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
本报讯(记者张弘 朱桂英)展览还在举办,主人却已不在。生于1925年6月19日的香港中文大学荣誉教授,电机专家、著名散文家陈之藩先生25日15点40分因肺炎在香港韦尔斯医院去世。香港中文大学前校长金耀基称,著名科学家和散文家陈之藩的去世,是华人和中国人的损失。
两次中风后少露面
陈之藩曾经在1985年任职美国波士顿大学时中风,紧急进行脑部手术后才救回一命,1993年至2003年,他曾经回台湾担任台湾成功大学电机系客座教授,之后才赴香港担任香港中文大学的荣誉教授。本报2008年7月3日曾经在“个人史”栏目报道了他的人生经历。此后不久,他严重中风,就鲜少公开露面。一直在香港养病,由第二任妻子童元方照料生活起居。
文物特展仍在进行
陈之藩第二次中风后,台湾成功大学发起“抢救陈之藩”,由当时教务长汤铭哲担任召集人,希望在陈之藩有生之年,将其文稿、书信等加以整理。陈之藩获悉后非常高兴,把他在成大留下的书籍、书信及文稿等重要文物300多件都捐给成大。尽管有病在身,陈之藩仍坚持于2010年、2011年两度坐着轮椅回到成功大学,出席“陈之藩文物特展”,“陈之藩教授国际学术研讨会”与“文学家系列国际学术研讨会”。
记者在台湾成功大学网站看到,成大将择期办理追思会,缅怀一代文学家,供各界追思悼念。香港中文大学网站显示,由香港中文大学联合书院、工程学院及台湾成功大学合办的“云淡风轻陈之藩教授文物特展”,在2012年1月14日至2012年3月13日于香港中文大学联合书院胡忠多媒体图书馆二楼举行。
人物小传
早年成胡适忘年交 晚年谱轰动“忘年恋”
陈之藩,生于1925年,河北霸县人,天津北洋大学(今天津大学)电机系学士,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科学硕士,英国剑桥大学哲学博士。生前曾在美国、台湾、香港任教。其研究专业为电机工程,却以散文享誉海内外,散文集包括《在春风里》《旅美小简》《剑河倒影》等,作品《失根的兰花》、《哲学家皇帝》、《谢天》等入选两岸三地的语文教材。
陈之藩年轻时,求知若渴,频与胡适、沈从文、金岳霖等学者书信往还,曾被梁实秋戏称man of letters(书信之人)。他与胡适的忘年之交,则成为学界佳话。
1947年7月,任职北大校长的胡适,做了一次题为《眼前文化的动向》的广播讲演,彼时在天津北洋大学电机系就读的陈之藩,与胡适有不同见解,遂提笔致信胡适,至此开始与胡适的笔墨之交,其鸿雁往来之书,最后成集为《大学时代给胡适的信》。
陈之藩于上世纪五十年代赴美留学,得胡适资助,还款时,胡适说:“其实你不应该这样急于还此四百元。我借出的钱,从来不盼望收回,因为我知道我借出的钱总是‘一本万利’,永远有利息在人间的。”
陈之藩一生有过两段婚姻。原配王节如大他七八岁;第二任妻子童元方小他将近三十岁,两人曾因“忘年恋”轰动一时。两人相识、相恋都已中年,且各有婚姻。1997年,陈之藩被童元方当时在台湾的丈夫控告妨害婚姻及家庭,最后以不起诉处分。在王节如过世、童元方和前夫离婚后,童元方与陈之藩将近二十年的爱情长跑方修成正果。2002年,七十九岁的陈之藩和五十余岁的童元方在美国结婚。
文化人纪念
在陈教授的身上,我们看到他将科学与人文结合塑造得最完美。也惟有兼具理工与人文素养者,才能够将旧学与新知融为一体,写出这么多脍炙人口的好文章。”
台湾成功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潘浙楠
陈先生的散文不是沿着时代向前走的,而是向后走的,他和梁实秋、沈从文那一代的文学家的风格更为接近,我读陈先生的文章,脑海里经常浮现出一句诗‘秋水文章不染尘’。”
《中国周刊》总编助理,青年学者陈远
名作选读
在沁凉如水的夏夜中,有牛郎织女的故事,才显得星光晶亮;在群山万壑中,有竹篱茅舍,才显得诗意盎然;在晨曦的原野中,有笨拙的老牛,才显得淳朴可爱。
祖国的山河,不仅是花木,还有可感可泣的故事,可吟可咏的诗歌,是儿童的喧哗笑语与祖宗的静素墓庐,把她点缀美丽了!
摘自散文《失根的兰花》(入选鲁教版初中语文六年级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