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前,从未想过要离开自己工作岗位的他,成了国务院机构改革中第一批被分流的约1.7万人之一。当时,他颇有抱怨。今天,他说———
本报北京3月5日电(本报记者从玉华)
今天上午10时,邹京永走在北京的大街上有些心神不定。他四处张望着,想找台电视机,看看正在直播中的朱镕基作为总理的最后一次政府工作报告,可公司活儿急,老板催得紧,他只好加快了脚步。
近不惑之年的邹京永以前并不关心时事政治,他开始真正关心政治是在1998年———那一年,他分流了。
20世纪90年代初,这个性情温和、做事谨慎的退伍军人,转业后进了国内贸易部,做着一份满意的差事,他从来没想过要离开。1998政府机构改革,国务院部委从40个减到29个,中央国家机关行政人员精简一半,由3.3万人减少到1.6万人。经济管理部门首当其冲,内贸部撤销,建内贸局,邹京永成了第一批被分流出来的约1.7万人中的一员。
像很多人一样,有老婆有孩子的他,突然没了工作,他感到惶恐、不习惯,也没少抱怨过。
几个月后,他坐在了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1998级研究生班的课堂。他惊讶地发现,班上的80多个同学来自几乎所有的部委,年龄参差不齐,最长的在单位里待了近20年,年纪最小的,大学毕业刚报到就分流了。
第一天上课,老师这样鼓励他们:这不是人员“精减”,而是“减精”,减掉的都是你们这些精华,你们要用实力证明给社会看。
毕业后,邹京永换了三四份工作,不能说不辛苦,收入比原来在部委时略高一些。当时班上的80多人,回部委的10多个,出国了几个,其余的都走向了市场。每次这个班搞聚会,大家都会喝得一塌糊涂,显得心事复杂。“我没有发财,也不至于找不到工作,我过着再普通不过的日子,但正是我这样的人,代表了当年分流的大多数。”他说。5年来,邹京永发现辛苦的不只是自己,没有分流的同事们过得也不轻松。内贸局两年后并入了经贸委,大门上内贸局的牌子,还没变旧就又换了。“机构改革后,原来的同事也变化不小,做事快了、效率高了,岗位意识强了,不过压力也很大。要做的事情很多,以前3个人的事压在一个人身上,竞争上岗、淘汰制这些话天天挂在领导嘴边。”邹京永说。
据了解,1998年机构改革前,中国各级政府行政编制高达518万人。政府机构在做“瘦身运动”的5年中,共有115万名行政编制陆续被精简。
但“人减了事没减”,“裁员后遗症”在全国范围蔓延:从中央部委到地方机关,人手不够,不得不从下属单位借人。中央某部委的一个业务处室,一共7名工作人员,3人从基层借调。“该减的没减,不该减的减了,当时的‘一刀切’有些过激,改革改的未免矫枉过正,‘改’得不彻底。”一些人抱怨。“政府职能没有转变到位。政府仍在‘越位’,管了许多不该管、管不了也管不好的事,说到底,目前公务员人数不是少了,而是多了。”邹原来的一些同事这么说。
尽管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开展了大规模的行政审批项目清理“运动”,仅国务院65个部门就清理出4159项,拟取消767项,但据专家估算,至少还有超过7000项审批项目可以清理。
面对记者,邹京永说,“如果非要我对这5年来的机构改革做个评价,我想说,改得再早些就好了!”
据悉,目前中国有130万个事业单位和机构,在编人员2800万人,是国家财政开支最主要的部分。
听说新政府机构改革,29个部委将改为22个,外经贸部和几个部委要合并。邹京永表示支持,他做了个下切的手势说,“对,我们改就要改疼的地方,将改革进行到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