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荫棠的雷锋扮相
阅读提示
“工人文化宫连演60场,之前没有过;大中小学校包场看,之前也没有过。”本报昨天发表《1963年3月,扬剧〈雷锋〉公演》,见报后,剧中成年雷锋扮演者张荫棠主动与记者联系,透露了当年台前幕后鲜为人知的故事。
剧情
前后七幕加尾声
张荫棠告诉记者,扬剧《雷锋》前后共七幕,解放前三幕,解放后四幕,另外还有一个尾声。前三幕童年雷锋由王连才扮演,其余幕次中成年雷锋由他扮演。
张荫棠介绍,第四幕是入伍体检场面。体检过程中,很多参检青年闲聊时随手乱丢垃圾杂物,雷锋一个人忙着捡垃圾、抹桌子等,直到里面喊雷锋,他才丢下手中的事去体检;第五幕是军营场面,雷锋因个头矮、力气小而投弹不及格,为此苦练本领;第六幕是火车站送人,雷锋搀扶老大娘、帮母亲抱小孩等;第七幕是给困难战友家寄钱。
扬剧《雷锋》没有雷锋因公殉职的场面,而是安排了一个尾声。“哐”一声巨响后,舞台上灯光全部熄灭,随后,一束锥光打在舞台中央的“雷锋”身上。“雷锋”用朗诵的语气回忆人生,最后一句是,“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
排演
市委书记亲自抓
张荫棠说,毛泽东同志题词及雷锋事迹发表后,扬州准备排演扬剧《雷锋》,各方面对此非常重视。时任扬州市委第一书记的宗宇,亲自负责扬剧《雷锋》排演,当年市文化处处长张青萍、市人民扬剧团指导员金铸任导演,市文化处副处长韦人担任编剧;雷锋母亲的扮演者,也就是女一号,由扬剧老前辈潘玉兰扮演。
当年市人民扬剧团分为主团与学员队,为排演《雷锋》,两队合并而组建了92人庞大的演职人员队伍,这在之前的扬剧历史上是没有的;作为成年雷锋扮演者,张荫棠还被送到驻扬部队体验生活;剧团专门请来上海戏剧学院化妆师为张荫棠造型,这都是打破常规之举。
演出
文化宫连演60场
1963年3月底,扬剧《雷锋》公演,社会反响出乎意料强烈,出现一票难求现象。
张荫棠介绍,一开始是在甘泉路大会堂公演,每天只有一场晚场,且大会堂只有八九百个座位,因此出现了排队都买不到票的现象,其中对扬剧《雷锋》最感兴趣的是青少年。
这种现象引起当年团市委的重视,经过协商,决定搬到工人文化宫演出,这里不但有1000多个座位,且增加了午场。就这样,扬剧《雷锋》连演60场,其中出现了大中小学校包午场、工人及群众看晚场的火爆场
面,吸引了七八万人次观看,这在当年不可想象,有市民前后看了几场。
成名
至今还被称雷锋
张荫棠与雷锋同年,也是1940年出生,身高166厘米。他在上海演出时,观众纷纷表示他非常像雷锋。扬剧《雷锋》公演后,他陆续收到无数封读者来信,有表示向雷锋学习的,也有表示爱“雷锋”的,这些信件他都按照组织要求上交了。当年他走在路上就会被人认出,就是现在退休了,还是有老观众喊他“老雷锋”。 记者 刘峰生
作者:刘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