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搜狐新闻
 
 
 

  一个“不想给月薪2500元的穷老公生孩子”的帖子在网络上引发了热议。发帖人说:“老公月薪2500元,工作不稳定,我们还要做近20年的房奴。”她说自己现在首要任务是生存。尽管人们可以口头谴责她将物质条件和生儿育女紧密联系的现实主义,但却不能用道义代替她现实的选择。她只是希望这一代人的困境不要延续到下一代人身上。

新一代特殊丁克族,不时尚,很心伤
同样的二人世界,不同的现实背景
扭曲的责任感:不祸害下一代
如果不能对孩子负责到底,不如不让他来到这个世界
“被丁克”的背后:个体绝望的传承
认清并无力地接受现实是最残酷的事
 
新一代特殊丁克族,不时尚,很心伤

新一代特殊丁克族,不时尚,很心伤

同样的二人世界,不同的现实背景

  丁克,DINK,Double income and no kids,意思是双收入却不要孩子。“丁克”是一个产生于西方家庭的概念,上世纪80年代以后从欧美进入中国人的视野。但中国“新型”的丁克家庭与传统的丁克家庭,尽管结果上都表现为没有孩子,但不管在前提上,还是在酿造的过程中,都有着天壤之别。

西方人的丁克:为了过得更好

  西方家庭选择丁克,绝大多数建立在有经济基础、有生育能力、在完善的社会保障体制下不担心“无儿养老”的基础上,选择了主动放弃生育的权利。换句话说,追求自由与舒展,营造时间长久而浪漫的二人世界成为他们做丁克一族的初衷。[详细]

中国“新型”丁克:为了避免活得更差

  “生不起,剖腹一刀五千几;读不起,选个学校三万起;住不起,一万多元一平米;病不起,药费利润十倍起……”曾几何时,这样一个“生容易、活容易、生活不容易”的“×不起”歌谣在坊间传唱。中国年轻人选择丁克偏重于“不得不”的无奈。[详细]

当丁克带来的是悲情和无奈,那么它只能是“被丁克”


 一个月入2500元男人的妻子眼里的“穷光蛋”,他们更多的顾虑是对这个孩子的未来没有充分的物质保障,又要做房奴,又无力接受更好的教育,又缺少向上流动的可能,在这种基础上产生的丁克念头,虽然是自己的权利,但这个权利带给他们的没有快乐只有悲情。这种为生存让路而选择的丁克,只能说是“被丁克”。[详细]

数字“丁克”:(数据来源:2002年政府统计数据)

   39%
  39%的夫妇表示,照料孩子消耗了他们太多的时间,使他们的生活质量大幅度下降。
 18.6%
  18.6%的夫妇因经济问题而拒绝生孩子。
 16.7%
  16.7%的夫妇说他们所有的时间与精力都要投入到工作中,不能要孩子。
 70%
  70%的夫妇表示相信丁克夫妇在最近的未来将是大势所趋。

 
扭曲的责任感:不祸害下一代

扭曲的责任感:不祸害下一代

如果不能对孩子负责到底,不如不让他来到这个世界

  多年以前,生孩子就如同添双筷子,谈不上什么成本;多年之后,生孩子就如同往自己的肩上放一座山,成本大得让人望而却步。这样一个帖子能引发十几万人的关注,实在是因它撩拨了这个时代里一群年轻人的困境。不愿制造“贫三代”,已经不简简单单是一个嫌贫爱富的人品问题,更是一个严肃的社会心理问题。

养育后代和月收入心理底线

  零点公司发布“中国城市和农村居民生育意愿调查”显示,在目前未生育子女的受访者中,不论城市、县城还是农村,都普遍认为 “有一定经济基础”、“有自己的住房”是生育子女的两大前提条件。小两口月均收入达到多少才敢生育子女?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受访者的心理底线是8078元。[详细]

自己不是富二代,那就尽量不制造“贫三代”

  中国年轻丁克族的一种普遍心态是:与其不能对孩子负责任到底,不如不让他来到这个世界。因为,“生育”二字在现实面前变得好沉重。不敢生育“贫三代”,这是“贫二代”被迫割舍生育欲望,无奈地造成丁克家庭。“不能祸害下一代”的丁克家庭的产生,则源于夫妻因收入限制而不得不做出的自我约束。[详细]

扭曲的责任感,却无法指责


 “我看到很多人有了孩子就顾不上老人,我不希望这样,所以我宁愿先不要孩子,先把老人照顾好,等我们经济能力足够时再生孩子,这是对父母好,也是对孩子好。”事实上,选择丁克生活的年轻人们身上这种扭曲的责任感让人不忍心指责:养育孩子是一辈子的责任,若没相应的经济能力,就不要随便制造责任。[详细]
 
“被丁克”的背后:个体绝望的传承

“被丁克”的背后:个体绝望的传承

认清并无力地接受现实是最残酷的事

  这一代人的困境,不能延续到下一代人身上,一个基础的公共平台,正是要把每一个公民放置于平等的台阶面前,这才是公平与正义。但从惧怕“制造穷三代”的恐惧中,我们看到了一种可怕的“传承”,看到了这种传承面前某些个体的绝望。

不仅对自己的未来不抱希望,对子孙也没抱希望

  “中国式丁克家庭”的涌现,不仅要从社会的发展等角度看,更要从基本的物质经济层面去解释。社会应该让所有的人感到希望。如果许多人对自己的未来没有希望,甚至对子孙也没有希望,这个社会是不稳定的。轻者会让人失去奋斗的勇气,重者则可能让他们铤而走险。[详细]

摆脱现有的困境,起码从不被扭曲的生育观开始

  温家宝总理说:成家立业、买房子、生孩子,这是年轻农民工遇到的新问题,政府以及社会各界都应该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年轻农民工。或许,成家买房生孩子,不仅仅是年轻农民工的问题,也是一代年轻人遭遇的困顿。“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缓解困顿,只能寄希望于深入的社会改革。

 

讨论:请那些不是富二代、正走在奋斗路上的年轻人进来回答:现在的你,想过要孩子吗?

  更多>>
2010.06.172010.06.13 2010.06.12 2010.06.11 2010.06.10
你说我是曹操我就是曹操 南非世界杯:屎壳郎也有春天 陪审员不是2+1数字游戏 公租房但愿不是公主房 入城考试指南
2010.06.092010.06.08 2010.06.06 2010.06.04 2010.06.03
把发津贴当做一种投资 学生膝下金教师肩有责 留不住我的心,别怪我花心 雷剧越骂越成功 21世纪流行重口味 首相更替并非改朝换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