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人和”软环境
导语:公共关系是一种创造美好形象的艺术,它强调的是成功的人和环境、和谐的人事气氛、最佳的社会舆论,以赢得社会各界的了解、信任、好感与合作。
文/吕金玉
近几年,由环境安全问题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其中不乏通过了环评的项目,甚至是国家或区域重点产业项目。从厦门到大连,从宁波到彭州,几乎每次有关大型化工项目的选址,都会引发当地民众不同途径的反对,继而成为公共舆论事件。由此可见,中国正进入一个民众环境意识与权利意识迅速提升的敏感期,“冲突”既是社会进步的体现,也成为社会发展转型的一种折射。
不久前,北京某媒体曾针对“PX项目”做过一项调查,三成多受访者选择“不了解”,值得注意的是,超过半数受访者选择“略知道一些,听别人说有环境风险”,只有12.2%的受访者选择“很了解”。另有三成多的受访者认为“如保证安全,又能给民众带来福祉”的前提下,表示“愿意接受”在居住地建设一个PX项目。问及一个PX项目“落户”,最应参考哪些因素时,近四成受访者首选的是“当地民众支持”。通过这组数据可以看出,PX项目也并非洪水猛兽,在保证安全、公众知情权的情况下,受众的接受空间还是比较大的。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为何事实总与调查数据相差甚远?因大型化工项目引发的群体问题之所以屡屡出现,就在于民众听到了太多“不安全”的声音,却看不到所谓的“安全”,“知情权”也似雾里看花难以触及。故而在“无知”的状态下,恐慌便如因随行。
此时,如果可以科学系统的运用“公共关系”原理解决问题,也许效果会有不同。中国古人办事讲究“天时、地利、人和”,把“人和”作为事业成功的重要条件。公共关系就是要追求“人和”软环境。
要“透明”更要“双向沟通”
绿色和平组织污染防治项目资深主任马天杰此前曾公开对媒体表示,中国环境项目在信息公开上还有很多的不足。“首先在规划时,没有征询公众的意见,或者环境影响评价或是环评报告,不向公众公开,或者是很有限地向公众公开。”
“相关信息不公开是公众产生恐慌的直接原因。”马天杰介绍说,国外的经验就是信息公开和听取公众的意见,在项目建设之前就应该做到,是一个很基本的步骤。
因此,面对公众极大关注的敏感项目论证之初,相关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有必要做到让民众心中有数,通过具有权威性和可信度的数据向公众给予事先的解释说明,让更广泛的利益相关方了解项目的安全性和各种风险防范措施,同时认真听取公众的意见,邀请公众参与前期论证,建立公开透明、理解互信的双向沟通渠道,减少因“无知”和沟通阻塞引起的矛盾公开化,最大程度避免“民众受伤害,项目要下马”的双输结局。
建“常备军”而非“救火队”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公共关系不是水龙头,想开就开,想关就关,公共关系是一种长期性的工作。
以中国较早建立的大型核电项目为例,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为便于社会公众持续的了解、认识核电,大亚湾核电站筹备建设之初,就长期坚持公开透明的原则。据不完全统计,自1986年开始,在过去26年的时间里,已有来自全国各地、包括港澳地区的近百万民众实地参观过大亚湾核电站。另据资料显示,中广核在1988年就成立了中国核电领域首个公众咨询机构——大亚湾核电站安全咨询委员会,1994年开通了核电厂运行数据公开平台,2011年还开通了中国首个核与辐射安全信息公开和周边地区环境监测数据发布平台。
为适应新的媒体时代特点,微博访谈、核电基地游、公众开放日、核安全展等新的沟通形式也逐渐开展起来,有数据显示,近两年来,共有社会公众5万多人参加了中广核的公众沟通活动。
正是长期、系统的规划实施公共沟通工作,目前,中国沿海核电项目的社会接受度普遍较高,也鲜有群体性事件发生。
引导媒体释放“正能量”
虽然已经迈进了自媒体时代,但传统意义上的“媒体”作为传递信息的媒介,其传播功能依然占有绝对优势。以PX项目为例,很多持反对意见的公众,都是源自一些媒体对PX的描述——“高毒性”“高致癌性”“易爆炸”“秒杀一座城”等,从科学的角度来看,这样的词汇可谓夸张。因此,企业和有关政府部门在思考公众沟通同时,更要重视针对媒体的沟通。当得到媒体客观、科学、理性的看待后,针对公众的信息传播才更具“正能量”。
以今年初两会热议的“内陆核电项目”为例,正是会议期间各方人士针对“内陆核电”开诚布公的交流和论,才使得媒体对内陆核电的报道一度呈现出客观友好的态度。
目前,的确有少部分媒体为了博眼球、博出位言辞犀利,致使有些企业和社会组织将媒体视为洪水猛兽避之不及,但媒体传递的信息毕竟“事在人为”,媒体人也是企业和社会组织的传播受众之一,只要科学系统的搭建公开透明友好的媒体沟通平台,还媒体一个理智、客观、真实的原貌,媒体也可成为促进企业经营、社会发展的强大生产力。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