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媒体推荐 > 媒体深度报道 > 购物导报-影响力周刊最新

药价虚高已成行业痼疾 中标价为何会离谱

2011年12月07日14:32
作者:张 怡

  来源:购物导报·影响力周刊

  掀药价的“老底”,就等于是在公开向药品暴利宣战,这对于药品利润链条上的各个既得利益者来说,打击无疑是致命的。雁过拔毛,利益均沾的一根绳上的那些蚂蚱岂肯善罢甘休,所以必然招来既得利益者的殊死抵抗。

  □本报记者 张 怡

  怎么会不高呢?药厂生产出来给商业公司,经销商要挣钱吧。药品要进医院,各方面关系要打通,也得花钱。进了医院之后想要医生开处方选用自己厂家的药,不得给医生一点好处么?医院明着的利润也有15%,杂七杂八的算下来,药价不高才怪了。”

  当被问起药品销售价和出厂价为何天差地别时,一位业内人士如此回答。

  成本价、出厂价、挂网价、招标价、零售价……每一个名目背后都是一个或一群受益者,层层加码之后的药价就是无数患者脸上愁眉紧锁的表情。继曝光克林霉素磷酸酯加价2000%后,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日前再度出手猛打天价药,指一些药品中间环节加价甚至超过6500%。天价药,已经成了医疗改革中不得不提的一个问题。

  而这其中更深层的原因,恐怕正如美国麻省卫生福利部研究员蔡江南日前在第5届中国医院院长年会上所说:“医改进入深水区,最难的是公立医院改革,这是因为利益集团利益受损了。”

  药价注水流水线

  2ml∶0.3g规格的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液,出厂价0.6元,在北京地区的中标价是11元,在实行了基本药物采购机制的河南省中标价是0.67元,山东省是0.7元,山西0.68元。同一规格的氟康唑胶囊出厂价是1.29元,北京中标价9.55元,而山东中标价是1.64元,四川中标价2.14元,湖北是1.38元。

  医院购药招标招出来如此参差不齐,千奇百怪的中标价,直叫人拍案惊奇,不得不反问一句,这样的中标价是怎么来的?

  国务院办公厅对于医院的药品采购出台过《建立和规范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采购机制的指导意见》要求“各省(区、市)应充分利用现有药品集中采购平台和药品集中采购机构开展基本药物采购工作……基本药物集中采购平台为政府建立的非营利性网上采购系统。”所以,药品的中标价也被行内人俗称为“挂网价”,也就是医院采购药品的“进价”了。

  卫生部门会对药品击中举行的竞标会,在竞标会上,要征得中标,就要抬高价格,和拍卖有些相同,中标价就是拿下这个产品是底价加上征得中标抬高的价格!必须以如此方式购进的“基本药物”即《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上所规定的数百种药品,上面提到的克林霉素磷酸酯便是其中之一。

  中标价为什么会离谱?

  记者从很多医院公开的药品采购流程中看到,医院的采购流程都写着“在确定了药品采购目录、发布采购公告后,投标人就可以通过网络向交易平台报名和递交材料,公开、公平竞争。”

  其中尤为表现药品平价采购诚意的湖南省卫生厅药品集中采购管理部门还保证采购价:“‘五个不高于’,即不高于国家发改委和本省物价局发布的最高零售价格;不高于本省一类价格医院的平均购进价格;专利、原研、单独定价、优质优价的药品投标报价不高于本省上一采购年度的平均中标价格;普通GMP质量层次的药品投标报价不高于我省及周边六省区上一采购年度同药不同厂的最低中标价格中的最高价格;不高于我省大型零售药店药品的平均零售价格。”

  但就在湖南卫生厅这样的“言之凿凿”之下,湖南省湘雅医院早在2010年就陷入了采购腐败的漩涡,出尽风头。据统计数据,湘雅医院年收入近20亿元,每年药品采购在9亿元以上,设备采购近2亿元。

  而在过去15年中,以田强泉为代表的医药商人,控制了湘雅医院关键人士,利用其名下及所操纵的外围公司,将湘雅医院的药品、设备采购业务,尽入囊中。腐败就滋生在“招标”当中。

  接受采访的业内人士说道:“这个需要合作,医药公司拿去竞标的价格就在出厂价的基础上做了很大的调整,把各方面包括医院、医生、科室的提成等都算进去了,价格当然高。这个价格里面医院和卫生部门都有份,利益均沾,心知肚明,自然也就通过中标,按这个价格购进了。”

  政府指导价中了邪

  在我国,药品价格分为三种:医院定价、政府指导价、企业自主定价。政府定价的药品在招标过程中,中标价不得高于最高限价(一般就是政府指导价),中标价即为医院采购的价格;政府指导价是指药品卖给医疗机构的最高限价,一般由省级药品集中采购管理办公室审定公布;企业自主定价为,政府没有定价的药品,企业可以自行制定价格。

  记者翻阅资料时,在湖南省2010年度集中采购药品投标报价指导价中发现出厂价15.5元的芦笋片的政府指导价被定为136元,是出厂价的近9倍。这个指导价和药品集中招标采购一起,组成了降低药价的“杀手锏”。现在看来,这简直就是畸高药价的保护伞。指导价定为136元,即便医院老老实实按15%加价,卖到患者那里,也要157元,跟15.5元的出厂价相比,仍然是天价。可怕的是,这个价格居然是根据管理部门指导价定出来的。

  被问及荒谬的指导价如何制定出来之时,相关部门的回应是“不清楚出厂价,如此定指导价是参考其他省市前一个年份的指导价”。此话当真?记者查阅资料得知,同年度芦笋片的中标价格在黑龙江、湖北、河南分别是160元、133元和107元。连出厂价都不清楚的相关部门就敢大笔一挥制定下离谱的指导价,其指导意义恐怕要变成贻害药价的根源。

  实行药品指导价的目的在于限制药价,挤压药品虚涨空间,维护消费者的切身利益。这原本是一项民心工程,既减轻病患的经济压力也有利于规范药品市场。而在央视曝光的“天价药品”中,受访人员称即便“天价”也没有超过政府指导价,因为政府指导价才是真正的“天花板价”。

  业内人士坦然告诉《影响力周刊》记者:“药品暴利本来就不是一个稀奇的事。医院和医生有问题吗?当然有。医药公司和医药代表有问题吗?当然也有。但最大的问题,显然不在他们那里,而是在定出如此荒唐指导价的政府部门那里。中标价离谱,是因为指导价中邪。”

[1] [2] [下一页]
(责任编辑:徐秀菊)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