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南京!》导演陆川:“中日对历史问题求同存异 本身就是历史性进步”
China
东方早报记者 王国培
在电影《南京!南京!》中,导演陆川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叙述了南京大屠杀这样一个历史事件,并由此引发争议。在中日历史共同研究报告首次公布之时,陆川认为,中方让日本将对于南京大屠杀死亡人数的不同看法写进报告,显示中日正走在解决历史问题的正确道路上。他还透露,《南京!南京!》明年将确认在日本公映。
东方早报:您怎么评价这份报告?
陆川:承认日本侵华、南京大屠杀属实的基础上,并列记载双方对于一些细节的不同认识。我觉得这是特别有积极意义的一件事儿。
历史需要理性对待。我觉得,在研究南京大屠杀时,中方的立场也可能会有一点偏差。我的意思是,感情会左右到科学研究。日本也是,他们有些人之所以不承认某些历史事实,也并不是建立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而是他们没有勇气承认、没有责任感。
而现在,双方可以在对一些大局达成共识的基础上,容许对方一些对立观点的存在。曾经敌对的双方,能够平等地讲出自己的观点并且倾听对方的观点,这种对历史问题求同存异的精神,在中日双方间诞生,我觉得这是历史性的进步。
东方早报:日方承认大屠杀,但却还在计较死亡人数,中国部分国民可能依然存有异议。
陆川:我觉得对于这个问题,可以这样来看。
在以前,我们批判日方的这种态度,是因为他们避实就虚,把对死亡人数的质疑当作否认南京大屠杀存在的借口。但是现在既然双方都承认了大屠杀的属实,那么其他便都是技术性的问题了,因为那些都改变不了事件的性质。对于那些技术性的问题,我们可以看得淡一点,就当是学者对于学术细节的执著吧。
东方早报:这份共同研究报告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陆川:无论对于日本国民还是中国国民,都是一次历史再教育。而且,现在已经确认,《南京!南京!》明年将在日本公映,我想,配合这次共同研究报告的发布,会对日本国民对南京大屠杀的认识深入有一个促进作用。
我觉得中日这种历史共同研究正走在解决历史问题的正确道路上。我希望通过这种基于理性认识历史的态度的研究,能够使得中日两国人民因为近代史产生的隔阂能逐渐愈合。