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龙套的“中国”身份
美国《侨报》认为,吉利收购沃尔沃,困难还在收购后,这不仅包括文化摩擦、技术鸿沟,更存在管理理念、方法等方面的冲突。
在《伯明翰邮报》看来,沃尔沃是个烧钱的“新娘”。吉利要“养”得起,沃尔沃搞研发,开发每个新车款都有“烧钱效用”(可能花费10亿美元),因此吉利还需要保证研发的资金。据《经济学人》报道,吉利光投入沃尔沃前期的“运营成本”就达9亿美元!而占吉利集团很大一部分业务的吉利汽车2008年全年盈利才8亿多人民币。
但吉利显然并非要娶一位“赔本新娘”。在外媒看来,吉利的算盘是,希望借助沃尔沃的“北欧血统”提高自己的形象。“在吉利希望冲破地下室的天花板时,沃尔沃恰巧出现了”,《纽约时报》说,收购著名品牌是吉利这种企业,从为大众制造低价车的低端形象,提升到为富豪群体提供豪华轿车的“一条捷径”。
外媒认为,并购将会提升吉利的形象,因为“许多中国人可能会为中国公司并购这么一个著名品牌感到自豪”,也有利于业务主要集中在中国的吉利更容易叩开国际化的大门。英国《爱尔兰时报》认为,吉利购买沃尔沃是把瑞典视为踏脚石,欲占取进入欧洲的立足点。《今日美国报》也认为,虽然中国人迄今尚未在美国销售汽车,但沃尔沃交易可能会成为跳板。
不过,大多数外媒渲染中国车企走出去的同时,却似乎故意忽略外国企业对中国汽车消费市场的虎视眈眈。事实上,让“白天鹅”沃尔沃对“取款机”吉利动芳心还有另一个目的。“2009年,中国取代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消费市场,汽车销售量超过1300万辆”,欧洲汽车媒体“inautonews”指出,在全球汽车市场普遍萎靡情况下,迅速增大的中国市场现在已是全球汽车制造商“头号生意来源地”。
瑞典《工业日报》、《世界经济导报》等媒体看到的是,沃尔沃借助吉利这块垫脚石,在中国市场“突飞猛进”。2011年底,瑞典媒体惊喜地表示,沃尔沃“远嫁”吉利后“冲在最活跃的前沿”,与国际顶级豪华车制造商诸如宝马、奥迪和奔驰的销量发展势头相比,“发展最快”。2011年1-10月,沃尔沃轿车全球销量同比增长22%以上,仅10月份在中国的销售量就同比增长104%。2011年,沃尔沃公布的公司战略宣称,到2020年,将沃尔沃全球销售量提高到80万辆,其中一半销售辆(40多万辆)将来自中国市场。而在2010年,沃尔沃在中国的销售量仅为30500辆。
不过,不论是吉利还是沃尔沃,打开中国汽车市场的法宝恰恰是“疏远中国”。为保证沃尔沃的纯正“北欧血统”,沃尔沃研发机构并不迁往中国。“‘中国公司’是什么意思呢?中国人拥有,在中国经营,在中国注册,由中国人经营,由中国人设计、管理和监督?”《华尔街日报》网站的网民这样问。福特继续为沃尔沃品牌提供知识产权和发动机,中国仍然从福特那里购买零件和知识产权。一个研发与核心技术都不在中国,甚至从骨子里排斥中国的品牌,如何是中国品牌?
《伯明翰邮报》猜测,除了购买品牌外,中国企业购买沃尔沃还是在购买技术。但又有谁能保证,在中国偌大的市场,缺钱的吉利不会“躺着赚容易钱”?而当下,吉利最要紧的就是,让沃尔沃这头“吞金兽”尽快成为“现金奶牛”。实现这样的“飞跃”,使得“沃尔沃在中国独立生产汽车十分必要”,而由于中国只允许外国在中国合资生产轿车,“中国”这个沃尔沃管理层似乎从内心排斥的标志,此时又变得如此诱人。
“我们就是100%的中国企业”,沃尔沃说。吉利也表示,沃尔沃是吉利的全资子公司,早已经“中国”了。但外界似乎并没有看到这场婚姻带来的“彩礼”是什么,却更让人恍惚想到,这是获得“中国绿卡”的“假结婚”。这也许是《华尔街日报》一则信息的含义:中国政府如果对沃尔沃“网开一面”的话,将不得不冒这样的风险:其他外国车企会纷纷抱怨,它们也想在中国市场“单打独斗”。“技术换市场”,在外媒看来,这是为中国车企现状焦虑的中国公车限制目录的意图之一,而吉利希望将沃尔沃推入中国“官车目录”的失败说明更多问题。
吉利希望走捷径“拿来沃尔沃技术”,沃尔沃希望走捷径“争夺中国市场”,而“中国”不“中国”,大概更多是个“跑龙套”的身份问题。
[上一页] [1] [2] [3] [4] |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