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际先驱导报》专区 > 最新文章

缅甸剧变引西方认可 中国企业在缅面临两难处境

2011年12月05日11:57
来源:新华网
美国瞅上了缅甸的战略地位和丰富资源,缅甸也想在自身改革中得到更多西方认可。图为11月19日东亚峰会上的缅甸总统吴登盛与美国总统奥巴马。路透社
  美国瞅上了缅甸的战略地位和丰富资源,缅甸也想在自身改革中得到更多西方认可。图为11月19日东亚峰会上的缅甸总统吴登盛与美国总统奥巴马。路透社

  美缅或陷“战略错位”

  假如要正确认识缅甸的新变化,那么不能不涉及到密松电站项目被叫停事件(中方企业计划耗资36亿美元,今年9月被缅甸新政府宣布搁置)。因为许多评论、许多猜测、许多误解,也都是因此而起的。

  在密松事件后,缅甸官方媒体连日发表署名文章,强调中缅关系不会因此而受到影响。缅甸领导人也在不同场合表达缅甸政府重视缅中睦邻友好关系。

  11月25日,人民院议长吴瑞曼在议会结束会期时对媒体说,缅甸希望与美国发展正常关系,但强调说:“如果缅甸与美国的关系改善,并没有理由相信缅甸与中国的关系会恶化。”

  然而,缅方又有相反的信息发出。缅甸总统办公厅一处长11月16日在《华盛顿邮报》上发表题为《缅甸和华盛顿在东南亚的新的战略选择》的署名文章说:“西方必须认识到,在当今的地缘政治格局中,考虑到中国的崛起,西方需要缅甸。美国和其他国家在此关键时刻必须帮助缅甸联系外面世界。我国总统取消北京支持的密松水坝向世界显示了他代表什么。如果美国忽视这个机会,华盛顿将远离此地区新秩序。”

  这样矛盾的信息容易影响人们的判断。资深缅甸问题专家坚持认为,密松电站被叫停不仅仅是缅官方声称的顾及民意,而且还有多方面原因所致。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充分理由说明,缅甸已经作出了新的战略选择,即迎合美国需要,倒向西方国家。

  有专家指出,从缅甸角度看,缅美关系长期不正常,影响国家的长期稳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因此,缅甸改善与美国的关系符合自己的利益,但是没有必要损害长期支持缅甸的中国之利益。因为缅甸人清楚,放弃一个重要的友好邻国而“远交近攻”,显然缅甸将得不偿失。

  更进一步说,缅甸有强烈意愿改善与美国的关系,特别希望美国等西方国家解除对缅制裁。同时,缅甸执政者不可能不知道,美国的要价可不低。从希拉里到奥巴马,在一边称赞缅甸有进步的同时,一边则继续向缅甸施压,要求缅甸做更多的事情。

  而从缅甸国内来讲,民盟方面陆陆续续放出信息,提出释放全部政治犯等诉求,此外还有希望修改宪法。缅甸问题专家说,这显然是冲着宪法规定军队拥有各级议会25%非选举议席来的。顺着这个思路下去,反对派究竟要的是什么?执政者又能给予什么?恐怕各自心里有数。

  总而言之,观察家认为,就目前情况和态势而言,缅甸执政者与反对派,缅甸与美国,彼此的诉求不同,战略目标也不同。可以说是各有所思,各有所需。也可以说,目前是思考错位,战略错位。

  西方拥抱缅甸进行时:希拉里到访大拉拢大要价

  美缅关系的松动从2009年下半年就已开始,但即便希拉里访缅推动两国关系改善渐进高潮,美国暂时还不打算对缅放松制裁

  11月30日,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的专机在内比都机场缓缓降落,这是半个世纪以来,美国国务卿首次访问缅甸。

  不过这或许只是个前奏。缅甸总统吴登盛11月19日在东亚峰会结束后曾透露,美国总统奥巴马可能在希拉里之后也开启访缅之旅。至此,沉寂多年的美缅关系终于在2011年岁末,高调拉开了和解的序幕。

  美高官纷至缅甸

  按照希拉里的行程单,她将会晤缅甸政府高官,还将接触当地非政府组织及少数民族领袖。外界认为,美方希望此访能促使缅“民主改革”更进一步。

  “民主改革”四个字,一直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社会观望缅甸的“风向标”。在今年缅甸新政府推行一系列改革、修改相关法律为民盟领导人昂山素季参政铺路后,美国趁势从批缅转为公开称赞缅甸出现“进步苗头”。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宋清润告诉《国际先驱导报》,美缅关系当下热络的重要原因是:缅甸自身改善与美关系的政策与美国改善对缅政策产生共振效应。

  其实在希拉里访问之前,美国今年已派出高官频繁接触缅甸。奥巴马政府新任缅甸问题特使德里克·米切尔今年9月在缅甸逗留了5天。他当时说,缅甸近期出现了一系列令西方高兴的动作,他与缅方官员进行了“非常富有成果和坦率”的会谈,同时,“我们将以行动回应他们的行动……以表明我们支持改革之路。”米切尔说。

  此番话落地未久,缅甸新外长吴温纳貌伦就成为1988年以来应邀访问美国国务院的首位缅甸外长。此外,10月末,美国国际开发署的一名高级代表专门就支持缅甸发展小额贷款和农业贷款事宜与缅方进行磋商。11月初,美国国务院主管民主、人权和劳工事务的助理国务卿迈克尔·波斯纳也首次访问了缅甸。在一定程度上,美缅共同为希拉里之行充分预热。

  中国社科院亚太所副研究员许立平表示,希拉里访缅将侧重于政治和安全上的议题,“象征意义”更多。宋清润也认为,推动合作无疑是访问的主旋律,但能达成怎样的具体成果,尚不好评估。

  从冰点到对话

  但客观上,美缅关系已经翻开了新篇章,并且现今的交往程度在两国关系史上呈现出“久违了”的暖意。

  其实在缅甸人心中,美国人曾对缅有恩,因为在二战后期美国与缅甸并肩抗击日本侵略者直至取得最后胜利,缅甸北部边陲的史迪威公路就是历史见证和友好象征。

  缅甸1948年独立后,美国时隔两年开始向缅甸提供援助。其后40年里,由于拒绝援助“附有政治条件”,缅甸不时停止接受美援。从上世纪70年代起,美国一再宣布“尊重缅甸政府的不结盟政策”,缅美关系方逐步改善。但好景未能持续。从1988年9月18日缅甸军队接管国家政权至今的20年里,缅美关系一直处于比较紧张的非正常状态。军政府成立后,美国把驻缅使馆降为代办级,停止对缅提供经援和禁毒援助,撤消给缅甸的贸易普惠制,对缅实行武器禁运,阻止国际金融机构向缅提供援助,不向缅高官及其家属发放入境签证。在克林顿和小布什政府时期,美国多次加强和延长对缅制裁,还强行在安理会表决缅甸问题决议草案,这使得缅美关系长期处于冰点。

  宋清润认为,改变从奥巴马2009年初执政后开始。不过,当年美国虽然放言要评估对缅政策,但2009年5月缅甸启动起诉昂山素季违反软禁令的法律程序后,美国又发出了不同的信号。除了延长对缅制裁外,希拉里甚至在接受泰国媒体专访时爆出“美国建议东盟考虑驱逐缅甸出盟”的说法。

  尽管如此,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凯利2009年在有关缅甸局势的声明中仍然承认,仅靠制裁或接触都未能成功地使缅甸发生改变。奥巴马政府正在全面检讨对缅政策,以确保通过有效的方式实现上述目标。

  美缅关系的松动从2009年下半年开始8月,缅甸政府邀请美民主党参议员韦布访缅;9月,美国为时任缅甸总理的登盛发放了入境许可,使其得以参加在纽约召开的联合国大会,也使登盛成为14年来第一位参加联大的缅甸军政府高官;9月29日,时任美国助理国务卿的坎贝尔率美国政府代表团与缅甸政府代表团在纽约举行了首次高级别对话;11月初,坎贝尔又对缅甸进行了为期两天的访问。

  其中,坎贝尔颇受瞩目的“对话之旅”低调谨慎,全程几乎没有回答媒体提问,这也令外界当年对美缅弥合巨大分歧并不乐观。

  西方在缅各取所需

  在小心接触了两年后,西方对缅政策才逐渐从封锁转向拉拢。

  而美缅关系松动的同时,作为美国盟友的日本也从今年3月起与缅甸新政府恢复高层往来。日本表示,将全面恢复政府开发援助,副外相山口壮11月17日对缅甸未来担任东盟主席国表示了欢迎。

  与此同时,欧盟一负责人也在今年4月间透露,欧盟决定解除对缅甸新政府机构中包括外交部长在内的4名部长和8名副部长旅欧限制和金融限制,并有可能减少对缅甸的制裁。

  宋清润等学者认为,此番希拉里访缅有三个目的,一是为奥巴马再添一笔在全球推广美式民主的外交政绩,为明年的选战加分。二是借助改善对缅关系配合美实现“重返”东南亚的政策目标。缅甸有丰富的油气矿产资源,战略位置极为重要。以奥巴马参加东亚峰会为标志,美国“重返”东南亚的战略明显走实。三是提升美与东盟关系、强化美对中南半岛和东盟的影响力、平衡中印日等国的地区影响力,使美国在东亚力量格局中获得更多主动权。

  而缅甸的战略地位和丰富资源也是日本政府瞄准的目标,有日方政府人士宣称,要通过支援缅甸民主化的进程,把缅甸变成一个不依附于中国的稳定势力,将有助于包括安全保障在内的地区平衡。

  对此,法新社发表的署名文章表示,美国和西方打开缅甸国门的意图仍在于利用其牵制中国。

  不过,中国自身对缅甸西望表现出了理解和包容。11月29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洪磊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中方欢迎缅甸同西方有关国家在相互尊重基础上加强接触、改善关系,希望缅甸政府的内外政策举措有利于促进缅甸稳定与发展。

  而外国媒体同时注意到,中缅两国的交往仍在按步骤继续。希拉里访缅前,缅甸军方高层在北京面见了中国领导人。本月早些时候,中国的佛牙舍利到达了缅甸,文化交往继续深入。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责任编辑:王健)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