的,旁边摆着20多个蓝色小桶,里面装满了酒精,每个重达150公斤。他们将工业酒精倒进白色大桶,兑上水和食用色素,勾兑成玻璃水的颜色后,再通过大塑料管输入平房内的银色大桶,在那里装瓶、贴商标。
销售 前来批发者众多
这种勾兑玻璃水,都卖到哪儿去了?
王明告诉记者:“我用1吨水和150公斤酒精能勾兑出40箱(每箱12瓶)防冻玻璃水。每箱成本6元左右,批发价30元左右。也就是说,成本5角钱一瓶,批发2.5元左右,等到了市民手里,就变成了10多元一瓶。我每天批发30-50箱,一天能赚一两千元。从8月至今,挣了10多万元吧。”
王明说,因为价格低廉、“外形逼真”,前来批发者众多。“都卖给沈阳各大汽配行、修车行、洗车行了。我觉得玻璃水不是食品,危害不大,再说买的人都有车,都是有钱人,从他们手里赚点儿小钱,不容易遭人恨。”
检测 -8℃玻璃水上冻
据权威部门检测,王明生产的防冻玻璃水的冰点仅有-8℃,与其标注的“-35℃”和“-40℃”相差很远。也就是说,沈阳的冬天,你使用他的防冻玻璃水,保证能冻上!沈阳的冬天天寒地冻,玻璃水结成冰,冻坏机动车水壶和喷水管不说,就是喷在玻璃上,也会结霜,遮挡司机视线。
10月29日,就在王明摩拳擦掌想要扩大生产规模时,民警找上了门。于洪区黄海派出所民警到北李官平房区清查流动人口,发现一间小屋正向外运货,他们冲进屋内,将正在造假的老王堵个正着,现场扣压假冒防冻玻璃水成品5000多瓶。
目前,王明已被刑事拘留,案件正在进一步审理中。本报首席记者 崔平 实习生 薛晰元 摄影 孙海
读报帮助
劣质玻璃水危害大
所谓“玻璃水”,就是汽车挡风玻璃清洗液的俗称,属于汽车使用中的易耗品。优质玻璃水主要由水、酒精、乙二醇、缓蚀剂及多种表面活性剂组成,具有去污、防冻、抗静电、防腐蚀等功能,对提高驾车安全有着重要作用。
劣质玻璃水多数是用水和酒精等勾兑而成,不仅损害汽车漆面光泽度、橡胶条的硬度,严重的还会引起橡胶件或其他塑料件产生色差。玻璃水挥发的气味会沿着汽车空调的通风管道进入到驾驶室内,劣质玻璃水挥发的气体是有害的,会成为危害车主健康的隐形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