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最新要闻 > 世态万象

上海集体葬孤寡老人 俄籍老妇五十载魂归公益墓

2011年12月15日19:45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上海12月15日电(记者 宗晨亮)15日,“暖冬园”已故孤寡老人及特困家庭成员集体安葬及送行仪式在上海福寿园陵园举行。一位俄罗斯籍老人的骨灰,在经历了50年的漫长岁月后,终于魂归福寿园公益墓区“暖冬园”。

  当天的“暖冬园”哀乐低回、口琴声悠扬,共计3位逝者免费落葬在这片公益墓区。集体安葬均采用可降解骨灰罐深埋的树葬方式,平均每家占地仅为0.47平方米。节地树葬不仅节约了土地资源,更象征着生命的尊严和价值。

  “暖冬园”共占地一千余平方米,预计可以容纳两千余墓穴。据悉,早在1995年,上海福寿园就举行了首批社会孤老骨灰免费安放仪式并决定向上海市四千名社会孤老免费提供身后骨灰永久安放服务。2008年12月,上海福寿园公益园区“暖冬园”开园,申城持有社会孤老证的孤寡老人及领取社会救济金的特困家庭已故人员都可以免费入住。今年已是“暖冬园”第三届活动,共为12家孤寡老人及特困家庭举行了集体安葬及送行仪式。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暖冬园的三家“住户”中有一位是俄罗斯籍老人巴布斯卡娅。据办理入住的何龙先生说,他的家庭有这么一位毫无血缘关系的俄籍“外婆”。何先生与姊妹从不知道“外婆”的姓名和来历,只是听从母亲的教导称呼她为“外婆”。上世纪六十年代老人离世后,何先生的母亲按中式的礼仪将老人骨灰保留在家中,期待能有一日给她一个体面的安葬。

  今年,何先生的母亲因病突然离世,这段异国“母女”间的故事也随之湮没在了岁月之中。何先生只能在母亲曾经的只言片语中回忆起一些往事:母亲自幼生活在旅居上海的俄罗斯侨民中,在俄罗斯教会中长大,与俄罗斯侨民有着很深的情缘。何先生知道,让“外婆”入土为安是母亲长久的心愿。偶然的一次墓园寻访,何先生知道了福寿园的暖冬园。为此,他们将半生远离故土的“外婆”安葬于此,希望老人能在上海这个“家”中得到心灵的安息与归憩,也使母亲的心愿得以实现。

  作者:宗晨亮
(责任编辑:UN602)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