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搜狐新闻

广东“房爷”被双开 屡遭调查安然无事


央视东方时空栏目曾报道过广东“房爷”一事                             央视/图

新闻背景:


因持有两个身份证,坐拥192套房产,广东省陆丰市的赵海滨被网民戏称为房爷。在房爷面前,喧嚣一时的龚爱爱变得小儿科。他不但刷新了腐败的纪录,也再次提升了网民的心理承受底线。


3月26日,陆丰市政府宣布,赵海滨涉嫌严重违纪,给予开除党籍、行政开除处分。


消息传来,微博一片欢腾,当地欲放鞭炮庆祝。然而,记者调查发现,在房爷所在的小县城,大多数人依旧不敢谈论此事。此前房爷曾数次遭遇免职,每次都能毫发无损地返回官场,被民间戏称为“不倒翁”。这段诡异的历史,让当地人对官场潜规则讳莫如深,也对反腐疑虑重重。


这一次,“不倒翁”房爷真的会倒下么?[详细]

房爷倒台

  “房爷”赵海滨被双开了。

  3月26日晚,陆丰市新闻办宣布了该消息。很快,网站新闻页面、微博和论坛里,“房爷”字样随处可见,房爷再次成为舆论焦点。

  现年52岁的赵海滨来头并不大,出事前,他曾任广东省陆丰市公安局党委委员、碣石镇党委副书记。今年2月,他被媒体曝光曾用两张身份证经商,名下共有192套房产——其数量之多远超“房姐”龚爱爱,“房爷”名号因此而来。

  最初,面对来势汹涌的舆论浪潮,赵海滨曾做过挣扎。他解释称,两张身份证中,一张名为“赵勇”的,是上世纪90年代下海时申请,因前些年身份证管理不严格,没有特意去注销;192套房产的确是他名下公司的,但该公司由弟弟出资建立,作为法人代表,他只起“签名”作用,不管具体业务,现在,这些房产已经跟他没有关系。

  然而,在滔天质疑声中,这些解释显得有些苍白。不久后,陆丰官方做出反应:2月5日,赵海滨被免去陆丰市公安局党委委员、碣石镇党委副书记职务,一个多月后,他被双开。

  微博上一片欢欣,有人称看到了中国反腐的决心和希望,陆丰本地网友则表示,应该放鞭炮庆祝。

  然而,“房爷”举报者黄坤意对此并不满意。

  因三年前的一场房产纠纷,这位58岁的生意人成为陆丰“唯一敢用实名举报赵海滨的人”。

  纠纷始于2009年。黄坤意以340万的价格,拍下惠州一栋7790平方米的房子。这名只有小学文化的精明商人,很看好这栋烂尾楼的商业潜力。

  然而,他只得到了一张假房产证,随后他得知,房产早已被对方公司“一房两卖”,对方公司的法人代表赵勇,其实就是时任陆丰市公安局常委委员、碣石镇党委副书记的赵海滨。

  “如果知道这房产是赵海滨的,我肯定不会拍”,黄坤意回忆,“我事先问过这家公司,想知道老板是谁”,但公司人员第一次的答复是“地球人”,拍卖前一天的答复是“中国人”,“刁得很”。

  即使常年在外经商,陆丰人黄坤意还是知道“风云人物”赵海滨,“听说这人势力很强,很霸道”。他与赵海滨同为市政协委员,此前打过照面,他甚至记得第一次在政协活动中见到赵海滨的模样,“穿着警服,一米七左右的个头,中等身材”。

  黄坤意试图通过“旧交情”解决纠纷。拍卖后的第二周,他找到赵海滨,希望取消交易,退房退钱。

  这次见面,让黄坤意在时隔三年后仍然记忆犹新。

  “最初约定的地点在碣石镇镇政府,等了3个小时他都没来,后来打电话,说要改在公安局见面”,黄坤意回忆,门卫将他领到了二层办公室,他推门进去,看到赵穿着一身睡衣,端着一杯白水在来回踱步。

  “你好大胆子!”赵海滨用呵斥代替了打招呼。随后,这样的呵斥进行了十几分钟,黄坤意没有反驳,“陆丰人都知道,别去惹赵海滨”。

  协商随后进行了三四次,最终没有达成。而黄坤意却发现了这名陆丰风云人物的诸多污点:双身份证、涉嫌伪造国家机关公文、涉嫌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等。

  他开始了举报之路:2010年春节前,他在陆丰市赴深圳的团拜会上,向时任主要领导提交举报信,2011年,向陆丰“三打两建”办公室举报,陆丰市上属的汕尾市纪委甚至约见他做了笔录,2012年10月,纪委公布调查结果,称查实赵海滨有两个身份证,名为“赵勇”的身份证已经注销。

  这一结果让黄坤意很失望,“避重就轻,调查的都是些小问题”。更让黄坤意觉得讽刺的是,2013年1月,他得知赵海滨即将再次升职。

  无奈之下,黄坤意开始联系媒体曝光。2个月后,赵海滨被双开。

  “这是‘陆丰速度’”,黄坤意认为,如果这件事情发生在北京,解决的速度肯定会更快,他查过新闻,“房姐”龚爱爱涉事房产有在北京的,北京警方介入调查,她从被曝光到倒台,只花了17天时间。

举报人黄坤意展示他与赵海滨的房产纠纷资料。

三起三落的房爷

  回顾房爷的宦海生涯,其三起三落的从政经历,在当地堪称传奇。

  他的仕途起点是陆丰警队,据公开报道称,此前,他不过是陆丰湖东林场的一名拖拉机司机。民间对他加入公职队伍的原因猜测颇多,被议论最多的是得到曾在陆丰市公安局的领导亲戚的帮助。

  “在陆丰,有人就能办事”,多位市民在接受采访时这样表述。

  1991年,赵海滨脱掉警服下海,其本人解释是没有如愿升迁到他期盼的职位。他去了陆丰市公安局下属的一家保安公司担任副总经理。

  “为了外出谈业务做生意方便,就以保安公司的名义打了一份申请报告,用‘赵勇’的名字做了另一个身份证”,赵海滨称,1994年,他以“赵勇”身份,在惠州注册了上述涉事的建材公司。而一位警方知情人介绍,赵海滨还利用“赵勇”的假身份证,办理了多张证件。

  这段下海经历在6年后划上句号。1997年,赵海滨重返陆丰市公安局。次年,他被调往碣石镇挂职党委副书记,并担任碣石公安分局教导员,是碣石镇反走私工作的第二负责人。

  濒临东海的碣石镇,有多年“走私传统”,曾是广东走私“洋垃圾”、旧电器、成品油等物品的“重灾区”。今年3月底,记者在碣石走访时,仍然在不少居民家门口看到存放的大量旧衣服,小巷墙壁上张贴的小广告上,也公然写着“外贸旧衣服”的字样。

  然而,赵海滨在碣石的三年反走私工作,最终得到官方和民间的双重否定。

  2001年1月5日,陆丰市纪委、市监察局因碣石镇打击走私不力,对赵海滨进行责任追究,并予以行政大过处分。

  赵海滨打击走私不力的详细情况,并未出现在纪委通报中,而一份流传于网络的匿名举报贴,则列举了多个例证,称“赵老板”长期充当走私活动的保护伞,其被立案调查的直接原因,是2000年7月底的一场成品油走私活动被省有关部门查货,赵因直接参与保护,在次月被就地免职。

  此后,赵海滨复职调任陆丰市交警大队,直至2009年7月,他再度被安排到碣石镇挂职一年,担任镇委副书记,分管政法、维稳、信访和反走私工作。

  仅仅3个月后,他再次出事。央视《经济半小时》对碣石走私“洋垃圾”的情况进行曝光,引发强烈反响,2009年12月,赵海滨提前结束挂职,调回陆丰市公安局。

  由举报者提供的一份陆丰市纪委通知显示,2009年12月14日,陆丰市纪委决定,对赵海滨的严重违纪行为予以立案。立案调查结果再无公开。资料显示,1年后,赵海滨再次“因打击走私工作需要”,被调回碣石镇挂职,依然担任镇党委副书记。

  赵海滨在“碣石镇党委副书记”职位上的数次进出,遭到不少人的质疑,“明明有前科,还给安排到碣石来,这是‘带病’挂职”,有市民则戏称他是享有特权的“不倒翁”。另有不愿具名的举报者向当地纪委反映,赵海滨利用“赵勇”的假身份证,近年来往返澳门多达300余趟。

  即使在2013年春节前,赵海滨被双免后,享有的特权仍然令人结舌——元宵节当天,《南方都市报》记者在赵海滨位于碣石的家附近,撞见他坐着警车出门。

  “一个被免去公职、被纪检部门立案调查的人,为什么还敢公然使用警车出行?而且是在节假日期间,这是不是公车私用?”报道援引了一位碣石镇居民的质疑。而一位陆丰老干部则直指称,“他的能耐太大,他的势力还在!”

赵海滨位于陆丰的家,在一片民居中并不起眼。但这并不影响赵海滨在小城中的“威望”。

房爷的“威望”

  赵海滨在陆丰的家位于东海镇桃园白地沟,在密布的民居中,赵家的三层小楼并不扎眼。楼房的多扇窗棂甚至还是木制的,相比附近部分装修豪华的民宅,显得很低调。

  “这不是赵海滨家!”4月1日傍晚,屋内一名约60岁的女子愤怒地向记者嚷道,随后重重地关上铁栅栏门。事后她又表示,她只是赵家老人,对赵海滨在外面的事情不清楚。

  不愿意谈及此事的,并不仅仅只有赵海滨的家人。

  “想帮他说好话的,都怕都自己牵扯进去”,原碣石镇北城村支书邓东与赵海滨结识多年,关系不错,有网贴甚至称,邓东是赵海滨的拜把兄弟。

  邓东告诉记者,即使是赵海滨的昔日好友,如今多数都不敢站出来说话了。对于网上的诸多爆料,他本人觉得很可笑。

  电话里,他对赵海滨包二奶、192套房产等举报信息愤慨不已,“那些发帖的人,都在胡说八道,居心不良”。

  事实上,邓东本人也被卷进举报事件中,在网友“碣石人”发布的帖子中,邓东女儿被指是赵海滨的二奶,还为赵产下一女。“说这话的人不知道怎么想的哦,女孩子如果生孩子总要请假的吧,那样单位怎么会不知道?”邓东否定了举报信息,并生气地反复反问着:“生下的小女孩又不是货物,真要有的话,难道找个箱子藏起来?”

  针对此事,陆丰市纪委此前也表示,并没有查证到赵海滨包二奶的情况。

  邓东对赵海滨192套房产的传闻也予以了否定,“都是噱头,那房子跟他没关系,他(赵海滨)性子很直,容易树敌,这都是想害他的人故意说的”。

  举报者和赵海滨支持方在诸多信息上僵持不下。而对于多数陆丰市民来说,“赵海滨”的名字只是一个符号,象征着这座沿海县级市里的权势,这导致陆丰人对赵海滨讳莫如深,也让这座城市陷入风暴中心般的寂静之中。

  “你来这里采访,没有人敢跟你说什么的,因为他们势力太大了,在陆丰,他就是个不倒翁,说了也白说”,当地政府一名工作人员私下说道。

  而在赵海滨居住的陆丰桃园白地沟,多数街坊邻居对记者回避着这个话题,“听不懂哦”,数位老人在听到“赵海滨”字样时,笑眯眯地摇着头回绝。“不好发表评论”,有街坊摆出一脸复杂的表情,在赵家附近开小店的一位小伙子则为难地说道,“我以后还要在这过,不说什么了吧”。

  一位愿意开口聊天的街坊张先生,则只是反复说着“赵海滨很爱面子”,他对亲戚朋友很大方,参加同学会之类的聚会,经常抢着买单。

  “全陆丰敢站起来举报赵海滨的,只有我一个人”,黄坤意一脸苦笑。他试图联系几名知情人士接受采访,很快都遭到了回绝,“都不敢出来说话”。

  事实上,对“权势”的恐惧,在这座小城里随处可见。在陆丰开出租车的河南人郑先生称,不少机关车辆在陆丰道路上是有特权的,“不能对他们鸣笛,更加不能超车”,他有位初来的老乡不懂行情,超车后被对方揍了一顿。

  独自公开对抗着“权势”的黄坤意,也时常感受到压力。这位年近六旬的生意人已经是七个孩子的爷爷,家人曾经劝他放弃此事,被他断然拒绝。

  他坚持每天跑步20多公里,确保身体健康,还开通了微博,关注并发布着赵海滨事件的进展,每天早上发布一条“早安,祈福大家”自我鼓励,“这条路很难,但我要走到底”。

赵海滨在碣石镇主管反走私工作时,曾饱受诟病。时至今日,走私旧衣服依然在碣石镇随处可见。

往期回顾

栏目策划:王鹏 主持人:袁文 页面设计:Agui
Copyright © 2017 Soh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新闻 全部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