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海珠桥大修时,身为高级工程师的建筑行家陈如桂连连发问
“设计还在深化,材料尚未落实,就开始围蔽施工?”
“把工期简单说成18个月,非常不严肃,怎么可能那么整齐的一个日期呢?”
新快报讯 记者 于杨 通讯员 武琼 报道 “设计还在深化,材料尚未落实,就开始围蔽施工了?”昨日下午,广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陈如桂来到海珠桥大修施工现场调研时发现,施工单位有些设计细节尚在深化,18个月的工期安排也较为“粗放”。身为工学博士、高级工程师的陈如桂在现场连连发问,而施工单位和建委给出的回答都让他不太满意。陈如桂指出,海珠桥大修工程非同一般,市建委和施工单位要即刻细化施工方案,同时尽量减少围蔽施工给市民带来的影响。
对施工单位回答不太满意
昨日下午,刚刚踏上海珠桥引桥,陈如桂就问起了海珠桥大修围蔽期限的问题。施工单位中铁大桥局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正在优化设计和确认材料,围蔽大桥是为了进行深化检测。“设计还在深化,材料尚未落实,就开始围蔽施工了?材料从上海运过来,和从广州黄埔区运过来,时间能一样吗?运来后材料堆在哪里?污水排到哪里?”陈如桂在现场连连发问,而施工单位和建委给出的回答都让他不太满意。
要求尽可能压缩18个月工期
陈如桂表示,设计尚未深化就开始围蔽大桥,这样的施工方案做得太“粗放”,容易带来变数。“把工期简单说成18个月,这是非常不严肃的,怎么可能那么整齐的一个日期呢?”陈如桂指出,建委的项目管理水平还有待提高,他要求施工单位再对每个环节进行精心的组织,做好施工安排,争取压缩工期。“能够提前一个星期,20天,或者一个月,对市民来说都是好事。”
此外,陈如桂还提出,工地围蔽时要尽量减少面积,缩短围蔽时间,同时尽可能不在围蔽内建工人生活区,“工人能在外面住就在外面住,现场建一个能满足办公需求的项目指挥部就可以了,一定要科学组织施工,把对市民的影响降到最低。”
在现场会上,交警部门负责人提到,目前海珠桥上还有5处监控点没有建立,现有3个监控点只能监控到东西侧的慢速交通。建委负责人表示,8套设备需分阶段安装,接下来1个月内可以完成剩余5套的安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