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企出海并购“百年一遇”机会来临
虽然欧债危机继续肆虐,但对于中国企业来说,危机也意味着机遇。“在德国、日本等一些国家,已经出现大量由卖方发起的并购交易,而且大部分是来自中国企业亟待升级的制造业。”沃特(中国)财务集团首席执行官张志浩用了“百年一遇”来形容目前的海外并购会。出于转型和企业战略的考虑,再加上人民币对外升值,对内贬值带来的压力,中国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最有条件成为全球跨国并购中主要的商业力量之一。
新一轮并购潮已涌起
“现在是中国企业进入海外进行战略布局、战略收购‘百年一遇’的机会。”在张志浩看来,现在的经济环境已经为中国企业出海创造了极佳的条件。“首先,全球化的产业转移,已经进行了很长时间,可以说已经到了巅峰状态。其次,由于金融危机,美国和欧洲很多产业处于资金链相当紧张的状况,蕴藏着很多由卖方启动的并购机会。”不过,张志浩也坦言,中国企业在过去三年已经错失了很多海外并购的一手机会。
“以汽车行业为例,2008年美国底特律三大汽车巨头面临崩溃,其实围绕汽车产业链,比整车业更严峻的是汽配产业,很多汽配企业的资金链断裂、倒闭。”在张志浩看来,中国是全球的汽车产销量大国,但关键零部件和关键技术依然存在巨大缺口,中国企业也错失了那一轮的收购机会。“结果美国的一些汽配企业,被私募基金接盘,这些私募基金是财务投资,等市场好转就要出手的。而现在我担心的是,在错过第一手收购后,我们的企业有没有能力介入第二手收购。”
99%中企靠自身难升级
面对海外的机会,中国企业自身遭遇的转型压力也是新一轮出海并购潮涌起的关键因素。在人民币持续对外升值,对内贬值的趋势之下,以加工贸易型为主的中国企业核心竞争力亟待提升,而在未来三至五年内,这种局面会更加严峻。
“政府提倡产业升级,是从产业格局上说的,但微观到企业本身,如果我本身做服装,你让我转行做新能源,会有很大风险。因此,企业升级转型的关键是提升自己的竞争力核心,否则很多中国企业将要被淘汰出局。”在张志浩看来,管理、技术以及品牌是中国企业最需要提高的,但在后两个方面,99%的中国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无法依靠自身资源完成升级换代。“去海外并购,对中国企业来说,是解决技术和品牌问题的一条捷径,但从各方披露的数据来看,却很少有企业去做。”
据普华永道公布的数据,2011年上半年中国企业共发生境外并购交易107宗,虽然数字创下新高,但与中国目前的经济体量依然无法对等。此外,并购案的主体依然以国企及大型民企为主,中国中小型民企的身影依然难见。“实际上对中国民营经济最有帮助的,是金额5000万美元到5亿美元规模的收购。”
德日制造业有收购机会
“在行业方面,跟中国匹配度最高的是制造业,德国、日本的制造业最强,他们所有的,正是我们最需要的。”据张志浩透露,以沃特(中国)财务集团目前参与的并购案来说,制造业依然是中国企业最主要的并购行业。
“以德国为例,德国有几万家家族制造企业,目前这些企业大多已传承至第三代、第四代,家族与企业之间的感情已经淡化,大多由职业经理人管理。按照我们的经验,与家族企业第一代、第二代谈判很困难,这已不仅是钱的问题。而现在与家族股东谈判则很简单,容易达成协议。”在张志浩看来,一方面是德国企业有出售的意愿,另一方面德国制造业的技术水平与中国是一个很好的互补。除制造业之外,新能源、医疗医药、消费品牌类、资源类也是热门的并购行业。
除德国外,机会也出现在日本。“日本现在有很多类似的企业计划出售。例如最近我们得知日本一个著名电器的品牌,股东想退出,这也是一个机会。”
对话
中国企业仍缺乏准备
笔者:经历了金融危机,虽然很多声音都在说,海外有很多机会,但这些机会真的适合中国企业吗?
张志浩:举个例子,我们不久前刚刚得到一个消息,欧洲有一个知名内衣品牌正在出售,其市场覆盖了部分西欧国家和所有的东欧国家,总部在奥地利,是净税后在700万-800万欧元的一家中小型企业。这次竞标的价格在4000万-7000万欧元,只相当于6倍-7倍市盈率,在国内做私募股权都拿不到这个价格。这个企业对中国的服装加工企业来说,能产生的横向和纵向协同效益不言而喻。但我们把这个消息传递给国内一些潜在的买家和海外私募基金后,私募基金收到消息当天就进行了反馈,而企业则没有一家有反应,如今我们已经帮助私募基金参与了竞标。
笔者:中国企业曾经有过几次海外并购潮,有成功也有失败,海外并购的风险让企业家裹足不前,您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张志浩:我完全理解这种心情,我甚至还鼓励企业要有这种畏惧感,但畏惧不代表不去尝试。我并不希望每家企业都马上出海收购,但企业家要去尝试、探索、接触,去了解海外并购。比如,你可以了解并购时需要哪些程序、怎么操作。但现在很多企业家不愿意去学习,即使有一些思考,也只停留在“哦,这个机会不错”的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