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云突变。“非典”面前,部分行业消费需求骤然萎缩,经济交往受到制约,不可避免地对企业经营,乃至整个经济运行带来影响。 转自搜狐 商机乍现。从口罩到消毒液,从体温计到药品保健品持续紧俏,突然迸发的市场需求给一系列相关产业带来空前的发展机遇。 转自搜狐 一切,就发生在这么短短的10多天内。如何规避风险?如何抓住机遇?关键时刻,上海企业的扎实科技功底再显“英雄本色”:当市场供不应求,大批相关产品立刻在短短10多天应运而生抢占商机;当人员流动减少,视频会议、网络联系立刻填补空白,照样进行面对面谈判;当消费需求出现抑制势头,企业们又频频推出新品,刺激人们的消费欲望…… 转自搜狐 突如其来的“非典”危机再一次证明,多年来持续增强的科技实力,正成为上海经济乘风破浪,稳步前行的重要基石。 转自搜狐 机遇:给有准备者 转自搜狐 机遇,似乎千载难逢。市场上,但凡和“调节免疫力”、“消毒杀菌”等概念有关的产品全线处于热销状态,一位超市经理感慨道:“就算以前几乎没人知道的牌子,现在都卖得非常好。”据悉,家化集团在“五一”前夕以全新的品牌“家安”推出两款新品———免洗杀菌凝露和中草药空气洁净剂,没花一分钱做市场推广,短短10天就创下2000万元的销售业绩。而这些产品,都是家化在二、三年前,考虑到国际上技术和消费发展趋势而进行超前研发的。商机来了,立马抓住。 转自搜狐 但机遇稍纵即逝,“只留给有准备的头脑”,否则必然坐失良机。要想在短短10多天内完成从研发到新品上市的全过程,根本来不及,上海的企业之所以能推出大批相关新产品,秘诀就在于扎扎实实的技术储备。近年来,上海工业在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提升产品附加值的同时,立足可持续发展、立足具备超前3到5年的高度,进行技术储备。据统计,目前上海工业技术创新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已超过3%;去年公布的194项年度优秀新产品中,140项为国内首创。正是有了这种目光长远的科技研发和科技投入作基石,当企业在机遇突然到来的时候,显现出独特的竞争力。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在该所科研成果HDG—1R红外测温仪基础上,紧急研制出非接触红外测温仪,目前定购量超过2万台;上海西格玛高技术有限公司加紧研制出专门用于血疗的新产品———血液处理器,临床治疗SARS患者效果良好;东华大学采用新型纤维和特殊纺织技术研制出的超细纤维无纺布,具有良好的拒水、拒血等隔离性能,可用作重复使用的医用防护服及口罩、防护帽、防护鞋套……强大的科技研发能力,成为上海企业抢占“非典”商机的一张王牌。 转自搜狐 信息化:让“非典”无奈 转自搜狐 “非典”,使人与人“退避三舍”。大量的商务活动被迫取消,许多面对面的重大项目谈判“戛然而止”,传统的经营手段在瘟疫面前显得无奈。 转自搜狐 然而大多数的上海企业,经营活动照常进行、商务谈判有条不紊。上海电气与美国英格索兰公司所商谈小型燃气轮机合作项目依然在进行,双方高层日前通过可视电话进行谈判,确定合资公司规模、资金组成等等,虽然远隔千里之外,真挚的微笑和话语让双方如同近在咫尺;4月下旬,上海外高桥造船公司与比利时某公司签定一艘17.5万吨好望角型散货船建造合同,合同谈判是通过电话、电子邮件、传真来进行的…… 转自搜狐 信息化,为上海企业在对抗“非典”危机中劈风斩浪前进,成功地保驾护航。 转自搜狐 你或许不曾察觉,ERP(企业资源计划)、CIO(首席信息官)、MIS(信息管理系统),这些名词已在申城企业中耳熟能详。在115家首批信息化试点企业中,信息技术如同新鲜血液,渗入着传统管理流程,使得企业决策中枢部门与销售、生产、采购各个末梢部门在网络中紧密联系,各种信息在企业中资源共享、集中管理和快速传递。 转自搜狐 与此同时,网上交易平台大范围铺开。据市信息办介绍,上海大企业电子商务网络建设已普遍开展。宝钢的东方钢铁在线、上海通用的网上预定系统等大型交易平台,就是在去年完成的。电子商务,使上海企业不出门能了解各地信息,使千里之外的市场如同咫尺之间,更成了与大客户之间的无形直通车,让双方天天“紧密接触”。于是,没有面对面的交流,市场依然在扩大,上海三菱通过覆盖公司31个管理部门和全国20个分公司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快速采集市场信息,目前已开始承接8月份以后的订单,到7月底已排产电梯8157台,同比增长22.5%;联合开利空调有限公司利用局域网,通过电子邮件、传真、电话等手段,加强与全国200多家营销网点的沟通,4月份签定17项合同,金额1.1亿元,同比增长17.1%……肆虐的“非典”,在高科技面前同样显得无奈。 转自搜狐 研发:为企业添活力 转自搜狐 “非典”是一场危机,但绝非经济危机。 转自搜狐 上海经济必定会义无反顾地前进,因为经过经济结构有序调整和产业布局合理定位,上海经济已经进入了良性发展的轨道;因为站在全球经济发展高度确立的上海支柱产业,正显示出强劲的发展势头。而所有这一切的基石就是科技创新。一个令人欣喜的数字是:今年1-3月,上海工业企业专利申请受理7045件,同比增长高达460.5%,继续位居全国第一。 转自搜狐 今年以来,上海大众、上海通用的新品推出速度空前加快,其投资数十亿元建立的庞大技术中心不断地“吐”出新产品:君威、别克凯越、POLO三厢,这些新面孔,让申城企业在火爆的汽车市场上一马当先;在宝钢,双相钢、烘烤硬化钢等多个新品种颇受欢迎,企业内设立的“科技发展专项经费”更是支持专有技术发展,连铸试验平台建设等15个项目列入计划…… 转自搜狐 据市经委介绍,宝钢、上汽、广电、电气等大工业集团,都相继成立被称为“中央研究院”的新型研发机构,主攻前沿技术、核心技术和共性技术;阿尔卡特、GE等跨国巨头也纷纷在沪设立技术研发中心,壮大“上海研发”的声势。目前,上海已有120家国家级和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平均每个技术中心去年的专利申请量为10件。 转自搜狐 研发,正成为企业蓬勃发展的活力。“非典”时期,燃料电池车的研究没有停步,0.1米光刻机的概念设计顺利进行,煤液化制油技术的研究马不停蹄……这些代表国际水平的自主产权技术,必将推动上海经济长期的可持续发展。 转自搜狐 转自搜狐 作者:丁波 陈春艳 转自搜狐 转自搜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