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随人倒,陈安众不是第一个
落马官员中,爱题词的不在少数
胡长清受审
曾与陈安众同省为官的江西省原副省长,省人大代表的胡长清,于2000年3月因贪污受贿数额特别巨大被依法执行死刑,其在任时就已热衷题词而广为人知,许多企业老板和下级官员都以重金求其书法——倒台后,该市多数酒店、商场、汽车站、夜总会、药铺等纷纷“铲字”。同样的遭遇也出现在王立军身上,在他落马之后,重庆市公安局大门口石球上,王立军所题写的“剑”、“盾”二字已经不见踪影,剩下两个光溜溜的巨大石球兀自矗立。
除此以外,2002年被公开审理的湖北省天门市的“五毒书记”张二江在天门、丹江口等地任职期间,从政府机关到闹市旺铺,他的书法处处可见。某些低级官员甚至以获得市委书记的一幅字为升官进阶的信号。某装裱店老板曾对媒体爆料称,以前很多人拿张二江的字来裱,多是招牌名,现在基本均全部更换。[详细]
在基层官场,题词一度成为“领导工作方法”
2011年, 江苏某县委专门发文谈领导题词, 不仅将其定位为“领导的工作方法”, 并称“适当应用有利于开展和动员方方面面的力量”。 而领导题词不仅要“力求风格、格式和提名对象协调一致”,还称“决定领导题词分量和价值的主要因素是领导者的身份和威望, 而题词内容、书写效果对领导题词的价值也会产生重要而直接的影响。”[详细]
“围观”领导写字更是一门学问
领导题词并不是大笔一挥那么简单。《贵州政协报》曾描述过一个领导题词的过程:镇里为了庆祝某工程完工,本想请县领导来题词,听说市长要来视察,便改而让市长题词,因为官职越大,越能体现这招牌的“含金量”于是,硕大的牌柱打好,作校样的花岗岩板就绪, 笔墨伺候, 还搭起了一个风雨台。
更有网友补充称:领导开始写的时候你必须保持肃静。领导写了第一个字完毕,可以轻声叫好!声音不能太高,不能吵到领导,声音不能太低,至少要让领导知道是你叫的。领导写完要赶紧鼓掌,还要加几句“气韵生动”之类的有技术含量的赞语…… [详细]
领导题词:字后有人,人后有权,权后有财
对下级官员而言,领导题词是政治正确的保证
2006年,工商总局已在全国范围发布《关于对广告中使用党和国家领导人名义的违法行为进行检查的通知》并指出,个别企业在销售点广告中借用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名义自吹自擂,暗示企业影响力大,严重误导消费者。而领导题了字,不仅为事件本身提供了“政治正确”的保证,更能够从某些角度说明“上面”已经认可了,这意味着该组织部对此项工作的肯定。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周孝正对此解释称:“这种肯定对于下级政府官员来说至关重要,甚至可能被放大,让人与可能的升迁联系起来。”[详细]
对商人而言,领导题词是“乘凉的大树”
作为“拥有资源和人脉象征”的领导题词一旦被用作牟利,自然破坏了公平竞争。根据媒体此前的报道,所有对领导题字等信息的解读中,“有背景”是被公众重复最多的分析。而这些跟领导有关的信息,对经销商很有说服力。例如此前全国大兴农业生态园,投入从百万至千万元不等。其成败牵系当地官员的政绩,请领导题字被理解为“体现了上面对此事的肯定”。它不仅可以在与省内其他农业园的竞争中脱颖而出,还可以在申请贷款以及级别评比中成为重要的因素,往往效果甚佳。
[ 详细]有实际上,领导题词往往成了“敛财要诀”
官员自以为字写得好,以书法家自居,也许还有一大原因,即便于受贿。现在官场上流行雅贿,即不直接收现金,改收玉石字画。还有一种更隐秘的雅贿,是通过出售自己的“墨宝”来获取不菲的“报酬”。实际上,如果不是书艺水平特别高超,官员的一幅字能值多少钱?那些有求于官员的商人,愿意高价购字,其中能无猫腻?胡长清收受的数百万元贿赂中,不少是有关部门和单位通过请他题字、送“润笔费”的方式行贿的。[详细]
由此衍生出的造假市场竟也“红红火火”
因为看准了领导的权力, 领导题词的“价值”, 中介、公司伪造领导题词骗钱的事例更是层出不穷:2003年,北京某公司用假冒领导题词先后两次骗走山东某科研公司人民币65万元。而北京古玩市场潘家园,也曾有一家公司伪造6幅中央领导的题词,成功骗得近70万元。
这些伪造的题词,除了流向商家和个人,也流向了“中调委”之类的非法机构,其主要本质是搞政治诈骗,造成他们“有背景”、“有来头”假象,吓唬“神经脆弱者”,其手段既隐蔽、又有效,轻易达到经济诈骗、非法敛财的目的。 [详细]
“政治书法”不等于祸水 但需严格规范
并非所有题词都是“负面效应”
客观看,领导题词如果恰当运用, 有利于动员和组织各方力量, 推进某项工作和活动的开展。好的适当的题词, 还有利于改善和提高领导者的形象和威望。1963年3月《人民日报》以前所未有的大篇幅,报道雷锋事迹。随后毛泽东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并要求中央政治局常委、解放军元帅、大将等都来题词表态。从此,在全国迅速掀起了一个学习雷锋先进事迹的热潮。
前国务院总理朱镕基曾自定“五戒”:不题词、不受礼、不吃请、不剪彩、不批条子,一时传为佳话。1998年10月7日,他到中央电视台视察,破例为《焦点访谈》题词:“舆论监督,群众喉舌,政府镜鉴,改革尖兵。”极大地激发了新闻从业者的热情。
但对题词泛滥的现象必须严格约束
中共中央“八项规定”中明确要求,除中央统一安排外,中央政治局全体同志个人不题词。这无疑给规范领导题词带了个好头。领导权力的公共性决定了领导题词规范的必要性。官员的题词, 是一种政治资源和权力资源的分配方式。在一个法治经济的社会里, 规范领导题词能避免公共权力通过题词而突破边界, 延伸到市场中来, 也就可以斩断市场和官场的一条联系纽带,减少了一条导致官员腐败的隐藏渠道。[详细]
要从制度上让官员不再“自我陶醉”
从长远看,还是需要一套完整的法律来约束官员题词,八项规定要求“个人原则上不出书不题词”,这个原则在实际中到底该如何把握仍有模糊之处。你道高一尺,我魔高一丈,权钱色交易的勾结可谓绞尽脑汁,防不胜防。因此,从制度上遏制住官员的权力为所欲为才是关键。仅仅有规定和要求还不够,还应该进一步出台违规的惩罚措施。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遏制住这种打着题字的旗号招摇过市的腐败行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