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次 |
时间和地点 |
参会人数 |
当届领导 |
主要内容 |
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 |
2003年9月22日-26日 北京 |
1698人,特邀代表253人,列席代表23人。 |
主席:王兆国 |
确定了今后五年工会工作的目标和任务,讨论并通过了《中国工会章程(修正案)》。 |
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
1998年10月19日-24日 北京 |
1652人,特邀代表207人,列席代表24人。 |
主席:尉健行 |
通过了《关于全国总工会第十二届执行委员会工作报告的决议》、《关于<中国工会章程>(修正案)的决议》等4项决议。 |
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
1993年10月24日-30日 北京 |
1600人,特邀代表296人。 |
主席:尉健行 |
通过了《关于全总第十一届执委会工作报告的决议》、《关于<中国工会章程部分条文修正案>的决议》等4个决议。 |
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
1988年10月22日-28日 北京 |
1515名,特邀代表282人,来宾21人。 |
主席:倪志福 |
总结工会“十大”以来我国工会运动和工会工作的新鲜经验,提出工会在全国深化改革中的主要任务。 |
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 |
1983年10月19日-29日 北京 |
1998人,特邀代表328人。 |
主席:倪志福 |
回顾和总结了工会“九大”以来我国工人运动和工会工作取得的辉煌成绩。确定了新时期工人运动和工会工作的方针任务。大会通过了新的《中国工会章程》。 |
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 |
1978年10月11日-21日 北京 |
1967人,代表全国5000多万工会会员。 |
主席:倪志福 |
大会是在粉碎“四人帮”反革命集团,结束“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之后召开的。通过了《中国工会工作报告》、《关于修改中国工会章程的报告》和《中国工会章程》。 |
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
1957年12月2日-12日 北京 |
989人,候补代表100人 代表全国1360万会员。 |
主席:赖若愚 |
通过了《关于中国工会工作的报告》、《关于修改中国工会章程的报告》和《中国工会章程》等决议。 |
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
1953年5月2日-11日 北京 |
830人,代表全国1002万会员。 |
|
将第七次全国劳动大会改为中国工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国工会章程的报告》等决议。 |
第六次全国劳动大会 |
1948年8月1日-22日 哈尔滨 |
518人,代表全国各地有组织的工人283万多人。 |
主席:陈云 |
通过了新的《中华全国总工会章程》,决定恢复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中华全国总工会。 |
第五次全国劳动大会 |
1929年11月7日-11日 上海 |
29人,代表10多个地方及铁路、海员等产业的赤色工会会员3.9万余人。 |
委员长:项英 |
通过了《中华全国工人斗争纲领》、《工会联合决议案》等12个决议案。 |
第四次全国劳动大会 |
1927年6月19日-28日 汉口 |
420人,代表全国280万有组织的工人。 |
委员长:苏兆征 |
动员和组织工人阶级团结各阶层人民,反对帝国主义的破坏和国民党右派的政变,以挽救革命。通过了13个决议案。 |
第三次全国劳动大会 |
1926年5月1日-12日 广州 |
502人,代表全国699个总会和分会、124万余名会员。 |
委员长:苏兆征 |
通过了《劳动法大纲决议案》等30多个文件。大会号召全国工人阶级、全国699个总会和分会为迎接和支援北阀战争的胜利进军做好准备。 |
第二次全国劳动大会 |
1925年5月1日-7日 广州 |
281人,代表166个工会组织、54万余名会员 |
委员长:林伟民 |
讨论确定建立全国统一的工会组织,通过了《中华全国总工会总章》等30多个文件,正式成立了中华全国总工会。 |
第一次全国劳动大会 |
1922年5月1日-6日 广州 |
162人,代表100多个工会组织、23万余名会员 |
总部主任:邓中夏 |
主要任务是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会议通过了《罢工援助案》等10项决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