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3日,在日本东北部的小镇,即将满周岁的婴儿握住曾祖母的手指。这名婴儿于2011年3月11日日本大地震当天在宫城县石卷市红十字医院降生。
胡若愚(新华社供本报特稿)
日本“3·11”地震一周年之际,首相野田佳彦在美国媒体发表文章,承诺克服地震、海啸和核电站事故三重灾难带来的挑战,建设“新日本”。
野田感谢其他国家的援助和支持,愿意分享防灾减灾和核电站事故教训。
日本各地定于11日举行追悼仪式、防灾演习等活动,纪念那场空前灾难。
计划建11座“未来城市” 野田10日在《华盛顿邮报》网络版发表文章,标题为《地震一年后,建设新日本》,介绍一年来灾区重建、重振经济和福岛第一核电站辐射泄漏应对措施。“3月11日铭刻在日本的集体意识中……过去12个月,日本取得显著进步,”他说,“我坚信,这段困难时期必须并且将标志着日本全面复兴的开始。”
他说,设立特别重建区并落实其他“开放式重建”观念引导下的倡议,灾区将激发新一轮国内外投资,创造就业机会,推动现有产业恢复和强化创新。
包括大船渡、陆前高田、东松岛3个重灾区在内,日本政府计划创建11座“未来城市”,争取建成紧凑型城市,发展使用智能电网和大规模太阳能发电、离岸风电场的分散、环境友好型能源生产。
他说,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废墟中实现经济快速增长,在石油危机后构筑最节能经济模式,地震一周年之际,“我们的目标不仅是使日本恢复到2011年3月11日以前,更要建设一个新日本。我们下决心战胜这一历史性考验。”
不会忘记国际社会支持 “我们不会忘记这场灾难中逝去的爱人、朋友和同事,”野田说,“不会忘记国际社会支持。”
野田说,日本希望与世界共享减少和应对灾害风险的知识,借助高效利用能源和技术创新的优势“创造一种可持续增长模式,与世界分享”。
他同时承诺,将继续致力于福岛核电站事故受影响地区的清理。
日本外务省自今年2月以来在大约130家外国主要报纸和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等电视台发布广告,表达对国际社会灾后援助的感激。
广告同时展示灾区重建状况,希望打消外国民众对当地产品和旅游景点的疑虑。
天皇将出席追悼仪式 日本政府定于11日下午在首都东京皇宫前的国立剧场举行追悼仪式。一年前地震那一刻,当地时间14时46分,全日本将为遇难者默哀。
届时,首都圈主要私营铁路运营商旗下数百列电车将停车,呼吁乘客默哀。位于东京银座商业区的和光百货大楼将鸣钟11响,一分钟默哀后再次鸣钟11响。
分管日本皇室事务的宫内厅9日宣布,天皇明仁将与皇后出席追悼仪式并致辞。
明仁现年78岁,上月18日接受心脏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宫内厅说,考虑天皇身体状况,出席时间将从原先计划的40分钟缩短至20分钟左右。
日本驻海外大约200座大使馆和总领事馆定于11日前后举行追悼仪式。
另外,部分地方政府当天将组织防灾疏散演习,以备今后可能发生的地震和海啸。
日本共同社报道,作为运营商代表,东京电力公司社长西泽俊夫预计出席在福岛第一核电站举行的默哀活动,再次为这起26年来最严重的核电站事故向公众道歉。
一些地方9日开始以宗教仪式为遇难者祷告。
在宫城县石卷市雄胜町,人们用吊车把一辆遭海啸冲上一座两层社区活动中心的大客车缓缓移走。当天下着小雪,与去年3月11日相同。
客车运营企业的社长告诉《朝日新闻》记者:“一年来,我们看着这辆客车坚持努力。”今年春天,这家企业重新开业。[数字]
2012年3月9日,日本警察厅公布,大地震和海啸致死15854人,仍有3167人下落不明。 (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