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09全国两会_华晨特约全国两会报道 > 2009全国两会嘉宾访谈

专家谈上海户籍新政:京穗有“争先恐后”压力

王太元做客搜狐嘉宾访谈间

    2009全国两会热点话题之食品安全:
    专家:分散生产方式不解决 食品安全问题难改观

  2月23日凌晨,上海市政府公布了《持有〈上海市居住证〉人员申办本市常住户口试行办法》,根据办法,持有上海市居住证满7年、符合一定条件的外来人口,可以转上海市户口。立即引发了社会各界的热议,被视为“中国户籍改革的一线曙光”。

真的如所报道的有如此之大的意义吗?为何是上海,而不是北京、广州、深圳?为此,记者专访了户籍专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王太元。

  上海户籍新政不是“破冰”,但“具有里程碑意义”

  主持人:前不久上海发布了居住证转户口的具体规定,被视为“户籍改革的一次破冰”,您赞同这样的说法吗?

  王太元:我反对“破冰”这个词,因为中国的户籍制度变革,不管是我们说的狭义上的还是你们关注的最广义上的,都是1979年就开始了,最初的“农民自理口粮入城”的举措不更具有“破冰”价值?改革30年后还在“破冰”,言下之意就是说户籍改革基本没动了?进一步说,我们的媒体干嘛总是要这样比说,一定要说某个地方“最先”、“最快”、“最”什么什么才行?我个人认为,所有客观、理性的观察者、思考者,实事求是地说话更好些。

  主持人:您不同意称“破冰”,那么,上海这次改革,在您看来还有什么样的意义吗?

  王太元:我认为,上海这个新措施的意义在于,使暂住人口、居住人口有可能自然升位成为上海常住户口,在暂住人口、寄住人口、持居住证人口向常住户籍人口转移的道路上,开辟了一条无缝对接的绿色通道。在这一点上,它可以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

  还有一点就是,上海这一举措并没有剥离不该附着在户口上的各种利益,而只是让一些外来人才从此以后也可以享受这些好处,原来捆绑在户口上的特殊待遇,现在继续捆绑,只不过受益面积增多了一些,从这个意义上讲,把这一举措叫“破冰”我觉得有点过分,因为它还是在“户口捆绑权益”那样一条路上走着嘛。

  年度总量调控,其实与以往没有太大的不同

  主持人:这次出台的新规规定,居住证转户籍将实行年度总量调控,符合条件的持证人员按规定排队轮候办理,超出当年调控人数总额的,依次转入下一年度办理。这和传统的指标限制有什么区别么?

  王太元:我没发现什么本质的区别。人口入城的行政控制,尤其是用数量指标进行的控制,本身是一个很尴尬的事情,上级既用“严格执行某某政策”这样的条件标准控制下级,又用“某年某年之前总人口不得超过多少多少”的数量标准进行总量控制,下级政府就没有办法都“严格执行”:如果按照总数进行控制,具体条件可以入城的那些政策就未必能切实执行。不能把数量控制与条件控制同时用上,因此,现在上海恐怕就得下蹩脚棋了。

  主持人:这种限制和过去相比有什么不一样吗?对普通老百姓来说有什么实际好处?

  王太元:我个人看,没有什么特别的,都是指标限制,因为,只要上海市有按照预定数量实施的人口机械增长总量控制,就不可能把满足各类具体条件要求的人都及时转变为常住户口。不过,对老百姓来说,政府终于拿出一个专项的入城指标来让你把暂住、临时居住变成永久居民了,以前连这个都没有,这就是进步。这个进步,从象征意义上看还很巨大。

[1] [2] [3] [下一页]
(责任编辑:张春蕾)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每日一辩

老有所养:由谁来养?

子女抚养,中国自古有养儿防老的传统,父母辛辛苦苦把子女养大成人,到了晚年子女当然要尽到抚养的义务。
国家来养,政府有责任提高国家的社会福利水平,为纳税人提供合理的社会保障服务,这是国家的责任和义务。

查看全部留言  用户: 匿名:

两会《每日一辩》简介:

  • cctv4联合搜狐网向网友征集“老有所养,由谁来养?”的看法,您的见解有可能在3月13日《中国新闻》中播出。

两会调查

逾八成居民认为目前房价仍较高
逾八成居民认为目前房价仍较高

逾八成居民认为目前房价仍较高

  调查结果显示:八成以上居民认为目前房价依然过高;对于09年的房价走势,34.4%居民认为会一直下跌…[详细]

 

两会图片更多>>

两会动漫

3.15趣味问答
  • 采访刘翔
  • 代表发言
  • 买房砍价
  • 委员建议刑法增“欠薪逃匿”罪
中国房市

  深圳的房地产价格,从05年到07年几乎翻了一番,这在世界上几乎是绝无仅有的,然而为什么在中国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